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原來非人的生物也有喜怒哀樂

 --《植物,也有情緒》提供生命奧秘新視野
「謹向大自然和她的眾多造化

致以無尚的感謝

這些生命的形式曾經在我的實驗室里短暫駐留

並為我好奇的心

展示了她們深藏的能力」

                                                                        ——巴克斯特


 

QianNiuHua124


最近市面上出了一本有趣的書--《植物,也有情緒》,這是作者巴克斯特(Backster)積累四十多年來的研究,從發現植物竟也有喜怒哀樂、甚至知道輕重緩急,乃至於雞蛋、菌類、與人體分離的白血球等不具感覺器官的生物也具有感應能力,挑戰了現有科學的定義,也激發了人們重新思考對生命的看法。

巴克斯特是二次大戰時期擔任美國測謊專家。1966年一個二月天,他突發奇想的將一株龍舌蘭連結到原為情報工作而使用的測謊儀上。當為植物澆水時,連接葉片的儀器竟畫出一種曲線,顯示出如人高興一樣的情緒反應,他吃驚不已。有一次他動念想用火燒掉植物葉子,只是想,還沒動作,指針立刻做出劇烈反應,使他意識到植物有知覺、感情,知道他想什麼。這些驚人的結果促使他展開相關研究。

一步步的,巴克斯特走近微小的生命,看到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例如他將未受精的雞蛋連上電極,發現有和處於孵化期的雞蛋心率相同的曲線;也發現優格當中的益生菌是活的,會對其他優格中被加入伏特加酒殺死的益生菌產生反映。更有一次他的夥伴Steve看到雜誌內養眼畫面時,從Steve身上採集來,接在儀器上的白血球竟做出劇烈反映,這使他得知從主體上被分離的細胞仍和主體有一 定聯繫,也令Steve改變原有固執的觀念。

然而巴克斯特的研究迄今難以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主要原因是實驗重複的困難。本書編輯許凱雄說,巴克斯特做出的具代表性的實驗有一個共同因素,就是當下他動了真念。之後重複同樣的實驗,若存有試驗的念頭而非真念,植物會知道,就無法做出相同結果。因此實驗設計必須考慮到植物有感知能力的因素,但許多科學家不相信,也不願遵守。

生命本身的複雜性,可能遠遠超出物質層次,很難被現有科學手段所探測。同時也在大學任教的許凱雄表示,目前生命科學對物質的認識已經相當精細,但仍說不清楚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因此有些頂尖的科學家,後來選擇走入宗教、神學領域去追尋真理。

專家推薦

這本書對「生物通訊」領域而言有着突破性的意義。借着極精密的科學方法和大膽的求證精神,巴克斯特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世界上所有物質都具有感知能力。對於想要深入探索「什麼是真實」的人來說,本書是一份必讀教材。
──珍.休斯頓博士


《跳躍時空》(Jump Time)和《探索未知的熱情》(A Passion for the Possible)等書作者

克里夫.巴克斯特的發現為科學塑造了一套新的典範。如果我們想要為今天的人類和地球找出療方,就應該先了解這個典範。我衷心感謝克里夫為我們挺身而出,做這條道路的前導。總有一天,全人類都會向這位偉大的開拓者致上無限的敬意。
──狄巴克.喬布拉
《如何認識上帝》(How to Know God)作者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202/11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