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和服照」、「抗日短褲」與愛國


在櫻樹下拍和服照的母女。(網絡圖片)
 

「和服照」、「抗日短褲」與愛國

BBC中文部記者尚清報導)湖北《長江商報》3月22日刊載的一則消息稱:一對中國母女在武漢大學校園內穿和服在櫻花前拍照遭到數名愛國學子的圍攻、聲討和驅趕。此事在網上引起廣泛爭議。

那對母女被武大學生斥責,「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滾出去!」而這對母女在驚嚇之餘脫下和服,倉惶而逃。但在事後接受採訪時,她們說自己穿和服拍照只是因為覺得它好看,並無其他意圖。

而最近在中國大陸各大網絡論壇上熱傳的一組照片顯示一名被稱為「美人思」的80後女子穿抗日短褲的玉照,白色短褲後面寫着一個「抗」字,外加一個日本國旗。前面則寫着「莫忘國恥」四個大字。此舉受到眾多網友的推崇。但也有人說她是自我炒作。

莫忘國恥

櫻花之美,世人皆知。愛美者與櫻花留影無可非議,但身穿和服在櫻樹下留影卻遭人斥責。

如果穿和服的母女是地地道道的大和民族不知是否還會遭到愛國學子的抗議和轟趕?

但問題就出在她們倆是實心實瓤的的大漢民族,因此才引起如此軒然大波。

更何況,據報母女倆在脫下和服後,把它交給一名隨行女子時,那名女子說了一句:「別理他們,一群神經病。」

也許正是這句話使事態擴大,招來更多的遊人圍觀,使之成為一個事件。

愛國固然不是神經病,但把拍和服照上升為媚日賣國未免有些牽強。畢竟和服只是日本的傳統服裝,不是侵華日軍穿的軍服。

趙薇當年穿日本軍旗走T步遭人罵,章子怡後來演日本藝妓也受圍攻。但兩人並未因此息影,而是越發大紅大紫。

網絡論戰


網絡盛傳的穿「抗日短褲」女子照(網絡論壇)

搜狐網以「別做個罵娘的愛國者」為題,對聲討進行了「理性的、深刻的」反思。強調「理性表達愛國情感才是一種對民族、社會負責的態度。」

但新浪搏客作者李建東在致搜狐的文章中反駁說,抗議的權利與穿和服的權利同樣重要。他認為,母女拍和服照與學生指責都屬簡單的公民行為。在一個公共場合,你有拍照的權利,別人也有抗議的權利,兩者是平等的。因此,不應厚此薄彼。

有網友乾脆說,鑑於櫻花是日本國花,與其抗議穿和服在櫻樹下拍照,不如把武大校園內的所有櫻樹砍盡了事,要反就一反到底。

據資料顯示,武大校園內已有櫻樹1000多株,內含日本櫻花、山櫻花、垂枝櫻花和雲南櫻花共四個植物學種和十多個栽培品種或變種。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向周恩來總理贈送了1000株大山櫻,其中50株被送到周恩來曾居住過的武大種植。因此,這本是中日友誼的象徵。而真正由當年侵華日軍種下的櫻樹已寥寥無幾了。

心理脆弱

反過來再來看看那位穿抗日短褲的雷女,是真的有心抗日還是譁眾取寵不得而知,但只憑這一身打扮就足以招來一片喝采聲。

如果亮出的白色短褲上沒有抗日標誌的話,恐怕早已被認為是低俗照片而和諧掉了。

如果那名雷女在日軍侵站中國期間當街亮出抗日短褲,以示愛國之心,那她也許會成為一名抗日烈女而載入史冊。

在和平時代,中國人是不應該忘記日本軍國主義帶來的國恥,但也沒有必要把「抗日」兩個字寫在臉上或屁股上。

無論是「和服照」還是「抗日短褲」,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被人熱炒的網絡話題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正在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人現在為什麼變得如此敏感?這麼容易被激怒?按道理說,改革開放30年後,中國的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應隨之增強,應該變得更加自信,而不是更加自卑。

愛國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更不分貧賤。任何人都有表達愛國情感的權利,但愛國不應等同於排外,也不應等同於唯我獨尊。

口水愛國


因學校交不起租金學生在露天上課。(網絡圖片)

同樣,愛國主義的表現方式也有很多。

成都商人樊建川自籌資金建了一座建川博物館的抗戰英烈館,收藏了大批珍貴的第一手抗戰歷史材料。包括去日本從侵華日軍老兵那裏花錢買回來的舊日記。

也許有人要質疑樊建川的這一愛國舉動。既然是侵華日軍的日記就不應花錢去買。就像被英法聯軍搶走的圓明園獸首不應花錢買回來一樣。

但不管怎樣,樊建川用實際行動而不是用口水去愛國。

再者,據《大河報》3月25日報導,河南商丘市梁園區李莊鄉朱樓村一所村建小學因交不起每年600元錢的租金,部份教室被人鎖住,140多名小學生進不去教室,連續數天在露天操場上學習。

怎麼就沒有聽說有哪位愛國志士主動為這所小學墊上租金,讓這些祖國的花朵不至於在露天趴在冰冷的石板地上讀書寫字?

很多猶太人無論多有錢因為恨德國可以一輩子不開寶馬奔馳轎車,但許多中國人無論多恨日本走到哪裏都要拿出佳能尼康高級相機拍照留影。

愛國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只是為了過把嘴癮。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328/12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