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央行報告稱金融危機仍蔓延 當心股債市深跌

 

中共央行報告:金融危機蔓延 當心股市債市深跌

中共央行5月4日發佈的《2008年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報告》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未結束,還在對中國金融市場產生衝擊,其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期貨市場和股市等方面;間接影響則主要體現在兩方面:改變資金供求關係和可能的資本外逃。

  「若在中國的各種境外資金由流入轉為流出,有可能導致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央行判斷,國際金融危機仍在加深和蔓延,宏觀調控將面臨更加複雜多變的局勢。

將引入更多金融衍生品

  《東方早報》報道,但以上判斷顯然不能令金融創新止步。《報告》稱,將逐步引入更多的利率、匯率和信用衍生產品,加大高槓桿產品的監測分析力度,並推動場外市場發展各類固定收益類產品和場外衍生產品。

  央行明確提出,目前中國金融產品創新不足,金融衍生產品也處於初級階段,難以滿足國內投資者多層次的投資和避險需求,也降低了社會閒散資金轉換為投資的效率。因此,要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繼續推動貨幣市場工具創新、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債券品種創新。

  同時,也應注意加強金融市場風險監測與預警,重點監測發生交易異動的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等。

  央行稱,要協調好金融市場體系各子市場間的關係,既要防止單個子市場在一段時間內發展過快、過猛而導致的暴漲暴跌,又要防止某個子市場發展的停滯不前;要推動金融產品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協調發展,不斷加強二級市場交易工具創新;還要積極推動場內外市場的協調發展,「推動交易所股權類、標準化衍生產品發展,推動場外市場發展各類固定收益類產品和場外衍生產品,進一步豐富金融市場套期保值和避險工具。」

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

  央行最後提到,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金融機構和企業對價格信號的靈敏度,提高其風險定價能力和水平。

  該報告由央行上海總部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全面介紹中國金融市場創新和發展情況,從2005年開始,已連續出版四期。

*************************************

央企投資衍生品虧損居多 國資委年內將摸底

國資委網站5日最新公佈了國資委副主任李偉的講話指出,目前有28家中央企業在做各種金融衍生品業務,虧損居多。地方國資委將要對這些企業進行摸底調查,掌握投資金融衍生品的情況,如果發現不規範不合規的做法要堅決予以糾正,切實防範國有企業投資金融衍生品的風險。

  金融衍生工具從20世紀70年代逐步發展起來,對繁榮世界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給企業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巨大的風險性。以前中國國有企業投資金融衍生品就曾發生過巨大損失,留下了慘痛教訓,如中國五礦、株冶、國儲銅、中航油都曾有過這方面的巨額損失。2008年,又有東航集團、中航集團、中國遠洋等中央企業投資金融衍生品出現巨額浮虧的事件出現。動輒幾十億的虧損,已嚴重危及了企業的持續經營和國有資產的安全。

  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緊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金融衍生業務監管的通知》,要求中央企業全面清理各類金融衍生業務。李偉表示,金融衍生品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正確認識金融衍生品的功能,發揮其套期保值作用。要明確國有企業從事金融衍生業務的目的為了避險,是為了套期保值,而不是作為盈利的手段,更不能抱有僥倖的心理進行投機。國有企業應該是金融衍生品的使用者,而不是做市商。

 

  李偉同時透露,2009年,國務院國資委要對中央企業投資金融領域的總體情況進行一次摸底調查,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此外,對於此次金融危機之所以如此大和廣疑問,李偉認為主要是因為此次金融危機發生在近10年來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李偉同時判斷,目前中國經濟已初步顯現出止跌的跡象,但從總體上看,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506/12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