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兒童不宜的六種健體運動

盤點兒童不宜的六種健體運動

    很多家長都這樣認為,小孩子進行鍛煉應該趁早,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

    一、幼兒不宜進行拔河比賽

  專家表示,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的兒童,身體內的器官、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有很多和成年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點,有些健體運動不宜過早開展。

  拔河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往往會使兒童的手掌皮膚被繩索磨破,甚至由於雙方拉扯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發脫臼或軟組織受傷,嚴重的還會引起變形,影響兒童體型健康。 

    二、兒童不宜肌肉負重力量鍛煉

  兒童是先長身高,後長體重,且肌肉含水分較多,含蛋白質和無機鹽很少,力量弱,易於疲勞。


    三、幼兒不宜倒立

  儘管幼兒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

    四、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

  少年兒童的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受到強烈震動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五、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

  兒童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

    六、不宜扳手腕比手勁

  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鬆弛,堅固性較差,加之骨骼還沒有完全骨化,易在外界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下發生肢體變形。如較長時間用一臂練習扳手腕,可能造成兩側肢體發育不均衡,甚至使脊柱發生側凸。

    兒童適合做什麼運動?

  專家指出,針對少年兒童身體發育特點,可以讓孩子進行跳繩、跳皮筋、拍球、踢球、游泳等體育運動,這些運動項目既有助於增加孩子的身高,又不會傷害身體。此外,家長在指導孩子做運動時,不能想當然、憑經驗,要學習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和運動技術,科學地增加運動量,把握漸進性原則,注意間隔放鬆和運動恢復。

   學齡前兒童進行運動的常識首先,選擇好適宜的運動項目。

    幼兒運動以身體練習(主動練習和被動練習)為基本手段,可供選擇的運動項目很多,包括跑、跳、投、壓等練習;捉迷藏;跳舞、溜滑梯、打鞦韆等遊戲;郊遊、拍球、跳繩、騎兒童車、游泳、體操等運動。所有這些運動都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為目的。

  其次,怎樣選擇運動項目。

  運動鍛煉的項目很多,不同的運動項目可以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如:提高速度能力可選擇跑、騎兒童車等項目;增強耐力能力,可選擇長時間跑的遊戲、游泳、郊遊、跳繩等練習;增加力量能力可選擇跳、投等練習;提高靈敏協調能力,可選擇跳舞、打鞦韆、拍球等遊戲;提高柔韌能力可選擇體操、按壓等練習。

    在選擇鍛煉項目時,要以幼兒的解剖特點,生理特點為基礎。

  要根據孩子的素質需求進行選擇,身體哪方面素質欠缺就多煉哪方面,對於不同性質的幼兒,出示了不同鍛煉方式。另外,要使身體得到全面鍛煉,應採用多種多樣的項目進行鍛煉。開始時,可以先從一兩個項目入手(要持之以恆),待有了相當基礎時,再由少到多、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地逐步增加鍛煉項目,在鍛煉中還要注意掌握循序漸進以及因人制宜的原則。對不同習慣、不同環境、不同個性的人提示了多種運動的選擇,作到具有自我選擇的特性。

  最後,幼兒運動應具有科學的指導性,運動量安排要合理。

  制定和選用基本運動必須科學掌握運動量,如果運動量太小,對身體鍛煉的效果就不大;而運動量過大,又沒有節奏,則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中國育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1116/15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