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為你揭開為什麼撓癢能夠止癢之謎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揭開了撓痒痒能夠止癢的奧秘。研究者稱,當人們撓癢的時候,就會干擾並阻止皮膚神經將癢感傳遞到大腦,進而讓人產生瘙癢停止了的感覺。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科學家公佈了他們的這一研究成果。該研究雜誌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科學家公佈了他們負責人、明尼蘇達州大學教授格倫-吉斯勒說,當人們在撓癢時,會刺激同一皮膚部位的各種疼痛和觸覺感受器,從而干擾瘙癢感受的傳達。與人體許多感覺系統一樣,痛覺和觸覺感受器被激活,就會產生一種「周圍抑制」效應,阻止瘙癢感受器發出的瘙癢信號,於是瘙癢感就被短暫地「關閉」掉了。雖然這樣有助於緩解瘙癢感,但抓撓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如果用力過猛、次數過多,皮膚可能受到進一步的刺激,也許還會被抓傷。

  不過,研究人員同時也強調,只有在皮膚真正發癢的時候用手抓才可能起到效果。神經系統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將可以用來研究慢性瘙癢症的治療方法或製造有效的止癢藥物。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脊髓上有一個特殊的部位,被稱為脊髓丘腦束。脊髓丘腦束是使人產生瘙癢感覺的主要原因。科學家們發現,該部位的皮膚細胞對發癢物質的反應比其他部位的細胞更為敏感。產生瘙癢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皮膚本身問題,如濕疹或是牛皮癬;有的甚至是因為身體其他疾病,如帶狀皰疹或是膽囊問題。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原因,目前尚不明確。

  瘙癢的感覺起因於瘙癢感受器(癢覺神經末梢)受到某些物質的刺激,這些刺激物質包括能引發免疫應答的組胺類物質、緩解疼痛的阿片類物質、神經肽 (包括大腦中釋放的內啡肽和調節疼痛的信號分子)、負責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號的乙酰膽鹼和5-羥色胺、能讓脊髓神經細胞產生痛覺的前列腺素等。這幾類物質的刺激作用一般與發炎、乾燥有關,或者與其他一些皮膚、眼睛粘膜或結膜的損傷有關。一般而言,瘙癢與一種瘙癢感受器的激活有關,這類感受器由一些特殊的神經細胞構成,科學家把它們稱為C-纖維。它們的「相貌」和痛感神經細胞一模一樣,但功能卻截然不同,只負責傳送瘙癢的感覺。當皮膚受到刺激,C-纖維攜帶刺激信號,沿着神經傳送到脊髓最終抵達大腦。

  科學家們再次在某些靈長類動物身上驗證了這一說法。他們通過抓撓實驗對象的脊髓丘腦束部位,有效地防止了該部位將瘙癢的感覺信號傳送到大腦中。格倫-吉斯勒表示,儘管人們對瘙癢的研究已有一個世紀左右的時間,卻未找到一種單獨生效的抗癢療法。但還是有不少局部和口服藥物有助於抑制瘙癢感,包括一些洗劑和乳膏、抗組胺藥、類阿片拮抗藥、阿司匹林。另外,紫外線療法也能緩解瘙癢感。科學家們希望這一發現能夠幫助人類進一步了解皮膚發癢的複雜原因,甚至可以進一步研究出治療瘙癢病症的有效方法。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英國每日電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409/12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