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被中共殺害的辛亥元勛和抗日將領

 
 
被中共殺害的辛亥元勛
和抗日將領
 
( 中國大陸供稿 )
黃花崗雜誌編者按:辛亥元勳,追隨國父,推翻帝制,功勳卓著。國軍將士,抗擊倭寇,保國保種,救亡圖存。共產匪黨乘國軍長期抗戰之弊,認老毛子為父,為蘇俄兒子黨,使大陸淪為人間地獄。邪黨高舞恐怖血旗,屠殺我數百萬抗戰將士,血債累累,馨竹難書。謹錄被共黨殺害的辛亥元勳及抗戰將領,思我忠烈,覽匪黨罪惡。
   
第一號:被中共殺害的辛亥革命元勳鄧玉麟。
    鄧玉麟,號炳三,土家族人,1881年出生於湖北省巴東縣。1894年投入清軍中當兵,後入新軍第三十一標,繼升為炮八標正目,1908年由孫武介紹秘密加入共進會。之後離開軍隊,但仍在武昌、南京等地做邉有蘿姷墓ぷ鰲?lt;/FONT>
 
    時武昌革命思潮蓬勃高漲,反清秘密團體紛紛建立。1910年春,鄧加入孫武、焦達峰組織的共進會。鄧以酒店經理身份作掩護,廣納新軍士兵入會。幾個月內,共進會在新軍中迅速發展會員l500餘人。
 
宣統三年,共進會和文學社達成協定,所有會員一律以革命黨人的身份,同清王朝拼死活,定於中秋節舉事。在議定軍政府組成人員時,鄧為軍政府調查部正部長、軍事常駐籌備員,負責起義前的聯絡、彈藥、軍旗、符號、文告和給外國領事館的照會等項工作。
 
   1911年8月19日晚7時,武昌城內工程第八營打響首義第一槍。鄧玉麟親自率領南湖炮隊進城作戰,打響了辛亥首義第一炮,從而一舉奠定了勝局。鄧與吳兆麟等登蛇山,集大炮向督署轟擊,以援助衛步隊進攻。
 
湖北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成立後,鄧等主要成員在諮詢局大樓辦公,任軍務部參鄭?c黎元洪共商大事。為抵抗清軍反撲,鄧玉麟後出任步兵第七協統領,奉命固守武昌沿江一線,為保衛首義之區做出過重要貢獻。民國元年,軍務部將協擴為鎮,鄧為第四鎮統制,後改任為師長。南北議和後,鄧為南方九省代表之一常住北京。民國二年二月十八日,總統府給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有功人員授勳,鄧被授予二級嘉禾章,二級紋虎章,領陸軍中將銜,任總統府高級顧問。
 
   民國五年,袁世凱稱帝,欲委鄧為政府諮議長,鄧堅不從,隻身到上海,圖團結海內外力量反袁。
 
   孫中山護法邉優d起後,鄧即赴廣州,任廣州護法軍大元帥府參軍。民國十五年,鄧任北伐軍左翼軍第一路軍司令,攻荊沙,克宜昌,直抵長陽、五峰。
 
   北伐之後脫離軍界,寓居上海。抗戰爆發後拒絕日人收買,遷居武漢。武漢淪陷後又遷居長陽,1943年回到家鄉巴東居住。在各地期間曾於多處籌資興辦學校、實業。民國三十五年,鄧任第一屆「國大」代表。
 
   大陸淪陷前夕,中國國民黨派員至大石橋勸鄧離開大陸,鄧不從,留駐家鄉。1950年底在鎮反邉又斜徊叮?文甏閡浴敖M織反革命暴動」的罪名被處決。
 
    鄧玉麟是湖北新軍內較早的革命黨人之一,在革命後的湖北軍政府中地位不低,是軍政府初期決策機構致蘊幍某蓡T。他是湖北民軍初期的八個協統之一,後來又是八個鎮統之一(大名鼎鼎的熊秉坤只做到協統)。辛亥以後參加過護法、北伐,以後退隱。因此,他在歷史上與中共並無仇怨。到1949年大陸淪陷前夕,像鄧玉麟這樣的高級別辛亥首義人士已經不多,故國府曾派人動員其去台。辛亥革命元勳級的人物亦被中共殘酷殺害。 
 
 
     
第二號:被中共殺害的辛亥革命元勳夏之時。
 
      夏之時,字亮工,四川合江人,1887年出生。早年留學日本東斌學校,並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8年回國後入四川新軍,在第十七鎮任排長。1911年11月領導四川新軍一部在龍泉驛起義,後被推舉為四川革命軍總指揮、蜀軍政府副都督。民國成立後辭職再赴日本留學,其間曾加入中華革命黨,參加討袁。1917年回國參加護法,就任靖國招討軍司令,在川南作戰,1920年曾出任川西護法軍總司令。四川護法失敗後退出軍政界,隱居成都辦學,1928年赴滬就醫。1938年為躲避日軍,返回合江,研究佛學及文物古玩,不問世事。1950年鎮反邉又斜徊叮?0月6日以「組織策劃土匪暴亂」罪名被槍決。
 
    夏之時是四川新軍中最早的同盟會員,在辛亥革命中首先率領一部新軍舉起義旗,造成全川迅速光復,功不可沒,是川籍辛亥元勳中的重要人物。以後參加過討袁、護法。待後來國共之爭起,他早已退隱江湖數年了,但他亦被中共殘酷殺害。  
 
 
    第三號:被中共殺害的辛亥討袁護法老將何海清。
 
    何海清,字鏡寰,1875年5月出生,湖南湘潭人。早年投入清軍中當兵,1904年被保送入日本士官學校第四期學習,次年經黃興介紹在東京加入同盟會。1909年回國後分派雲南第七十五標一營任隊官,旋入雲南講武堂,結識蔡鍔、朱德等。1911年升任第七十五標一營管帶,不久參加雲南辛亥起義。雲南光復後先後任雲南北伐軍第一大隊長、聯隊長、黔軍第五旅九團團長。
 
   民國成立後授銜陸軍少將,任滇軍第八團團長。1915年底參加護國戰爭,任蔡鍔的護國軍第一軍第二梯團第四支隊長,在納溪等役中卓有戰功。護國戰爭勝利後晉升陸軍中將,升四川陸軍第六師第十一旅旅長。1917年參加護法,先後任靖國第一軍右翼司令、滇黔川靖國軍前敵總指揮、靖國軍第八軍第一師師長,在四川作戰。1919年夏回滇,先後任雲南第一衛戍區總司令、東南邊防督辦兼剿匪總指揮官。1923年出任滇南鎮守使兼建國第六軍軍長,晉升陸軍上將。
 
   1925年10月脫離軍界,返鄉隱居,興辦學校。抗戰時期,曾在家鄉組織自衛軍,自任大隊長。1950年鎮反邉又斜淮?叮??1月8日夜被殘酷處死。 
 
 
   第四號:被中共殺害的護法健將宋鶴庚。
 
   宋鶴庚,字皋南,1883年生,湖南湘鄉人。1902年考入湖南陸軍學堂,畢業後赴日,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九期步科學習畢,在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1911年回國後參加辛亥革命,光復後歷任湖南都督府第三科科長、鐵道守備連長、營長。1913年與1916年先後兩次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勝利後任湘軍第一師三團團長。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在湖南與北洋軍作戰,晉升第一旅旅長。1920年驅逐張敬堯後,任湘軍第一師師長,成為譚延闓系湘軍的中堅骨幹。1921年出任援鄂自治軍總指揮兼第一軍司令,進軍湖北,與北洋軍閥王占元、吳佩孚作戰。1923年隨譚延闓入粵投孫中山,被任命為湖南討佘娤孳姷諞卉娷婇L兼前敵總指揮、建國軍北伐軍中央總指揮等職務。1925年孫中山的北伐因南北軍閥的夾擊而失敗,宋鶴庚憤而辭職,脫離軍界。之後開始往政界發展,1929年被任命為湖南省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1931年發表為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不久辭職回鄉,閒居上海、長沙、湘鄉,以繪畫、學佛、遊山玩水自娛。
 
   1950年鎮反開始,時宋鶴庚居住於上海的女兒家,被上海公安機關逮捕,押解回湘鄉。1952年1月,湘鄉縣人民法庭以宋鶴庚「曾充任匪軍師長、軍長、省建設廳長、上將參議等職,一貫危害人民,反抗革命……」等罪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萬金鑾(1896--1951)少將。又名振聲,山東德縣人。江蘇陸軍軍事學校畢業。1946年1月任河北省第4區保安司令部上校副司令,1947年1月任河北省豐潤縣縣長,1948年1月任河北省第4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951年6月被俘獲,8月25日在河北豐潤被中共殺害。  
 
  習自強(1894--1952)中將。納西族,字健夫,雲南麗江人。雲南講武堂第1期畢業。1919年任滇軍近衛第5團上校團長,1921年任滇軍第2混成旅少將參珠L,1922年任雲南開平鎮守使署參珠L,1923年任貴州督辦公署中將參珠L,並兼任滇黔聯軍憲兵司令,1925年任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將校隊工兵科少將科長,同年任騰越鎮守司令部中將參珠L,1926年任騰越道尹,1927年因雲南「二六」政變,避居香港上海,1936年任滇黔綏靖公署中將參珠L,1937年任國民政府憲政委員會研究委員,同年任立法委員,1945年10月任雲南省政府顧問,後任雲南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12月在昆明被俘虜。1952年7月6日在麗江被中共殺害。  
 
衛持平(1908--1951)少將。學名大衡,號權侯,貴州榕江人,生於1908年2月18日。中央軍校第6期警憲班畢業。1936年任憲兵司令部參鄭?937年任憲兵第17團3營營長,1938年參加長沙會戰,1940年夏任憲兵第17團上校團長,1942年任憲兵司令部警務處長,1947年秋兼任南京衛戍司令部少將參珠L,並兼任第1屆國民大會警衛處處長,同年12月被解職,閒居南京,1949年夏任淞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參,並隨部隊撤至臺灣,不久任貴陽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2月在貴州興仁北部被俘。1951年2月18日在重慶被中共殺害。  
    
馬英,少將。回族,青海大通人。抗戰期間曾任第82軍暫編61師騎兵團團長,後任騎兵8旅1團團長,1948年12月任第129軍騎兵8旅少將旅長,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寧投眨?釁⑴c組織反共,同年12月13日在青海大通戰死。  
 
馬守援(1899--1951)中將。又名學波,貴州龍裏人。貴州講武堂、中央軍校高教班第2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0師參珠L,參加圍剿紅軍,後任貴州省水城縣縣長,抗戰爆發後任第32軍駐重慶辦事處主任,1943年任貴州省軍管區少將參珠L,1945年任貴州省保安司令部中將副司令,1948年任重慶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11月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未就職,12月26日在成都被俘虜,1951年在貴州龍里被中共殺害。  
 
  馬元祥(1897--1953)追贈中將。回族,青海循化人,生於1897年10月10日。第82軍軍官團第1期畢業。曾任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部騎兵1旅2團團長,1936年參加圍剿紅軍,抗戰爆發後任暫編騎兵第1師1旅旅長,1938年兼任暫編騎兵第1師副師長,在豫北對日作戰,1940年任騎兵第8師副師長,後任青海省第7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第82軍少將高參,1949年10月28日在青海共和投降,1950年反共,任西南反共救國軍第102路司令,1953年5月在青海巧料戰死。後被國民黨追贈為陸軍中將。  
 
馬忠義(1889--1951)少將。回族,青海化隆人。1931年任新編第9師騎兵旅2團團長,1933年任新編第2軍100師獨立騎兵旅2團團長,1937年秋第82軍100師副師長兼騎兵2旅旅長,1943年任第82軍獨立騎兵團團長,1947年任第82軍少將高參,1949年5月任青海兵團新編步兵軍參珠L,同年9月在青海投降,11月反共,任新編第82軍軍長,1951年1月15日在青海化隆戰死。 
 
    馬得勝(1914--1949)少將。回族,字凱臣,甘肅和政人。1941年任第82軍2旅1團團長,後任青海省保安騎兵1團團長,1948年7月任第82軍248師少將師長兼騎兵縱隊指揮官,1949年3月12日在陝西柳林戰死。  
 
方滌瑕(1904--1951)少將。號秀泉,江西九江人。黃埔軍校第5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乙級第4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憲兵第8團團長,憲兵司令部警務處處長,抗戰勝利後任憲兵司令部少將研究員,後任憲兵司令部參珠L,1949年12月27日在四川成都被俘虜。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王雄(1902--1951)少將。原名聲仁,字鏡波,號惠吾,廣東文昌人。黃埔軍校第1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4期、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2期畢業。1926年任虎門要塞總台台長,1927年任海軍江固艦中校指導員,後任海軍陸戰隊團長,1933年任陸軍步兵學校教官,1935年任上海員警總隊總隊長,1938年任海南陵水縣縣長,1940年任瓊崖守備司令部參珠L,1943年任瓊崖守備司令部少將副司令,1947年任廣州行轅少將高參,1948年任海南文昌縣縣長,1950年5月在海南被俘,1951年3月1日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王三祝(1926--1949)少將。字代英,河南滑縣人。中央軍校第16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1戰區第7遊擊支隊4大隊大隊長,1945年任河南滑縣人民自衛軍司令,抗戰勝利後任河南省保安第4總隊上校總隊長,1946年3月任鄭州綏靖公署豫北先遣總隊總隊長,9月任河南省保安第2旅少將旅長,1947年任豫北剿匪指揮官,1949年1月任第40軍第9縱隊司令,5月7日在河南安陽被俘,5月25日在河南安陽被中共殺害。  
 
王炳炎(1904--1950)少將。號嗣南,湖南鳳凰人。貴陽崇武學校畢業。1931年新編第34師特務團3營營長,1935年任同濟大學軍訓教官,1938年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學生第6總隊大隊長,後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總務處少將處長,1946年任西安綏靖公署少將高參,1949年11月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少將高參,12月任新編第2軍少將副軍長,1950年3月在西昌越西戰死。  
 
王熾昌(1892--1951)中將。字子英,別號志隱,湖南衡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炮科畢業。1929年秋任第4集團軍第19師57旅副旅長,1930年任衡陽保安團上校團長,後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第5區副司令兼保安14團團長,1936年升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第5區少將司令,1938年任湖南省第5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同時兼任衡陽防空司令部司令和衡陽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1940年被免職閒居,1946年任衡陽市參議員,後任衡陽市參議會議長,1949年初任衡陽義勇總隊副總隊長,衡陽淪陷前夕出逃貴陽,1951年鎮反邉娛_始,自殺。  
 
王旭夫(1903--1953)少將。字生中,四川樂山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陸軍大學第9期畢業。1946年任中央軍校辦公廳少將副主任,1949年任中央軍校遊擊幹部訓練班主任,1950年2月任川康挺進軍總指揮,1953年5月20日在西康阿(河?)壩被俘,同年被中共殺害。  
 
王德全(1894--1949)中將。別號星五,廣東電白人。1933年任第1集團軍獨立第3師教導團團長,1936年任第156師466旅旅長,1938年9月任第64軍156師師長,1941年兼任廣陽守備區指揮官,1942年3月任第64軍代副軍長兼南寧警備司令,10月任副軍長,1946年任廣州行營中將高參,同年年底退役,任廣東省電白縣縣長,1949年11月2日在廣東電白與中共作戰中戰死。  
 
王春暉(1900--1950)中將。湖南湘鄉人。中央軍校高教班第10期畢業。曾任湖南省軍管區調查室副主任,1937年任軍事委員會咻斀y制局巡警總隊總隊長,1938年3月任忠義救國軍教導2團團長,1940年任忠義救國軍第1團團長,1944年任忠義救國軍少將副總指揮,1946年3月任交通警察第12總隊總隊長,12月任交通總局專門委員,後任上海鐵路局警務處副處長,1949年任交通總局東南辦事處中將主任兼交通警備第2旅旅長,同年12月24日在湖南湘潭被俘。1950年4月6日被中共殺害。  
 
    王勝泌(19 05--1952)少將。字溥泉,湖北大悟人。中央軍校高教班畢業。曾任第25軍13師師38旅副旅長兼78團團長,參加抗戰,後任師管區少將副司令,抗戰勝利後任第8軍官總隊3大隊副大隊長,1946年任湖北省禮山縣縣長,1948年5月任湖北省第8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7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巴、建、秭指揮部指揮官,10月任暫編第9軍副軍長,12月26日在四川金堂被俘虜。1952年8月被中共殺害。
 
王繼祥(1904--1950)中將。號式尤,浙江諸暨人。黃埔軍校第3期、陸軍步兵學校高級班第5期畢業。曾任陸軍步兵學校兵學研究員,1938年任駐閩綏靖公署新編20師少將師長,1939年初任第100軍80師師長,1940年7月任軍政部第1補訓處處長,抗戰勝利後任暫編獨立第13總隊總隊長,後任山東綏靖軍第1縱隊中將司令兼德州城防司令,1946年6月10日在山東德州被俘。獲釋後於大陸淪陷前夕組織武裝反共,1950年再次被捕後被中共殺害。  
 
王勁修(1900--1951)中將。字健飛,湖南長沙人,生於1900年5月24日。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1930年任新編第13師1旅旅長,1931年11月任第10師少將副師長,參加圍剿鄂豫皖蘇區,1934年2月任福建興泉永警備司令,1937年9月任第14軍副軍長,參加忻口會戰,1939年1月兼任第93軍10師師長,1941年任鄂南指揮官,同年12月升任湘鄂贛邊區挺進軍中將總指揮,參加長沙會戰,1942年調任沅陵師管區司令,1946年任中央訓練團將官隊總隊長,1948年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7月任湖南綏靖總司令部副總司令,8月在長沙參加降共。後任中共第21兵團副司令員兼第52軍軍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1951年2月在桂林自殺身亡。  
 
王熾昌(1892--1951)中將。字子英,別號志隱,湖南衡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炮科畢業。1929年秋任第4集團軍第19師57旅副旅長,1930年任衡陽保安團上校團長,後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第5區副司令兼保安14團團長,1936年升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第5區少將司令,1938年任湖南省第5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同時兼任衡陽防空司令部司令和衡陽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1940年被免職閒居,1946年任衡陽市參議員,後任衡陽市參議會議長,1949年初任衡陽義勇總隊副總隊長,衡陽淪陷前夕出逃貴陽,1951年鎮反邉娛_始,自殺。 
 
王菱舟(1902--1949)少將。山東齊東人。中央軍校第9期步科畢業。1948年9月任第1軍1師副師長,1949年調任第57師214師少將師長,同年12月26日在四川新津兵敗自殺身亡。  
 
王敬鑫(1897--1949)少將。字崇仙,河北大名人。1936年入中央軍校第1分校受訓,曾任新編第8軍新編29師18團團長,1945年11月拒絕參加高樹勳邯鄲叛變,率部逃脫,後任第30軍30師師長,1949年5月在陝西鳳翔與中共作戰中陣亡。
  
毛定松(1906--1951)少將。字夢仙,貴州松桃人。中央軍校高教班第3期、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2期畢業。1929年任貴州省銅仁縣縣長,1930年任新編第10師軍需主任兼駐漢口辦事處處長,1935年任獨立第34旅參珠L,抗戰爆發後任預備13師3團團長,1938年任第98軍82師244旅488團團長,1940年春任第79軍98師少將參珠L,10月任第37軍140師副師長,1943年1月任140師師長,1947年任總統府第3視察組組長,1948年任第73軍77師師長,1949年任貴州銅仁專署獨立團團長,後任川黔湘鄂邊區綏靖指揮部副指揮官,赴川就任時,在四川大邑被解放軍擊潰,1951年在貴州遵義被俘獲,押解至松桃被中共殺害。  
 
毛嘉鄭?903--1950)少將。重慶自貢人。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早年加入中共,並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在上海叛黨,1932年加入復興社,曾任中央軍校特別訓練班訓育組長,1934年任軍事委員會南昌行營別動總隊上校指導組長,1935年任別動總隊第7大隊大隊長,1939年任軍法執行總監部執法總隊少將總隊長,同年10月兼任重慶青年服務總隊總隊長,1941年因貪污被捕入獄,1943年獲釋,1949年11月任四川省富順縣縣長,並任富順縣戒嚴司令,12月18日在四川富順投降。1950年被中共殺害。  
 
 鄧子超(1899--1951)中將。又名德宗,字其善,江西石城人。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1934年任江西省保安第3團上校團長,抗戰爆發後在廬山參加抗戰,1941年任江西省第9區(岷山)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942年12月調任江西省第5區(浮梁)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並兼任鄱陽湖警備司令部少將司令,後任湘鄂贛邊區第2路指揮官,1949年4月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將高參,1950年在贛州被捕,1951年1月被中共殺害。  
 
鄧士富(1900--1952)少將。廣東梅縣人,生於1900年2月22日。黃埔軍校第2期、中央軍校高教班第1期畢業。1936年任第21師6旅少將旅長,1938年任第52軍25師副師長,參加徐州會戰,1944年任新編第1軍新編38師副師長,參加遠征軍印緬抗戰,1947年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第12支隊司令,1948年任新編第7軍暫編61師師長,同年10月19日在長春被俘虜。後回廣東原籍,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鄧德亮(1927--1950)少將。彝族,西康越西人。1945年任川康邊防軍西康靖便司令,1949年12月任西康省政府委員,1950年2月兼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反共救國軍第1縱隊少將司令,4月在西康越西被俘,年底在西康瀘沽被中共殺害。  
 
鄧伯涵,少將。廣東合浦人。廣東講武堂畢業。1938年10月任第64軍156師468旅旅長,1939年任第64軍156師467團團長,在粵桂對日作戰,1940年任第64軍154師副師長兼茂陽師管區司令,1943年1月升任第64軍156師師長,1944年9月任第4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參議,抗戰勝利後任廣州行轅少將參議,1948年8月任廣東第10清剿區少將副司令,12月19日在廣東湛江被叛變的廣東省保安第10團擊斃。  
 
尹作幹(1905--1954)少將。號爾固,山東日照人。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抗戰爆發後任第18軍參痔幥閳罌瓶崎L,1938年1月任第18軍11師31旅62團團長,參加武漢會戰,11月任第18軍11師31旅旅長兼徽州戒嚴司令,1939年3月任第18軍11師步兵指揮官,參加南昌會戰、長沙會戰,1941年任第2軍9師參珠L,1944年任第15軍65師副師長,1945年任陸軍總司令部少將高參,1946年任整編第15師參珠L兼幹訓班教育長,1947年任整編第2師9旅旅長,1948年10月任第2軍副軍長兼宜昌警備司令,1949年8月赴香港,11月以第1兵團少將高參身份返回長沙,被俘虜。1954年4月8日在河南南陽被中共殺害。
 
甘芳(1895--1951)中將。字濟蒼,雲南鹽豐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工科畢業。1924年任滇軍第6旅旅長,1925年參加國民革命軍軍事代表團,赴蘇聯、德國考察軍事,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3軍9師25團少將團長,1928年任南京軍官團戰術教官,1929年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工兵科科長,1931年任第9軍中將參珠L,1934年初任貴州省遵義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同年夏卸職,1939年任昆明行營參痔幹袑⑻庨L兼滇黔綏靖公署參珠L,1946年退役,後任雲南省政府參議,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被俘,1951年3月9日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甘競生(1905--1951)少將。號雄烈,廣西蒼梧人,生於1905年2月11日。黃埔軍校第1期、中央警官學校警政高研班第3期畢業。1931年任第1師獨立旅2團團長,1945年任暫編第2軍暫編8師少將師長,1949年8月任桂東軍政區副司令官,1951年2月11日在廣西大瑤山被俘,5月18日在廣西梧州被中共殺害。  
   
甘清池(1900--1951)少將。廣東信宜人,生於1900年10月19日。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第10路指揮部參種魅危瑓⒓穎狽ィ?927年任浙江省防軍參珠L,後任浙江省防軍第4團團長兼溫州戒嚴司令,1930年任浙江省平陽縣縣長,1931年任陸軍步兵學校教導總隊總隊長兼戰史教官,1934年任第92師參珠L,參加圍剿紅軍,1936年任第60師參珠L,1937年任陸軍步兵學校研究員兼幹訓班主任,1938年任第12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兼軍事總隊總隊長,1941年任第94軍參珠L,1943年2月任第97軍參珠L,1944年任第99軍副軍長,1946年任整編第69師副師長,1947年4月任廣東省第7區(茂名)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任廣東省陽江縣縣長,同年11月5日在廣東信宜被俘。後任廣東省信宜電力廠負責人,1951年12月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龍矯(1898--1950)少將。苗族,原名祖升,號連雲,湖南花垣人。黃埔軍校第4期政治科、陸軍大學第10期畢業。1935年8月任第18軍67師參種魅危?936年5月任京滬國防處1科科長,1937年2月任第87師上校參種魅危?箲鴇?l後任京滬警備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加淞滬會戰,10月任第17軍團參痔庨L,12月因病脫離部隊,1938年3月任湘西行署軍事科科長,8月任湖南省保安第3團團長,1939年5月任新編第6軍暫編6師2旅少將旅長,1942年任第79軍暫編6師副師長,1945年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1946年1月任第20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47年任第2綏靖區少將高參,1948年5月任整編第73師副師長,9月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49年1月獲釋,7月任湖南省永綏縣縣長,11月15日在湖南永綏被俘,1950年12月被中共殺害。  
  
龍雲飛(1896--1951)少將。苗族,又名騰漢,湖南鳳凰人,山江苗族首領,俗稱「青帕苗王」。1918年任護法第1路軍團長,參加護法戰爭,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9師3團團長,1928年任湖南警備軍3團團長,1931年任湘西遊擊司令,後任鳳麻警備司令,1935年解甲回鄉,1937年9月組織湘西革屯抗日救國軍,任總指揮,1938年3月任湖南省新編第1旅少將旅長,1939年任新編第6軍暫編6師師長,在湖南參加抗戰,1941年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後回鄉賦閑,1949年冬鳳凰縣淪陷,1950年4月拒絕參加中共政府,並成立湘鄂川黔邊區人民反共救國軍,組織反共,1951年1月20日在鳳凰山區兵敗自殺。  
  
盧醒(1911--1947)追贈中將。原名永華,字煥然,湖北天門人。中央軍校高教班第9期畢業。1939年任第74軍51師306團團長,參加南昌會戰,1943年任第74軍58師參珠L兼174團團長,1944年冬任第74軍58師副師長,1946年任整編第74師58旅少將旅長,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戰役中兵敗自殺,7月30日被國民黨追贈為陸軍中將。  
  
盧傑(1906--1951)少將。安徽貴池人。武漢大學畢業。曾任國民政府考試院考功司司長,1943年11月任貴州省貴定縣縣長,1945年任貴州省第3區(興仁)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3月任貴州省第5區(遵義)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50年5月任川黔邊區反共救國軍總司令,1951年2月5日在四川江津被俘,3月8日在貴州遵義被中共殺害。  
  
盧新銘(1898--1951)少將。福建長汀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2期炮科、中央軍校高班第5期畢業。1925年任福建陸軍第1旅1團團長,1929年任福建省防軍第2旅補充團團長,同年升任旅長,1930年冬任福建剿匪前敵指揮部第3支隊司令,1944年1月任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1947年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6月任福建省第7區(長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0月16日在福建長汀被俘,1951年7月30日在福建長汀被中共殺害。  
  
葉毅(1911--1948)少將。又名鎮華,字浪舟,浙江青田人。抗戰期間曾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參鄭瑓⒓娛L沙會戰,1941年調任湘資沅澧四江封鎖委員會中校督察,1944年任第32集團軍總部中校參鄭?箲饎倮?崛溫撉誑偛康?補給區杭州軍械庫上校庫長,後任第1補給區司令部少將參痔庨L,1947年任第13兵站分監部少將參珠L,1948年7月13日在兗州戰役中陣亡。  
  
葉幹武(1900--1950)少將。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訓練總監部上校監察官,1945年冬任青年軍編練總監部少將副處長,1947年任河西警備總司令部少將監察官,1949年9月在甘肅酒泉被俘。1950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田西原(1900--1951)中將。字應貞,湖北保康人。北京交通大學、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6期、陸軍大學第9期畢業。1931年任西安綏靖公署參議,1932年任參直靜繀⒅,並兼任浙江海防設施委員會委員長和陸軍大學教官,1934年11月任駐閩綏靖公署參痔庨L,1935年冬任上海市政府保安處參珠L,1936年夏任第10師參珠L,不久兼任第10師30旅旅長,12月任第14軍少將參珠L,1937年冬任第5戰區第3路遊擊司令,1938年陸軍大學教官,同年秋任第37軍參珠L,後任第37軍副軍長,1939年任第15集團軍參珠L,1940年秋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高參兼幹訓團教官,1941年任第39集團軍參珠L,1943年任軍令部中將參議兼陸軍大學高級教官,同年6月任中央訓練團第1大隊大隊附,抗戰勝利後辭職赴上海經商,後加入民盟,1949年2月任鄂西北遊擊司令,4月率所部投降中共,任解放軍江南地下第3軍軍長。1951年4月27日在湖北保康被中共殺害。 
   
田動雲(1900--1950)少將。四川筠連人。黃埔軍校第4期政治科、中央軍校警憲研究班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統計局特勤處處長,川滇越鐵路警務處處長,1949年10月任交通警察第12總隊少將總隊長,1950年1月任川滇黔軍政委員會主任兼遊擊司令,11月在成都被俘後被中共殺害。  
 
田載龍(1894--1950)中將。又名裕上,別號曾武,湖南石門人,生於1894年3月3日。黃埔軍校第2期、陸軍大學參職嗟?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2期畢業。1929年任軍政部陸海空軍撫恤委員會少將委員,1930 年任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科長、黃埔軍校撫恤委員會主任委員,1931年任三青團四川省支團組織處長,1932年任國民政府鐵道部副部長, 1937年任軍委會西南戰幹團辦公廳中將副主任,1939年任國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長,1947年退役,1949年8月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新編第1師師長,1950年在常德地區被俘,同年11月被中共殺害。  
   
白志沂(1911-1949)少將。字浴青,山西靈丘人。山西省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曾任山西靈丘縣縣長,岢嵐縣縣長,騎兵第1軍政治部主任,1939年夏任山西省第10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0年12月任山西省政府委員,1943年9月任太原市市長,1948年10月兼任太原民衛軍司令,1949年4月24日被俘,8月23日在太原被中共殺害。 
    
湯毅生(1905--1953)中將。字紹禹,廣東五華人。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曾任第19路軍第60師120旅5團2營營長,1932年1月參加淞滬抗戰,1933年11月參加福建事*變,任福建人民政*府第1軍60師5團團長,1936年任新編第2師少將副師長兼3團團長,1938年任軍事委員會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教導1團團長。1940年任第4戰區韶關編練處專員,後任廣東省財政廳稅警總團團長兼第7戰區司令長官部參痔幎綄ЫM長,1942年春任中央財政部稅警第4總團總團長,並兼任廣東省緝私處處長, 1945年夏任中美合作所第13訓練班主任,1946年3月任交通警察第6總隊總隊長,1947年12月任交通警察指揮部中將司令,1948年6月25日在河北昌黎被俘。1953年6月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劉進(1906--1950)中將。字建一,湖南攸縣人,生於1906年2月9日。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侍從參鄭?937年9月任侍從室侍2組組長,1938年第27軍45師師長,1940年任第27軍副軍長,1942年1月升任第27軍中將軍長,1943年初任第24集團軍副總司令,同年5月受脅迫向日軍投降,後隻身逃回,抗戰勝利後任第21軍官總隊總隊長兼寶雞警備司令,1948年任邵陽警備司令,1949年春任長沙警備司令,6月任第1兵團副司令官,8月被迫參加湖南叛變後外逃,12月在成都被俘獲,1950年初在武漢被中共殺害。  
  
劉戡(1906--1948)追贈上將。字麟書,湖南桃源人,生於1906年10月13日。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6期畢業。1929年任國民革命軍第9師26旅51團團長,1931年1月任第9師26旅旅長,8月調任第10師28旅旅長,11月任第83師師長,曾參加對中央蘇區圍剿,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1936年10月任中將,抗戰爆發後率部參加忻口戰役,1938年3月任第93軍軍長兼83師師長,在晉東南抗戰,1940年8月兼任第14集團軍副總司令,1941年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第13總隊總隊長兼教官,1944年6月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1月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5月當選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46年1月任整編第29軍軍長,1947年3月任左翼兵團指揮官,指揮進攻陝北解放軍,1948年3月1日在宜川戰役中兵敗自殺身亡。1948年5月17日被國民黨追贈為上將,1953年又被國民黨追晉為二級上將。  
  
劉元琮(1909--1951)中將。字介緣,四川大邑人,劉文輝之侄。第24軍軍官傳習所畢業。1933年任第24軍1師2旅旅長,1935年冬任第24軍138師6旅旅長,1937年8月任第24軍137師少將副師長兼獨立團團長,1948年任第24軍中將副軍長兼137師師長,1949年12月9日在四川雅安被俘虜。後投共任解放軍第62軍186師師長兼川西人民行署委員,1951年3月22日自殺身亡。  
  
劉聲鶴(1911--1948)少將。字壽齡,湖北沔陽人。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7期步科畢業。1942年3月任第18軍11師33團團長,1944年任第5集團軍榮譽2師副師長兼步兵指揮官,1936年任第53軍67師副師長,1947年任整編第83師44旅少將旅長,1948年任第100軍44師師長,同年11月11日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自殺身亡。  
  
劉鵬翔 少將。字雲程,河北永豐人。太原北方軍官學校畢業。1942年任騎兵第1軍騎兵4師11團團長,1943年任第2戰區挺進第7縱隊司令,1946年任第43軍暫編39師1團團長,1947年任第43軍暫編39師少將師長,並兼任忻、定、崞三縣軍政總指揮,1949年4月20日在太原戰役中自殺身亡。  
  
劉漫天(1906--1951)中將。維吾爾族,名紹曾,河南澠池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美國步兵學校高級班畢業。曾任第5軍87師261旅參種魅危?932年1月參加淞滬會戰,1936年任第87師259旅517團團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1941年7月任第89軍117師師長,1945年6月任第11戰區政治部主任,9月在北平接受日軍投降,1947年任西北行轅第4處處長,1949年任第120軍245師中將師長,同年9月22日在甘肅酒泉被俘虜。後任解放軍天水高級步兵學校教員,1951年4月自殺。  
   
劉月亭(1900--1951)少將。號靜軒,山東鄄城人。1926年任直魯聯軍第14軍2師師長,1930年任反蔣聯軍第4方面軍第5路軍第17軍軍長,參加中原大戰,1932年任第41軍118旅旅長,1933年2月參加熱河抗戰,1941年任新編第5軍暫編3師少將師長,1942年6月在河南林縣被俘後投降日偽,任汪偽第24集團軍暫編第7軍軍長,抗戰勝利後所部被國民黨收編,任國防部暫編第3縱隊副司令兼第7總隊司令,1947年5月2日在河南湯陰被俘,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劉召東(1905--1951)中將。字建中,湖南華容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4期、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1938年初任第87軍少將高參兼199師參珠L,在安徽參加抗戰,同年秋任第20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39年春任第20集團軍濱湖遊擊總指揮部副總司令兼參珠L,1943年2月任第20集團軍少將參珠L,參加緬北對日反攻作戰,抗戰勝利後任軍政部中將參議,1946年任聯勤總司令部物資處處長,不久改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7年12月任第16綏靖區參珠L,1948年11月任第16綏靖區副司令官,1949年5月任第11兵團副司令官,6月任湘鄂贛邊區綏靖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參珠L,湖南降共淪陷後率部在湖南益陽與中共作戰,兵敗後逃往貴陽,1950年1月在重慶被俘獲,1951年5月9日被中共殺害。  
  
劉邦俊(1891--1950)中將。名存沉,號肇乾,四川簡陽人。陸軍大學第3期畢業。1923年任四川督軍署少將副官長兼漢南川軍轉嚀幪庨L,1927年任川陝邊防軍第1師師長,1933年10月任第23軍副軍長兼1師師長,11月代理軍長,1933年10月任四川剿匪總部第6路總指揮,1935年被免職,後任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40年退出軍界,1945年10月任四川省參議會參議員,1948年任簡陽縣民眾自衛委員會常委,1949年11月參與組織反共救國軍,1950年被俘獲後在簡陽被中共殺害。  
  
劉秉哲(1905--1950)中將。字鍾吾,號曙寰,江蘇宿遷人。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曾任第25軍52師副師長,1939年底任第25軍52師師長,1940年兼任第3戰區第2遊擊區副總指揮,1941年率部參與製造皖南事變,1943年任江南蘇皖邊區綏靖指揮部指揮官,並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江南行署主任,1946年任徐州綏靖公署中將高參,後任蘇北師管區司令,1947年2月兼代第2兵團參珠L,1949年3月任第28軍軍長,4月在長江阻擊解放軍,兵敗後逃往上海,6月10日在上海被俘。1950年11月7日在蘇州因於關押中逃跑被中共殺害。  
  
劉孟廉(1904--1950)中將。陝西華州人。黃埔軍校第5期工兵科畢業。1937年任陝西省保安第4團團長,1939年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上校教官,1940年春任第16軍109師327團團長,後任第90軍28師副師長,抗戰勝利後任陝西省保安第4旅少將旅長,1948年2月任整編第27師31旅旅長,10月任第38軍177師師長,後任第38軍副軍長,1949年8月任第27軍中將軍長,1950年3月兼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反共救國軍第3路總指揮,6月在川西雷馬屏峨地區被俘,9月被中共殺害。  
  
劉家慶(1893--1953)少將。號延熙,河南西華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炮科畢業。1932年任豫陝鄂邊區綏靖督辦公署上校副官處長,1933年任第15軍上校交通處長,1939年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副官處長,1942年任漯河警備司令部少將司令,1944年任西臨郾西遂五縣動員區司令,1947年任河南省政府參議員,1949年在河南西華被捕,1953年被中共殺害。 
劉展緒(1906--1951)少將。號迪強,四川內江人。黃埔軍校第6期步科、陸軍大學第10期畢業。1938年任第88軍參珠L,1945年任第31集團軍少將參珠L,1949年任第72軍副軍長兼新編34師師長,同年12月在四川被俘,1951年被中共殺害。 
   
劉黎輝(1906--1949)少將。原名清泰,字朗軒,湖北荊門人。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7期炮科畢業。1939年任第9戰區第197師軍訓大隊大隊長,1940年任畢節團管區上校副司令,1941年任第99軍197師作戰參鄭瑓⒓娛L沙會戰,1943年2月任第5戰區第3挺進縱隊參珠L,4月兼任第1支隊支隊長,1944年4月任襄河上游剿匪司令,抗戰勝利後任新編第2軍新編46師2團團長,派駐新疆,1946年秋離職回鄂,1947年任荊門自衛總隊副總隊長,1949年1月任湖北省鍾祥縣縣長,2月任湖北省保安第1團團長,7月任湖北省保安第9旅少將旅長,7月15日在湖北荊州被俘,12月31日被中共殺害。  
  
羊仁安(1878--1951)少將。原名錫智,又名清泉,西康漢源人。1926年7月任四川邊防軍副總司令兼第2混成旅旅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3軍2師副師長,1928年任第24軍第4路16混成旅旅長,後任川康邊防司令部第3旅旅長,1934年任富林寧屬屯殖司令,參加堵截長征紅軍,1949年12月任新編第11軍軍長,1950年1月兼任西南第2遊擊總指揮部副總指揮,並兼任西康省政府委員和康北行署主任,3月21日在西康漢源被俘。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關仲志(1909--1952)少將。號宗志,廣東番禺人。中央軍校軍官訓練班、陸軍大學第20期畢業。1949年任廣東省保安第4師少將副師長,代理師長,同年10月24日在廣東臺山被俘虜,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許午言(1909--1959)少將。原名英,別號第璋,四川眉山人。黃埔軍校第6期工兵科、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參摯傞L辦公室少將高參,1944年12月任陸軍總司令部第1處少將處長,1947年10月任整編第72師新編13旅旅長,1948年4月兼任蕪湖江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8年9月任第21軍230師師長,1949年5月化名許立新,在上海投降中共。後任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教員,1957年被捕,1959年4月14日被中共殺害。  
   
師興周(1901--1950)少將。名立武,字修文,湖南龍山人。1934年任龍山縣保安團團長,1946年任龍山自衛隊副總隊長,1948年任湖南省第8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8月任暫編第2軍暫編6師少將師長,1950年11月10日在湖南龍山被俘虜,同年被中共殺害。  
  
朱淮(1894--1950)少將。字禹成,雲南元秩恕k吥現v武堂第14期、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1期畢業。曾任滇軍第4旅旅長,1925年2月參加第1次東征,1927年任第3軍7師22團團長,1933年任第3軍12師35旅少將旅長,1940年2月任重慶衛戍區司令部少將高參,1945年春任第1方面軍總部少將高參,同年9月任第1方面軍採購委員會主任,1946年離職回鄉,1947年當選為國大代表,1949年5月任雲南省元摯h縣長兼第32聯防區總指揮,同年12月拒絕投降。1950年1月在元譁S陷後於潛逃途中被俘,同年9月在雲南元直恢泄矚⒑Α?amp;nbsp;
 
     朱有凱(1908--1953)少將。字雪芹,湖北江陵人。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7期畢業。1937年11月任第94師參痔幹行?崎L,參加忻口抗戰,1938年11月第97軍上校參痔庨L,1939年任第97軍野戰補充團團長,1940年6月任軍令部上校部副(?),1941年調任湖北省保安第4團團長,1944年6月任湖北省穀城縣縣長,1946年改任湖北省安陸縣縣長,1948年任漢口市政府專員兼漢口市民眾自衛司令部第1處處長,1949年春任湖北省保安旅少將副旅長兼1團團長,8月任湖北省保安第1師副師長,10月任暫編第8軍少將參珠L,12月26日在四川金堂被俘。1953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朱光祖(1912--1950)少將。甘肅平涼人。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第1期畢業。1949年1月任第1軍1師2團團長,12月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第1師少將師長,1950年3月29日在西昌被俘,4月2日在成都被中共殺害。  
  
朱明允(1906--1951)少將。土家族,湖南龍山人。黃埔軍校第5期步科畢業。抗戰期間曾任暫編第15軍暫編27師少將副師長,1946年任宿遷團管區少將司令,1948年11月離職回鄉,1950年10月在湖南龍山被俘。1951年2月在鎮反中自殺。  
     
向陽(1906--1950)少將。土家族,號早春,湖南龍山人。黃埔軍校第5期步科畢業。1935年任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處湖南區副主任,1937年秋任湖南省第4區保安副司令,1938年春調任湖南省第3區保安副司令,1942年任湖南省水上警察局第7分局局長,1946年任湖南省軍官集訓大隊副大隊長,1947年3月任湖南省第10區保安副司令,旋改任湖南省龍山縣縣長,1949年任暫編第1軍暫編1師副師長,同年秋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新編13師師長,12月在湖南龍山被俘。1950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朵含章(1909--1951)少將。蒙古族,字明正,青海門源人。中央軍校第10期炮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畢業。曾任第82軍上校書記長,後任第82軍少將高參,1949年9月在青海門源被俘。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危宿鍾(1888---1951)中將。字愛林。號勵藩,江西萍鄉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2期步科畢業。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2師34團團長,1927年春任第35軍3師副師長,10月任第4集團軍獨立第21師師長,1928年任第12軍3師師長,1929年1月任第52師156旅旅長,12月第15師副師長兼44旅旅長和湖南省省會警備司令,1930年夏任第15師師長,率部圍堵紅軍,同年11月調任陸海空總司令部中將高參,1931年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黨政委員會萍鄉分會委員長兼萍鄉縣縣長及縣保衛團總團長,1932年任贛西保安處處長,1933年1月任江西省第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36年兼任湘鄂贛邊區剿匪總部副總指揮,1937年兼任萍鄉團管區司令,抗戰爆發後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兼幹訓班副教育長,1945年11月退役,1946年任江西省第5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7月在江西宜春被俘。因在保外就醫期間潛逃,1951年被中共殺害。  
   
阮齊(1902--1951)中將。又名觀桐,號仲賢,湖北黃陂人。黃埔軍校第2期畢業。1932年任軍事委員會訓練總監部政訓處上校處長,後任軍事委員會駐鄂特派綏靖公署少將高參,1938年1月任湖北省政府保安處副處長,7月任湖北省政府保安處處長,1941年5月任第99軍197師師長,1943年任第86軍暫編32師師長,1945年6月任第66軍副軍長,1947年6月任武漢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後任武漢行轅新聞處處長,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湖北省軍管區副司令,1949年7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副總司令,12月在重慶被俘。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孫黼(1899--1951)少將。別號文昭,四川西充人。四川陸軍講武堂畢業。抗戰爆發後任第44軍149師447旅旅長,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1941年5月任第67軍162師少將師長,1943年10月任第44軍副軍長,1949年12月在四川西充被俘。1951年被中共殺害。 
  
伍培英(1908--1968)中將。名毓銓,四川大邑人,劉文輝之婿。陸軍大學第10期畢業。1936年任陸軍大學上校兵學教官,1937年9月任第24軍參珠L,1948年任第24軍中將副軍長兼136師師長,1949年11月兼任西昌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2月9日在西昌降共。後任解放軍第62軍獨立1師師長,第60軍炮兵3師師長,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戰術教官,江蘇省政協委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1968年10月22日在文革中自殺身亡。 
    
沈開樾(1907--1950)少將。號自新,浙江寧波人。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1935年任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巡緝支隊支隊長,1937年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侍從3組組長,1946年任第79軍暫編2師少將師長,1949年第3軍副軍長,同年12月兼成都防守司令部參珠L,12月下旬在四川蒲江被俘。1950年7月因組織反共在成都被中共殺害。  
  
沈光武,少將。安徽宣城人。1938年10月任河南省第9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939年任第5戰區第1遊擊縱隊司令,1948年任安徽省第6區(蕪湖)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在安徽宣城戰死。  
  
汪援華(1905--1950)少將。土家族,字順銘,湖南永順人。中央軍校第2分校高等教育班畢業。抗戰爆發後任第73軍15師45旅89團2營營長,參加淞滬會戰,1940年任新編第6軍暫編5師1團團長,1940年秋任第73軍暫編5師副師長,1945年3月任湖南省通城縣縣長,1946年8月任湖南省員警第2總隊總隊長,1948年6月任湖南省保安第10團團長,1949年3月任湖南省保安第5旅少將旅長,8月任暫編第1軍副軍長兼暫編5師師長,10月22日在湖南永順被俘。1950年12月16日在湖南沅陵被中共殺害。  
  
汪承釗(1909--1949)少將。字力之,湖南靖縣人。中央軍校長沙分校第6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7期畢業。1942年任第37集團軍總部參痔幙崎L,1946年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少將參痔庨L,1947年3月任西安綏靖公署前進指揮所參痔庨L,1948年7月任第69軍144師師長,1949年6月任第36軍165師師長,12月23日在四川新津兵敗自殺身亡。  
  
宋天才(1880--1951)中將。字首三,河南嵩縣人。1920年投入鎮嵩軍,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旅旅長,1930年任反蔣聯軍第4方面軍第6路軍36師師長,參加中原大戰,失敗後投蔣,任第20路軍第32軍軍長,不久部隊縮編任第20路軍75師中將師長,1931年兼任南陽警備司令,抗戰爆發後兼任漳廈警備司令,1938年11月因作戰失利辭職,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旋返鄉居住,後任嵩縣參議會議長,1947年9月在嵩縣組織武裝與解放軍作戰,失敗後逃往南京,1950年11月20日在上海被捕,1951年7月22日在嵩縣被中共殺害。  
   
李強(1905--1952)中將。字健民,江西遂川人,生於1905年12月19日。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曾任中央軍校學生總隊上校總隊長,1936年任中央軍校洛陽分校學生總隊少將總隊長,1939年任軍政部第24補訓處少將處長,1940年4月任新編第2軍暫編16師師長,1941年任第29軍暫編16師師長,1942年3月任第29軍中將副軍長,1943年任暫編第15軍副軍長兼鎮平師管區司令,1946年退役回鄉。1952年4月14日在遂川被中共殺害。 
     
李本一(1903--1951)中將。又名廣,號善寬,廣西容縣人。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第1期、中央軍校高教班第1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7軍171師513旅1026團上校團長,1940年任第5戰區鄂東遊擊第10縱隊少將司令兼安徽省第5區行政督察專員,1942年春第48軍138師師長,1943年12月改任第48軍176師師長,1945年5月任第7軍171師師長,抗戰勝利後任第7軍副軍長,1948年任整編第7師師長,1949年2月任第3兵團中將副司令官兼第7軍軍長,12月17日在廣西博白被俘。1951年3月5日在合肥被中共殺害。  
  
李用章(1902--1952)少將。四川邛崍人。黃埔軍校第3期、陸軍步兵學校高級班畢業。1935年任第1師3旅6團團長,參加堵截紅軍,1936年任第1軍78師234旅旅長,1939年任第1軍78師少將副師長兼中央軍校第7分校學生總隊總隊長,1940年任第27軍45師師長,1943年3月任第1軍副軍長,同年秋兼任第3軍7師師長,1945年1月任第3軍副軍長兼7師師長,參加豫西鄂北會戰,抗戰勝利後率部在河北參加內戰,1947年10月22日在河北望都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李成仁(1904--1953)少將。號質參,湖南邵陽人。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4期畢業。1947年任憲兵司令部少將高參,後任中央憲兵學校教育長,1949年12月25日在成都被俘。後在解放軍西南軍政大學高研班學習,1953年被中共殺害。  
  
李群峨,少將。河南禹縣人。黃埔軍校第4期經理科畢業。曾任第20路軍總部特務團團長,1933年任第20路軍76師228旅455團團長,1945年11月任河南省第11區(陝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7年9月17日在陝州戰死。  
  
李傳霖(1897--1952)少將。號竹溪,山東泰安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8期步科畢業。1931年任中央軍校戰術教官,抗戰爆發後任第45軍125師375旅749團團長,1938年參加信羅抗戰,1940年任第45軍127師380團團長,1941年任第45軍參珠L,1947年任整編第47師127旅副旅長,1948年任第47軍少將參珠L,參加淮海戰役,同年12月6日在河南永城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李放六(1892--1953)少將。又名一名,字仁厚,四川安嶽人。黃埔軍校第5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2期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江西特別訓練班教育科長,1938年任第56軍少將參珠L,後任四川省保安第3旅旅長,1940年任川康綏靖公署第1處處長,1943年11月任四川省第8區(酉陽)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6年任四川省第15區(達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8月兼任川東遊擊總指揮,12月15日在四川達縣被俘。後任四川省安岳中學教員,1951年被捕,1953年12月在四川達縣被中共殺害。  
    
李夢筆(1902--1950)少將。陝西武功人。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參職嗟?期畢業。1936年11月任第28師82旅旅長,1939年初任第16軍28師師長,1940年2月任第16軍副軍長,9月改任第90軍副軍長,1946年任整編第90師少將副師長,後任黃龍警備司令,1949年春任千山守備區司令,5月22日在陝西鳳翔被俘。1950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李輝武(1892--1951)少將。字華屏,號虔修,湖北咸寧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4期步科畢業。1931年任湖北省大冶縣縣長,後任鄂城、陽新等縣縣長,1934年4月任湖北省第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36年5月任湖北省第1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6年任湖北省咸甯縣參議會議長,1947年去職,1949年初在咸寧組織反共武裝,1950年被捕,1951年9月被中共殺害。  
    
李瑞熊(1888--1951)少將。廣西平樂人。雲南講武堂韶關分校第2期畢業。1932年任廣西省東蘭縣縣長兼東鳳剿匪司令,1938年任安徽省合肥縣縣長兼警備司令,1944年任廣西平樂區民團指揮官,1949年10月任桂林綏靖公署新編第12軍2師師長,1950年3月任湘桂邊區遊擊縱隊司令,1951年3月17日在廣西平樂被俘,旋被中共殺害。  
  
李楚藩(1903--1951)少將。號仲屏,湖南祁陽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2期畢業。1942年任獨立第1旅旅長兼湘鄂川黔邊區第4清剿區指揮官,抗戰勝利後曾任憲兵獨立第1旅旅長,憲兵司令部副參珠L,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西南指揮所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被盧漢扣押,被迫通電。1951年3月25日被中共殺害。  
  
李楚瀛(1905--1950)中將。名就,字自勖,廣東連縣人,生於1905年10月30日。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2期畢業。曾任第9師25旅50團團長,1933年任第83師247旅少將旅長,參加長城抗戰,1937年任第23師副師長,抗戰爆發後在津浦路阻擊日軍,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戰後升任第85軍23師師長,1940年11月任第85軍軍長,1943年1月任第15集團軍中將副總司令,10月改任第31集團軍副總司令,先後參加隨棗、豫南、豫中會戰,1946年任整編第26軍副軍長,1947年6月任整編第3師師長,1948年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5月任廣東省第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9月任新編第9軍軍長,12月18日在廣東連縣被俘。1950年11月14日在廣東韶關被中共殺害。  
  
李竹亭(1909--1951)少將。又名廣蔭,山西靈丘人。陸軍大學第12期畢業。長期在西北軍任職,曾任第17路軍17師參痔庨L,1937年任第38軍17師參珠L,1938年任第38軍參珠L,1945年1月任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部參珠L,抗戰勝利後在鄭州接受日軍投降,1946年任第4集團軍參珠L,1948年任第5兵團參珠L,1949年9月任第7兵團參珠L,12月25日在四川德陽降共。後任解放軍第1高級步兵學校戰術教員,解放軍蘭州軍區高參室參議,1951年在三反邉又斜黃茸詺⑸磽觥? 
  
李仲辛(1912--1948)追贈中將。湖南長沙人,生於1912年8月12日。黃埔軍校第6期交通科、陸軍大學第11期畢業。曾任軍令部無線電信教導大隊少校隊副(?),1935年任軍令部上校科長,抗戰爆發後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侍從參鄭瑓⒓幽暇┍Pl戰,1939年6月任第94軍185師參珠L,1941年7月任第94軍185師553團團長,1942年3月任185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10月任第66軍185師少將師長,曾參加宜昌、鄂西、常德會戰,1946年任整編第75師副師長,1947年9月任整編第66師師長,1948年6月22日在豫東戰役中於河南開封陣亡,9月9日被國民黨追贈為中將。  
   
楊垕(1894--1953)中將。字積之,山西陵川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工兵科、陸軍大學第7期畢業。1928年任晉綏軍軍官教導團教育處長,1932年任太原綏靖公署參痔庨L,1936年5月任晉綏軍軍事整理委員會教育處長,1937年10月任第2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1940年任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中將高參,1944年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中將高參,抗戰勝利後退役,1948年6月任河南省第2區(商丘)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9月任第1綏靖區中將高參,1949年8月任成都警備司令部中將高參,1953年3月30日在成都被捕,12月在山西陵川被中共殺害。  
  
楊天民(1891--1951)少將。號蘅嶺,字宏丞,河南伊川人。河南將校武習所、中央軍校高教班第3期畢業。1913年入鎮嵩軍當兵,1926年任陝西陸軍第2師4旅8團團長,1929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暫編第4師11旅21團團長,1931年任第15軍64師192旅旅長,抗戰爆發後參加忻口抗戰,1938年任第15軍64師少將副師長,1940年5月任第15軍副軍長,1942年兼任臨嵩師管區司令,後又兼任河南省第10區行政督察專員,1946年任整編第15師副師長,1947年11月4日在河南伏牛山被俘。1951年4月27日在河南伊川被中共殺害。  
  
楊中鼎(1896--1952)少將。字洪元,雲南大姚人。雲南講武堂韶關分校第2期畢業。長期在滇軍任職,抗戰爆發後任第60軍184師543旅1086團團長,出滇參加抗戰,1939年初任第60軍184師551團團長,1943年12月任第60軍182師少將師長,1946年任國防部少將部員,1948年任雲南警備總司令部高參,後任雲南省政府參議,1949年12月在昆明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楊永清(1886--1950)中將。侗族,原名佐賢,字伯軒,湖南芷江人。1924年7月任湘軍第1師17旅少將旅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2師2旅旅長,參加北伐,1928年6月任第40軍83師中將師長,同年部隊縮編,任第8師23旅少將旅長,旋藉故離職回鄉,1930年任湘西上游各縣聯合維持治安會主席,1935年10月任湘西綏靖公署七縣聯防剿匪總指揮,抗戰爆發後任第70軍暫編13旅旅長,1938年5月任湖南民眾抗日自衛團軍事參議會少將參議,1939年任湘鄂川黔邊區綏靖公署高級顧問,1949年3月任芷江警備司令部司令,並兼任長沙綏靖公署清剿第3縱隊司令,9月任湖南省政府委員,10月任湘西剿共遊擊總指揮部總指揮,1950年11月20日在芷江被俘,12月26日被中共殺害。  
    
楊創奇(1902--1951)少將。廣西鬱林人。抗戰期間曾任第48軍176師527團團長,1940年兼任立煌警備司令,1947年任整編第48師176旅副旅長,1948年冬任第56軍129師少將師長,1950年3月逃赴香港,7月潛返廣西,任第第48軍軍長,1951年2月9日在廣西象縣被俘,5月10日在廣西梧州被中共殺害。  
   
楊修戎,少將。青海化隆人。1943年任第82軍特務團團長,1948年5月兼任平涼警備司令,12月任第129軍357師少將師長,1949年5月兼任蘭州警備司令,9月8日在青海西寧被俘。後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楊鎮南(1902--1950)少將。字大義,湖南懷化人。1934年任任湖南省第4區保安1團團長,1938年冬任第87軍198師附員兼駐衡陽辦事處主任,1941年辭職回鄉,1946年任湖南省參議員,1947年任湖南省第10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8月任湖南省第10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2月5日在湖南洪江被俘虜。1950年被中共殺害。  
  
楊幹才(1900--1949)追贈上將。原名臣棟,四川廣安人。瀘州講武堂畢業。1935年任第20軍第1混成旅副旅長兼3團團長,參加追堵長征紅軍,1936年任第20軍134師402旅旅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10月任第20軍134師少將師長,1942年7月任第20軍副軍長,1944年9月任第20軍中將軍長,1948年6月兼任第10兵團司令官,8月兼任第14兵團副司令官,1949年兼任南京衛戍總司令滁縣指揮所主任,同年4月24日在抵抗解放軍渡江戰役中於安徽蕪湖兵敗自殺身亡,7月26日被國民黨追贈為上將。  
 
吳楚山,少將。字擎天,江西贛縣人。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3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70軍獨立33旅少將副旅長,1946年任國防部少將部員,1948年10月任江西豫章山區綏靖司令部少將副司令,1949年8月在江西寧都戰死。  
  
余如海(1895--1950)少將。名松琳,四川大邑人。四川陸軍講武堂畢業。1932年任川康邊防司令部第1旅旅長,1935年10月任第24軍直屬旅旅長,後被免職回鄉,1949年12月任「反共救國軍」第4師師長,1950年4月任西南第2路遊擊總指揮部川西司令部前進指揮所主任,同年7月14日戰死。  
   
余安民(1889--1950)中將。四川重慶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期畢業。曾任四川省大竹縣縣長,1932年任第21軍暫編1師師長,1933年兼任府河護商處處長,1935年任四川省第4區(眉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38年調任四川省第8區(酉陽)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0年秋任川康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秋與中共取得聯繫,任西南民主聯軍第10縱隊司令員,12月在成都被俘。1950年12月被中共殺害。  
    
佘輝庭(1902--1951)少將。字耀榮,原籍四川榮昌,生於貴州雷山。貴州陸軍講武堂、陸軍大學特別班第4期畢業。1936年任第121師參痔庨L,1940年任第27軍少將參珠L,1946年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特訓總隊總隊長,後任第99軍參珠L,1948年10月23日在鄭州戰役中被俘,後被釋放回鄉,1949年10月任貴州省第7區(榕江)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1月任貴州綏靖公署黔東南綏靖區司令,1950年2月21日在貴州凱裏被俘。1951年1月14日被中共殺害。  
 
邱清泉(1902--1949)追贈上將。原名青錢,字雨庵,浙江永嘉人,生於1902年3月6日。黃埔軍校第2期、德國陸軍大學畢業。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直屬工兵營營長,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1931年4月任第10師59團上校團長,8月任豫鄂皖三省剿匪軍總司令部政訓處訓練科上校科長,1932年兼任廬山軍官訓練團工兵組長,1933年11月任中央軍校政治訓練處少將處長兼復興社中央軍校分社書記,1934年7月赴德國留學,1937年5月回國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少將參珠L,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1938年3月任第200師副師長兼突擊軍第1縱隊司令,參加蘭封戰役、信陽戰役,10月任新編第1軍新編22師師長,1939年任第5軍新編22師師長,參加昆侖關戰役,1940年5月任第5軍副軍長,9月任軍事委員會侍從室少將參議,不久調任軍政部第16補訓處處長兼重慶第3警備區司令,1942年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副主任,同年12月任新編第1軍軍長,1943年1月任第5軍軍長,參加遠征軍滇西緬北作戰,1947年10月任整編第5軍軍長兼整編第5師師長,1948年9月任第2兵團代司令官,10月任第2兵團中將司令官,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戰役中於陳官莊地區自殺身亡,1月19日被國民黨追贈為上將。  
   
穀炳奎(1906--1951)少將。字克涵,黃埔軍校第5期炮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畢業。1945年2月任第14軍10師師長,1946年任整編第10師10旅旅長,1948年3月任第14軍副軍長,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8月在長沙通電降共後又率部逃往四川,同年冬任第112軍副軍長,11月在重慶被俘。1951年在成都被中共殺害。  
    
何大熙(1904--1951)中將。號容物,湖北長陽人。生於1904年4月2日。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1937年任第13師參珠L,後被免職回鄉,1941年任第6戰區第1遊擊挺進縱隊少將司令,1942年夏被撤職關押,1943年任湖北省醫學院訓導長,1949年7月任湖北省軍政幹部學校中將教育長,8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第1路總指揮,11月11日在湖北長陽被叛變部隊俘獲,1951年在肅反中被中共殺害。  
    
何際元(1908--1950)少將。號鴻鈞,字印三,湖南寧鄉人,生於1908年2月18日。黃埔軍校第5期步科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10集團軍總部參鄭?939年任軍事委員會西南遊擊幹部訓練班教官,1940年任忠義救國軍參珠L,1941年7月任湘鄂贛邊區挺進軍調查室主任,1942年6月任軍統局益陽特種技術訓練班總隊長,10月任軍統局別動軍第4縱隊少將指揮官,率部在湖南參加抗戰,1946年8月任國防部第2廳少將部員,9月任交通警察第13總隊總隊長兼冀熱遼邊區司令部副司令,1947年6月任新編第6軍169師副師長兼1旅旅長,1948年2月任第49軍79師師長,8月辭職回鄉,後任交通警察總局訓練班副主任,1949年4月在湖南寧鄉被俘。1950年11月16日在長沙被中共殺害。  
  
張平(1906--1950)少將。原名大治,湖南古丈人。1924年任古丈縣團防局局長,1944年任古丈縣河防大隊少校大隊長,後任古丈縣抗敵自衛團上校副司令,1949年5月任沅、古、瀘三縣剿匪指揮官,8月任湖南省古丈縣縣長,12月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暫編11師少將師長,1950年7月10日在湖南古丈戰死。  
 
張一中,少將。廣東興寧人。陸軍大學第10期畢業。1947年5月任整編第65師154旅少將旅長,1949年2月任第62軍副軍長,10月15日在廣東湛江與叛變士兵作戰戰死。  
   
張朴,少將。山西大同人。曾任大同守備司令部新編第1團團長,1948年任新編第1師師長,同年任華北剿匪總部歸綏指揮所第319師少將師長,1949年9月19日在綏遠降共。後任解放軍第37軍111師師長。1951年被捕後被中共殺害。  
    
張卓(1891--1951)中將。名永德,字叔達,貴州台江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3期畢業。曾任雲南講武堂、湖南講武堂教官,後任第6軍參珠L,第28師副師長,1933年9月任陸軍步兵學校少將教育長,1939年兼任遵義警備司令,1942年4月任第1軍中將軍長兼任渭潼警備司令部司令,1944年參加豫中會戰,1945年1月任第29集團軍副總司令,抗戰勝利後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中將副主任,1946年任西安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任貴州省反共自衛訓練團總指揮官,同年11月貴陽淪陷前潛伏遵義,1951年被中共殺害。  
   
張諄(1910--1954)少將。號立農,四川萬縣人。中央軍校第8期步科畢業。1945年任第80軍165師參珠L,1949年年任西安綏靖公署幹訓團少將總隊長,1950年1月28日在成都向解放軍成都警備司令部報到。1954年在西安被中共殺害。  
  
張子良(1902--1945)少將。名心田,山東無棣人。1938年6月任無棣縣民團指揮官,9月任山東省獨立保安第6旅旅長,1945年6月任冀察戰區挺進第10縱隊少將司令,9月16日在無棣戰鬥中戰死。  
   
張少華(1908--1950)少將。字馥蓀,江蘇武進人。1938年3月任江蘇省武進縣民眾自衛總隊總隊長,4月任第3戰區江蘇義勇軍第1路副司令兼第1縱隊司令,9月任江蘇省保安第6旅副旅長兼11團團長,1939年10月任江蘇省保安第9旅少將旅長,在蘇南參加抗戰,1940年投降日偽,任偽江蘇省保安第4縱隊司令,抗戰勝利後所部被國民黨收編,任江蘇太湖水上員警第2總隊少將總隊長,1949年4月任第1綏靖區太湖縱隊司令,6月9日在上海被俘。1950年3月17日在江蘇常州被中共殺害。  
   
張鳳翔(1915--1950)中將。字鵬舉,山西繁峙人。1941年任山西省保安司令部編練處少將處長,1942年任山西省軍管區辦公室主任,1948年任山西省軍管區中將副司令,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戰役中被俘,1950年2月被中共殺害。  
  
張占魁(1897--1954)中將。號偉勳,河南上蔡人。早年在西北軍任職,1930年任反蔣聯軍第2方面軍騎兵第2師師長,參加中原大戰,失敗後投蔣,任騎兵第3師師長,1932年6月任騎兵第14旅旅長,1934年兼任河南省剿匪司令,抗戰爆發後在平漢路北段參加抗戰,1941年5月任騎兵第3軍騎兵9師師長,1943年6月任第36軍中將副軍長,並兼任資簡師管區司令,1945年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1946年任第4綏靖區綏靖旅旅長兼任河南省第7、8區剿共指揮官,1949年5月在南京被俘,1954年在河南上蔡被中共殺害。  
     
張國勳(18*94--1951)中將。貴州綏陽人。貴州講武堂畢業。1935年任獨立第34旅參珠L,1939年任第92軍82師246旅少將旅長,後任第6戰區司令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兼第26集團軍聯絡主任,1946年任國防部第1榮譽軍人管理局局長,1947年調任國防部榮譽軍人第3教養院院長,1949年秋任川滇黔康剿匪總部中將總司令,同年12月11日在四川江安被俘。1951年被中共殺害。  
  
張經武(1909--1955)中將。原名整軍,湖北宜城人。西北軍幹部學校畢業。1931年任第33師97旅代旅長,1932年因圍剿紅軍失利,被革職扣押,1933年6月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北路先遣司令,1935年秋任冀察綏靖公署上校參旨婺顯奮姽賵F教官,1942年5月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6月任暫編1師副師長,1945年春免職回鄉,1947年1月任宜城縣警察局局長,同年秋被撤職查辦,1948年12月任豫鄂邊區綏靖分區少將司令,1949年1月底兼任華中剿匪總部襄河西岸遊擊指揮部指揮官,6月任鄂北挺進軍司令,10月任新編第7軍中將軍長兼川陝鄂邊區行政長官和反共軍司令,1950年2月兵敗潛逃,1953年春在湖北巫溪被俘,1955年4月6日被中共殺害。  
    
張靈甫(1903--1947)中將。原名鍾麟,陝西長安人,生於1903年8月20日。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2期畢業。1932年冬任第1師獨立旅1團上校團長,參加圍剿鄂豫皖蘇區,1935年在四川松藩阻截長征紅軍,不久因殺妻案被判刑10年,抗戰爆發後獲釋,1937年8月任第74軍51師153旅305團團長,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1938年春任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參加徐州會戰,9月升任153旅旅長,參加武漢會戰、南昌會戰,1939年6月任第74軍51師少將步兵指揮官,1940年冬任第74軍58師副師長,1941年任第74軍58師師長,先後參加上高會戰、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4年5月任第74軍副軍長,1946年4月任第74軍中將軍長兼首都警備司令,5月任整編第74師師長,1947年5月16日在山東孟良崮戰役中兵敗自殺身亡。  
   
張雅軒,少將。甘肅慶陽人。曾任陝西省第7區保安司令部上校副司令,1947年任陝西省甘泉縣縣長,1948年任陝西省華縣縣長,1949年2月任陝西省第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第6旅少將旅長,1950年在西安被俘,同年12月被中共殺害。  
   
張君嵩(1896--1948)上將。字嶽中,廣東合浦人,生於18*96年5月7日。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2期畢業。1927年任廣州衛戍司令部衛戍團長,參加鎮*壓中共領導的廣州起義,1931年任第19路軍78師156旅6團團長,1932年1月兼任閘北軍警聯防辦事處主任,並參加淞滬抗戰,7月任第78師234旅468團團長,11月任第78師234旅少將旅長,參加圍剿閩西蘇區,1933年11月參加福建事變,任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第3軍3師師長,12月改任第3軍6師師長,1935年任廣州市社訓處處長,1936年任廣東綏靖公署緝私處處長,旋任廣東財政特派員公署稅警總團總團長,1939年底任暫編第2軍暫編8師師長,參加粵北會戰,1941年參加長沙會戰,1944年6月參加長衡會戰,11月任暫編第2軍副軍長,抗戰勝利後任第8軍官總隊中將總隊長,1946年任中央訓練團將官班2組組長,1948年7月任粵桂邊區清剿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廣東省第10清剿區司令,同年12月19日在廣東湛江被叛亂部隊殺害。後被國民黨追贈為上將。  
 
張鼎銘(1900--1950)少將。湖南芷江人。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5團營長,參加北伐,1930年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導3師6團團長,1931年2月任第11師31旅少將旅長,1932年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少將組長兼侍從副官,1933年任南昌行營副官處處長,1934年任福建省保安處少將參議,抗戰期間任關中師管區少將司令,軍政部部附(?),後任遂武師管區司令,1949年初告假回鄉,同年10月在芷江被俘。1950年12月被中共殺害。  
   
 陸蔭楫(1888--1951)中將。號西川,貴州盤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期炮科、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1期畢業。1920年任黔軍第3混成旅團長,1927年任第4集團軍軍務處處長,1934年任第7軍代參珠L,1939年1月任第16集團軍少將參珠L,1941年任第21集團軍參珠L,1944年任軍訓部總務廳中將廳長,1947年任貴州省第2區(獨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11月任貴州省政府委員,1950年被捕,1951年在貴州被中共殺害。  
   
陳士(1901--1951)少將。號慈航,字子康,湖南桑植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畢業。曾任湖南省政府參議,1949年9月任湖南省第9區(沅陵)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50年1月任湖南省第8區(永順)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0月在湖南桑植和湖北鶴峰交界被俘,1951年1月在湖北鶴峰被中共殺害。  
    
陳陣(1910--1952)少將。原名適堪,字長瑞,湖南茶陵人。黃埔軍校第6期步科畢業。1936年任第2路軍副官處中校課長,1938年夏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參痔幧閒?崎L,1941年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1942年春兼任湖南省會警察局局長,1943年兼任湖南省公路局局長,1944年任湖南省第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並兼任湖南省安仁縣縣長,1946年任整編第4師102旅副旅長,1947年夏升任旅長,1948年夏任第45軍102師師長,1949年2月任第45軍副軍長,3月兼任第45軍97師師長,4月參加阻截解放軍渡江戰役,兵敗後逃往四川,12月27日在四川樂山被俘。1952年12月在湖南茶陵被中共殺害。  
陳桐(1897--1951)少將。字伯琴,廣東徐聞人,生於廣西桂林。廣西法政專門學校畢業。1931年9月任福建省防軍第3混成旅1團上校團長,不久改任福建省保安第4團團長,1933年7月任第19路軍補充師2旅副旅長兼團長,10月任廣東省會公安局警士訓練所教育長,1935年7月任廣東省徐聞縣縣長,抗戰期間曾兼第4戰區雷州挺進縱隊副司令,1948年7月任廣東省第8清剿區少將副司令兼海康縣縣長,1949年12月5日在廣東海康被俘。1951年1月24日被中共殺害。  
    
陳陶(1906--1952)少將。字壽塘,湖南耒陽人。黃埔軍校第6期騎兵科、陸軍騎兵學校畢業。1947年任騎兵第1旅少將旅長,1948年9月辭職,同年冬拒任陸軍騎兵學校教育長,1949年在湖南耒陽被俘。1952年被中共殺害。  
  
陳與參,少將。貴州荔波人。中央軍校南寧分校畢業。1949年6月任廣西省第10區(宜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0月兼任新編第15軍新編39師少將師長,1950年任黔桂邊區軍政司令部總司令,1951年1月在貴州荔波被俘,不久被中共殺害。  
   
 陳子賢(1903--1950)少將。名克家,湖南沅陵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炮科、陸軍大學第7期畢業。1931年任第63師188旅旅長,1933年4月兼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第4區副司令,參加圍剿紅軍,1948年4月任常澧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7月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新編第3師師長,9月任暫編第1軍軍長,1950年6月4日在湖南沅陵被俘,同年被中共殺害。  
    
陳光中(1897--1949)中將。號德隆,字桂山,湖南邵陽人。早年在湘西為匪,後被湘軍收編,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1師1團3營營長,參加北伐,1928年任湘東剿共司令,後任獨立第5師第2訓練處處長,1929年任獨立第7旅旅長兼清剿縱隊司令,1930年任新編第32師師長,參加中原大戰,1931年任第63師師長,1937年6月任中將,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2月因作戰不力被免職囚禁,獲釋後回鄉閒居,1949年8月任湖南省隆回縣縣長,並任中國人民反共自衛軍司令,12月6日在湖南隆回被俘,12月25日在湖南邵陽被中共殺害。  
  
陳偉光(1902--1950)少將。號文炳,貴州郎岱人。貴州講武堂第2期步科畢業。抗戰爆發後任第4軍102師305旅612團團長,參加淞滬會戰,1939年任第4軍102師305團上校團長,參加長沙會戰,1940年8月任第4軍102師少將副師長,1942年春任第4軍102師師長,1944年秋因長沙失守,被撤職查辦關押,1948年獲釋,任國防部少將部員,1949年10月任第19兵團少將高參,12月10日在貴州普安被俘虜。後任貴州省郎岱縣支前委員會副主任兼剿匪指揮部副指揮長。1950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陳扶民,少將。長期在西北軍任職,抗戰期間曾任第30軍30師88旅175團團長,並秘密加入中共,1940年因身份暴露被國民黨逮捕,獲釋後投靠日偽張嵐峰部,任偽第4方面軍第8軍軍長,抗戰勝利後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47年任暫編第24師暫編5旅少將旅長,同年12月在解放軍發動的平漢、隴海鐵路破擊戰中被俘。後被中共殺害。  
  
陳春霖(1901--1951)中將。名思棣,四川資陽人,生於1901年10月21日。黃埔軍校第5期政治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4期畢業。1932年任華北抗日救亡宣傳大隊大隊長,1934年任第40軍政訓處長,1936年任河南省國民軍事教育委員會主任兼河南學生集訓總隊總隊長,1938年任河南省軍管區少將參珠L兼軍訓處處長,1941年任第6戰區司令長官部軍務處處長兼幹訓團教育處處長,1943年調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軍務處長兼幹訓團教育處處長,1944年任第44軍149師師長,1945年底任軍政部人事處長,1946年兼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人事處長,1947年任國防部副官處處長,1948年6月任國防部副官局局長兼副官學校校長,1949年4月任第44軍中將軍長,12月24日在四川郫縣被俘。1951年11月9日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陳策勳(1900--1950)少將。白族,原名廣用,湖南桑植人。雲南講武堂第18期、中央軍校高教班第3期畢業。1926年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1師機槍營營長,1927年脫離部隊回鄉,任桑植縣民團指揮,1929年4月任桑鶴聯防指揮,1930年2月任新編第31師補充團團長,1932年春任湖南省桑植縣縣長,1935年任湘西綏靖公署暫編1團團長,後任湖南省第2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39年卸職,1948年任常澧警備司令部少將參珠L,1949年4月任湘鄂邊區綏靖公署第1旅旅長,9月任暫編第1軍暫編2師師長,1950年4月26日在湖南桑植被俘,同年被中共殺害。  
   
陳舜統(1904--1950)少將。號致煒,廣東瓊東人。黃埔軍校第6期步科畢業。抗戰期間曾任鄱陽江防守備區指揮官,第57軍政治部副主任,軍政部駐第9戰區點驗組少將組長,1948年任第14編練司令部參珠L,1950年任海南防守總司令部第1路監察官,同年5月在海南萬寧被俘,後被中共殺害。  
  
鄭清泉(1899--1951)少將。又名範倫,四川大竹人。曾任第21軍4師獨立1旅1團團長,1934年參加圍剿中央蘇區根據地,1938年任第72軍新編14師1旅少將旅長,參加南潯會戰,1939年1月回鄉,任大竹聯防處副主任,1948年5月任大竹民眾自衛隊副總隊長,1949年10月任國防部挺進軍第8縱隊少將司令,12月在四川渠縣被俘。1951年11月在四川大竹被中共殺害。  
  
龐仲乾,少將。號玄蘊,浙江天臺人。中央軍校第7期炮科、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34集團軍總部作戰科長,1938年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軍士教導團副團長,1939年任第42軍預備7師參珠L,1949年任第69軍少將副軍長,同年12月在四川被解放軍包圍後自殺身亡。  
    
武庭麟(1892--1952)中將。號歧峰,河南伊川人。陝西陸軍模範學校、河南將校講習所第2期、中央軍校高教班第3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2期畢業。1925年春任陝西陸軍第2師炮兵團長,不久任陝西陸軍第2師3旅旅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8方面軍第8師師長,參加北伐,1929年任第2集團軍暫編第4師11旅旅長,1931年任第15軍64師190旅旅長兼洛陽警備司令,1934年兼任安徽省六安專區行政督察專員,1936年2月任第15軍64師師長,10月任中將,抗戰爆發後參加忻口會戰,1939年10月任第15軍軍長,曾參加豫中會戰、豫西鄂北會戰,1946年6月任整編第15師師長,1947年11月4日在河南郟縣被俘。1952年在河南洛陽被中共殺害。  
    
林芝雲(1901--1952)少將。湖南湘潭人。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曾任湖南省保安第2團團長,抗戰爆發後曾任第6戰區遊擊挺進縱隊副司令,1949年任湘鄂贛邊區清剿司令部少將司令,同年8月在湖南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林秀山(1899--1951)少將。祖籍福建,生於廣西鹿寨。1938年春任柳州師管區補充團中校代團長,7月任鄂東遊擊第12支隊上校支隊長,1940年離職,1944年8月任桂林區民團指揮部副指揮官,1949年6月任桂林綏靖公署第2支隊上校司令,12月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獨立第1師少將師長,1950年1月任桂中軍政區第126軍軍長,1951年2月26日在廣西大瑤山被俘,3月25日在廣西柳州被中共殺害。  
    
歐陽珍(1892--1950)中將。號紫亭,江西都昌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2期步科畢業。1929年任憲兵第1團團長,1931年赴日本學習憲警,後任第80師參珠L,第80師238旅旅長,1932年任中央軍校駐豫軍官教育團教育處長,1933年8月任河南省第11區(陝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並兼任陝縣縣長,1946年任鄭州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8年改任徐州剿匪總司令部中將高參,淮海戰役後返回故里,1950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羅國熙(1907--1951)少將。名楚材,四川瀘縣人。黃埔軍校第2期畢業。1940年任春任軍事委員會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第2團團長,8月兼任第9戰區編練處專員,負責訓練便衣混成隊,1945年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稽查處處長,1948年5月任四川省第7區(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8月又兼任川南遊擊總指揮,12月29日在四川瀘縣被俘。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羅永年(1909--1948)少將。廣東南海人。黃埔軍校第6期炮科畢業。1940年任第5軍200師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任新編第1軍新編22師政治部主任,1944年任軍政部第29補訓處上校督導員,1945年任軍政部第29補訓處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第52軍2師少將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同年12月任撫順市市長,後任鞍山市市長,1948年2月19日在鞍山戰役中戰死。  
  
羅汝正(1908--1973)少將。字必修,福建連城人,生於廣西桂林。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52軍2師參種魅危?箲饎倮?嵩?握?幍?8師179旅少將副旅長兼迪化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9月任整編第78師179旅旅長,9月25日在新疆降共。後任解放軍第22兵團第9軍26師師長,解放軍農業建設第8師師長,新疆自治區政協委員。1973年8月17日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羅賢達(1905--1950)中將。字建三,湖南長沙人。中央軍校長沙分校第6期炮科畢業。1938年10月任第18軍11師31旅62團團長,1939年3月任第18軍11師31團上校團長,1940年參加棗宜會戰,1941年9月任第18軍11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12月任第86軍67師少將師長,1945年6月任第66軍13師師長,抗戰勝利後任整編第66師13旅旅長,1948年7月任整編第66師中將師長,9月任第66軍軍長,1949年4月29日在防禦解放軍渡江戰役中被俘。1950年11月於關押中逃跑被殺害。  
  
羅文傑(1893--1950)少將。土家族,原名余華,號潤身,湖南永順人。1923年任湖南瀘溪縣警備隊長,1925年任辰沅清鄉指揮部第1團團附,1932年任永順保安團團長,1936年任湖南省第4區保安司令部上校參議,抗戰爆發後任湘西行署清鄉委員會委員,1938年任第31集團軍補充團團長,1940年任常德軍警稽查處處長,後任軍統局湘西情報站站長,1949年3月任湘西軍政委員會副主任,4月任暫編第1軍暫編4師少將師長,1950年5月在湖南龍山被俘,12月在湖南沅陵自殺。  
  
羅廷標(1894--1951)少將。號逄茫?吥銜納餃恕k吥廈勺躁戃娪柧毸?厴I。曾任滇軍第3軍7旅旅長,1936年任雲南省保安第1團上校團長,參加阻截長征紅軍,1937年任滇黔綏靖公署少將高參兼補充團團長,1938年10月任第58軍新編12師36旅少將旅長,後任第1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46年離職在昆明賦閑,1949年2月任雲南省第4區(文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2月9日在昆明被俘,1951年秋自殺身亡。  
  
羅澤洲(1891--1950)中將。原名鼎成,字平章,四川蒲江人,生於1891年5月15日。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2期畢業。曾任川陝邊防軍第11混成旅旅長,1923年兼任重慶市員警廳廳長,1925年任川軍第11師師長兼成都市政督辦,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8軍新編23師師長,1933年任四川剿匪軍第3路副總指揮,參加圍剿紅軍,1935年被撤職,1937年9月任第47軍副軍長,出川參加抗戰,1942年11月任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46年退役,後任蒲江縣參議會議長,1949年12月在蒲江被俘。1950年7月17日在成都服藥自殺。  
羅湘培(1910--1950)少將。貴州遵義人。中央軍校第7期步科、中央軍校警政講習班第4期畢業。曾任首都保安員警總隊總隊長,貴州省第4區(畢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7月任貴州省保安第4旅少將旅長,11月任貴州綏靖公署獨立第2師師長,12月18日在貴州水城降共,1950年3月率部反共,自任反共救國軍第8兵團司令,10月在貴州兵敗自殺身亡。  
   
 岳伯芬(1910--1950)少將。名嗣芳,山東曆城人。抗戰爆發後在曆城組織自衛團抗戰,1938年7月接受八路軍改編,任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縱隊第3支隊11團營長,9月率部脫離第3支隊,1939年任第69軍獨立1團1營營長,1940年秋任山東省保安第16團團長兼曆城縣縣長,1943年任山東省保安第13旅旅長,1944年出任山東挺進軍第25縱隊少將司令,抗戰勝利後曾任山東省曆城縣縣長兼保安大隊大隊長,1948年9月在解放軍攻打曆城戰役中兵敗出逃,在赴青島途中被俘,1950年8月20日在山東曆城被中共殺害。  
   
周磐(1893--1952)中將。字砥平,湖南邵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騎兵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1期畢業。早年在湘軍任職,1923年任湘軍第2師6團團長,1926年秋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1師副師長兼1團團長,參加北伐,1927年任第35軍1師師長,1928年任獨立第5師師長,1932年6月任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1934年2月任參直靜扛邊ⅲ?935年夏任陸軍整理處軍官教育團營附,同年冬任宜昌行營參痔幪庨L,1936年夏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軍官總隊總隊長,1937年秋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14期學生總隊總隊長兼教育處長,1939年冬任中央軍校第2分校副主任,1940年冬兼任軍事委員會第4檢閱組中將主任,1942年冬任中央軍校第2分校代主任,抗戰勝利後退役,1947年4月任邵陽縣自衛總隊副總隊長,1948年9月任第14兵團副司令官,1949年2月兼任第122軍軍長,4月任湘鄂贛邊區綏靖公署副主任兼常德指揮所主任,11月任湘鄂贛邊區綏靖公署副主任兼駐昆明辦事處主任,1950年在昆明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薑鵬飛(1901--1956)少將。遼寧金縣人。東北講武堂第7期畢業。早年在東北軍任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投降日軍,曾任偽華北綏靖司令部部附,偽冀東特別行政區長官,抗戰勝利後被蔣介石收編,任冀東挺進軍總指揮,後任新編第27軍少將軍長,1946年8月24日在哈爾濱被俘,9月9日被中共殺害。  
   
 項榮還(1910--1950)少將。號遇生,貴州安順人。中央軍校第8期交通科、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4期畢業。曾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通訊連連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不久任軍政部少校侍從副官,後任第5軍補充2團中校團附,1944年任第5軍96師286團上校團長,1945年任陸軍步兵學校戰術教官,1949年2月任第89軍343師少將師長,11月任第89軍副軍長兼343師師長,12月7日在貴州晴隆被俘,1950年在雲南曲靖被中共殺害。  
    
趙世玲(1905--1949)中將。名傳壁,山西山陰人。太原北方軍官學校、陸軍大學第11期畢業。長期在晉軍任職,1937年4月任山西犧盟會國民兵軍官教導第7團團長,1938年任山西青年決死隊第3縱隊遊擊9團團長,1939年任山西青年決死隊第3縱隊197旅旅長,1940年任第2戰區第2遊擊縱隊司令,同年秋任第43軍70師師長,1941年5月參加晉南會戰,12月任第43軍中將軍長,1942年任民族革命青年軍官教導團教育長,抗戰勝利後任山西省防軍第1軍軍長,1946年1月任第43軍暫編49師師長,1948年任太原綏靖公署參珠L,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戰役中被俘,10月被中共殺害。  
  
趙俊圖(1911--1952)少將。湖南醴陵人。中央軍校第7期步科畢業。1945年任蘇浙皖邊區挺進軍總部少將高參,抗戰勝利後任第12軍官總隊大隊長,1947年任國防部少將部員,1949年任醴陵師管區副司令,同年8月在長沙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趙鴻厚(1904--1952)少將。河南懷慶人。黃埔軍校軍官訓練班第3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1945年任鄂豫皖邊區遊擊挺進縱隊副司令,1946年任鄭州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大隊長,1948年任徐州剿匪總部軍官教導大隊副大隊長,1949年任長沙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副總隊長,同年8月在長沙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趙保原(1904--1946)追贈中將。原名寶元,字玉全,山東蓬萊人。東北綏芬軍官講習所畢業。早年在東北軍任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投靠偽滿,曾任偽滿國軍第3旅騎兵6團團長,1938年11月在山東率部反正加入國民黨軍,任山東省保安第3旅少將旅長,1939年3月代理山東省萊陽縣縣長,8月任山東省第1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0年3月任魯蘇戰區膠東遊擊區指揮官,4月任魯蘇戰區暫編第12師師長,1944年2月兼任山東省第2辦事處主任,5月任山東挺進軍暫編12師師長兼魯東軍區司令,抗戰勝利後在魯東接受日軍投降,1946年任第96軍暫編12師師長,同年6月8日在山東膠縣兵敗自殺身亡。後被國民黨追贈為中將。  
  
胡棟成(1901--1950)中將。又名棟臣,號立中,廣西修仁人。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4期畢業。1938年任第93軍少將參珠L,1939年參加冬季攻勢作戰,1942年12月任第93軍副軍長,1944年參加桂柳會戰,1945年1月兼任新編8師師長,4月任第46軍副軍長,1947年任第8綏靖區中將參珠L,1949年6月任黔桂邊區綏靖司令部副司令官,12月27日在廣西西隆接受解放軍改編,後參與策動反共,1950年1月被解放軍殺害。  
  
胡長青(1907--1950)追贈二級上將。字南章,湖南臨湘人,生於1907年10月12日。黃埔軍校第4期工兵科、陸軍大學第9期畢業。1932年任第1師2旅中校參種魅危瑓⒓訃?碩踉ネ釤K區,1935年任第1師上校參痔庨L,在川西北堵截長征紅軍,1937年3月任第1軍參痔庨L,抗戰爆發後任第1軍1師1旅副旅長,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2月任第1軍補充旅少將旅長,不久調任第76軍24師72旅旅長,9月任第76軍8師副師長,旋兼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學生第13總隊總隊長,1942年5月任第27軍45師師長,1945年2月任第57軍副軍長,未到職,1947年2月任整編第69師中將師長,1948年9月任第99軍軍長,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4月參加防禦解放軍渡江戰役,9月任第69軍軍長,1950年1月任第7兵團司令官兼反共救國軍第2路總指揮,3月31日在西康孟獲嶺兵敗自殺身亡。1971年7月被國民黨追晉二級上將。  
  
胡若愚(1894--1949)中將。又名學禮,字子嘉,雲南羅平人。雲南講武堂第6期畢業。1911年參加雲南重九起義,響應辛亥革命,1916年任滇軍步兵第11團團長,參加護國戰爭,1920年任滇軍第2混成旅旅長兼任敘府警備司令,同年移師桂林,兼任桂林警備司令,1922年任駐粵滇軍第2路司令官兼前敵副總指揮,隨唐繼堯回滇,1922年春任滇中鎮守使兼戒嚴司令,1925年任滇軍第2軍軍長兼蒙自鎮守使,1927年2月與龍雲通電討伐唐繼堯,3月任雲南省政務委員會主席,並兼任雲南講武學校校長,6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9軍軍長,7月任雲南省政府主席,並特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928年11月任國軍編遣委員會川康裁編軍隊委員會委員,1929年6月在雲南發動政變,失敗後寓居上海,1930年赴成都投靠劉湘,從事反蔣活動,6月任青島市市長,9月反蔣失敗再次潛往上海,1933年赴德國學習軍事,並以國民政府歐洲軍事考察團隨員身份,赴法、比、荷、捷、波、蘇、英等國考察,1936年回國後寓居香港,1937年任軍事委員會總參植恐袑?⒅,抗戰爆發後任第5戰區代理參珠L,1938年1月任第3集團軍參珠L,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9年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軍訓部部附,同年秋任軍事委員會校閱委員會第1組組長,1942年任蘭州軍官預備學校主任,抗戰勝利後退役,1949年2月任第11兵團副司令官,11月26日在廣西容縣陣亡。  
  
胡受謙(1895--1948)少將。湖北安陸人,生於1895年1月2日。湖北立法專門學校、湖北陸軍學堂畢業。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4旅2團3營營長,1930年任第1師中校參鄭?崛蔚?師參痔庨L、補充團團長,抗戰爆發後任第1軍1師2團團長,1938年任西安軍訓班班主任,後任甘肅省保安處少將副處長,1941年任甘肅省第4區(天水)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4年任甘肅省第1區(岷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6年複任甘肅省第4區(天水)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7年辭職回鄉,同年11月任湖北省安陸縣縣長,1948年2月17日在安陸戰役中兵敗自殺。  
  
柯愈珊,少將。別號海樹,湖北鄖西人。黃埔軍校第6期步科畢業。抗戰期間曾任湖北省鄖西縣縣長,1948年兼任第98軍少將參議,1949年8月任陝鄂邊區指揮部少將指揮官,1950年1月17日在湖北竹溪兵敗自殺。  
   
周瑞麟(1884--1950)少將。又名先成,四川仁壽人。第21軍軍官傳習所畢業。曾任四川南岸剿匪總部教導師1旅團長,1935年參加圍剿紅軍,抗戰爆發後任第23軍副官處長,出川參加抗戰,1938年任川江航嚀幪庨L,後任四川省動員委員會徵調股股長,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副官處長,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少將副官長,後離職回鄉,1949年任仁壽縣自衛委員會副主任,1950年2月任四川省樂山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兼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反共救國軍第6縱隊司令,同年在西昌被俘,押解到仁壽被中共殺害。  
    
周靜吾(1898--1950)少將。湖北當陽人,寄籍四川成都。四川軍事教育團、中央軍校高教班第2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41軍參痔庨L,出川參加抗戰,後任第41軍少將參珠L,第22集團軍總部參痔庨L,抗戰勝利後曾任整編第41師副師長,1949年初任川鄂邊區綏靖公署少將高參,12月26日在四川什邡降共,1950年3月密紙M織反共,3月28日在成都被俘,6月20日被中共殺害。  
   
周燮卿,少將。又名燮欽,四川江津人。早年在湘軍任職,1930年任新編第34師3旅旅長,在湖南追剿紅軍,1936年任暫編第11旅旅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1949年8月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新編2師師長,11月任湘鄂川黔邊區反共救國軍總司令,1950年7月29日在貴州松桃被俘,9月在貴州銅仁被中共殺害。  
  
孟祥祉(1903--1951)少將。山西靈丘人。曾任山西省蒲縣縣長,1940年任山西省第10區、第13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6年任山西省大同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8年任大同行署主任,1949年5月1日在大同被俘,1950年4月27日被中共殺害。  
  
柏輝章(1901---1952)中將。號建儒,貴州遵義人。貴州陸軍講武堂第2期畢業。早年在黔軍任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6團團長兼貴州西路清鄉司令,1929年任貴州省務川縣縣長,1932年任第25軍2師師長,1934年在滇黔境內參加圍剿紅軍,1935年5月任第102師師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1939年3月參加南昌會戰,7月任第4軍副軍長兼102師師長,並兼任衡耒警備司令,9月參加第1次長沙會戰,1943年5月兼任贛南師管區司令,1944年調任第88軍副軍長,1946年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11月任黔北綏靖區副司令,11月24日在貴州遵義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侯之擔(1894--1950)少將。名祖佑,字鐵肩,貴州桐梓人。貴州講武學堂畢業。1924年任黔軍第3師2團團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1師副師長兼旅長,並兼任川南邊防軍總司令,1931年任第25軍副軍長兼教導師師長,1935年在烏江阻截紅軍,兵敗後被撤職關押,釋放後於1938年寓居貴州赤水,1949年4月任川南邊區反共自衛救國軍總指揮,1950年9月28日在四川瀘縣被俘,同年12月在貴州赤水被中共殺害。  
  
鍾彬(1900--1949)中將。號熾昌,字中兵,廣東興寧人,生於1900年8月23日。黃埔軍校第1期、陸軍大學第9期畢業。曾任第5軍87師259旅參種魅危?932年1月參加淞滬抗戰,1934年任第36師108旅少將旅長,1935年任第36師副師長兼安廬師管區司令,1937年任中央軍校第11期學生第2總隊總隊長,1938年4月任第71軍88師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4月任中央軍校第1分校主任,1941年4月任第71軍副軍長,11月任第10軍軍長,1942年1月任第71軍中將軍長,1943年參加遠征軍印緬抗戰,1945年初任青年軍第203師師長,1946年3月任青年軍第9軍軍長,9月任國民政府參軍處中將參軍,1948年8月任陸軍第9訓練處處長,同年冬任第4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兼第109軍軍長,1949年4月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4兵團司令官,11月22日在四川白濤鎮被俘,12月在押赴北京途中跳崖自殺。  
    
段樹華(1888--1953)中將。字育之,山西陵川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7期畢業。長期在晉綏軍任職,1928年春任晉軍第15師師長,同年改任第36師107旅旅長,1930年任反蔣聯軍第3方面軍第6路軍第4軍10師師長,參加中原大戰,後任第19軍209旅旅長,1937年10月任第61軍72師師長,參加忻口抗戰,1938年7月因傷改任第2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9月任軍事委員會第2戰區點驗委員,1943年任第2戰區軍糧督嚀幹袑⒅魅危?946年任第2戰區軍法總監,1947年任山西省參議會參議,1948年當選為國大代表,同年任太原綏靖公署工事組組長,1952年在太原被捕,1953年4月在山西陵川被中共殺害。  
    
高倬之(1903--1952)中將。號昭漢,山西天鎮人。山西陸軍學兵團第1期步科畢業。長期在晉軍任職,曾任第73師197旅393團團長,抗戰爆發後參加忻口會戰,1938年在綏南參加抗戰,後任第35軍73師參珠L,1940年3月任第23軍73師少將師長,1943年12月任第34軍軍長,1946年1月部隊縮編,任第39軍73師師長,1948年初任第34軍中將軍長,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戰役中被俘。1952年12月在太原被中共殺害。 
    
高理亭,少將。綏遠莎縣人。抗戰期間投降日偽,任偽綏西自治聯軍第2師師長,抗戰勝利後所部被國民黨收編,1948年任華北剿匪總部歸綏指揮所騎兵第13旅少將旅長,1949年9月19日在綏遠降共。後任解放軍第36軍直屬暫編騎兵旅副旅長,解放軍第106師副師長。1950年6月組織反共,1951年被判處死刑。  
    郭永勝,少將。曾任寧夏賀蘭山警備司令部少將司令,1949年9月率部投眨?950年3月叛變,任西北反蘇討共救國軍司令官,10月在賀蘭山區被俘,11月9日在銀川被中共殺害。  
    
郭馨坡(1900--1957)少將。名芝塘,河南太康人。1944年任河南省太康縣縣長,1947年任河南省第7區(淮陽)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任第127軍310師少將副師長,8月任第127軍副軍長,後化名潛逃,1956年1月在河南太康被俘獲,1957年4月12日被中共殺害。  
   
郭景雲,中將。字秀山,陝西富平人。抗戰爆發後任第35軍101師218旅436團團長,1938年參加綏南抗戰,1939年7月任第35軍101師302團團長,參加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6月任第35軍101師少將師長,1948年1月任第35軍中將軍長,12月22日在河北新保安兵敗自殺身亡。  
   
唐孟恪(1903--1952)少將。又名孟壑,號昌瑛,湖南東安人。湖南陸軍講武堂、中央軍校高教班第6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3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兼第1聯絡組組長,1942年任第79軍參珠L,後任第9戰區遊擊挺進第1縱隊司令,1945年任第4方面軍少將高參,1946年1任第20綏靖區少將高參兼濟南市人民義勇總隊副總隊長,1947年任整編第2師副師長,1948年9月24日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49年2月獲釋回鄉,7月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獨立第10師師長,10月在湖南東安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唐憲堯(1899--1951)少將。號再興,四川梁山人。黃埔軍校第5期工兵科、陸軍大學第11期畢業。曾任川康綏靖公署第1處作戰科長,中央軍校成都分校上校戰術教官,1940年任第30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46年退役,1949年任川鄂邊區綏靖公署前進指揮所代主任,同年11月任國防部挺進軍少將參珠L,12月15日在四川渠縣被俘。1951年冬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聶國鼐(1904--1951)少將。字強明,湖北雲夢人。保定講武堂畢業。1934年春任湖北省保安第3團團長,1938年任第8軍197師569旅旅長,後任第8軍197師少將副師長,長期在鄂南抗戰,1944年初任洞庭警備司令部少將高參,1946年任湖北省黃安縣縣長,1948年回鄉賦閑,1949年春任湖北省第3區(隨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50年12月在長沙被捕,1951年在湖北孝感被中共殺害。  
  
聶鵬升(1905--1989)少將。又名遠舉,湖南保靖人。黃埔軍校第6期步科畢業。1941年任第5戰區暫編第1師少將參珠L,1945年5月任第97軍參珠L,後任第17綏靖區經濟處處長,1949年1月任湖南省第8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8月兼任永保守備區司令,11月7日在湖南保綏降共。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1957年被劃為右派,在湖南洪江自殺身亡。  
    
袁濟安(1893--1951)中將。號巨驤,湖北沔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4期步科、陸軍大學第7期畢業。1925年任湖北陸軍第2師5團團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15軍3師3旅少將旅長,1928年3月任湖北省清鄉督辦公署參珠L,1933年2月任湖北省第10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37年3月任四川省第15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2月調任湖北省第7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39年5月任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1943年任軍法執行總監部中將總務組長,1945年6月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6年任武漢行轅中將高參,1948年任長沙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10月脫離軍職,11月在重慶被俘。1951年在武昌被中共殺害。  
    
莫蛟(1909--1950)少將。原名煥玉,廣西橫縣人。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畢業。曾任中央軍校南寧分校教務處長,1944年任第46軍新編19師56團上校團長,參加長衡會戰、桂柳會戰,後代理副師長,1946年9月任第10軍官總隊第4大隊大隊長,1947年9月任桂南師管區督征官,11月任廣西省橫縣縣長,1949年6月任廣西省第4區(南寧)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0月任新編第14軍新編43師師長,12月在廣西被俘,1950年12月20日在廣西橫縣被中共殺害。  
    
莫禦(1901--1952)少將。又名堯斌,號樹國,字子能,湖南東安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畢業。1939年9月任軍政部兵站總監部少將專員,1941年任第50軍新編7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參與圍攻新四軍的皖南事變,1942年任第100軍63師副師長,1946年任聯勤總部第1補給區鐵路咻敻彼玖睿?948年5月任衡陽鐵道咻斔玖畈扛彼玖睿?949年11月在廣西被俘,1952年春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夏炯(1897--1950)中將。字鬥樞,四川溫江人。瀘州講武學校畢業。長期在川軍任職,1925年任四川軍務督辦公署警衛第2大隊大隊長,1934年任第20軍第1混成旅少將旅長,1936年任第20軍134師師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1937年10月任第20軍副軍長,1939年1月兼任第20軍133師師長,參加南昌會戰、第1次長沙會戰,1941年參加第2、3次長沙會戰,1943年參加鄂西會戰、常德會戰,1945年任貴州省民食採購委員會主任,後任貴州省公路局局長,1949年11月任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第2路中將總指揮,1950年8月20日在四川灌縣被俘,11月10日被中共殺害。 
    
倪弼(1894--1958)中將。字公輔,江蘇江都人。1924年任黃埔軍校第1期區隊長,1925年任黃埔軍校教導團2營營長,1926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1師2團團長,參加北伐,7月任新編第1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解職回鄉閒居,1928年春當選為江蘇省黨務指導委員會常委,1931年夏任江蘇省反省院訓育主任,後任中央警官學校講師,抗戰爆發後任第3戰區軍法執行監部少將督察官,1938年任第3戰區軍法執行監,1941年冬調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並兼任軍風紀第1巡察團委員,1944年秋任軍風紀第2巡察團副主任委員,1946年春退役,1948年任監察院監察委員,並任蘇浙區監察委員行署委員。大陸淪陷後任鎮江市清華中學教師,鎮江市政協委員。1958年7月31日以反革命罪在江西贛州被中共殺害。  
  
衛持平(1908--1951)少將。學名大衡,號權侯,貴州榕江人,生於1908年2月18日。中央軍校第6期警憲班畢業。1936年任憲兵司令部參鄭?937年任憲兵第17團3營營長,1938年參加長沙會戰,1940年夏任憲兵第17團上校團長,1942年任憲兵司令部警務處長,1947年秋兼任南京衛戍司令部少將參珠L,並兼任第1屆國民大會警衛處處長,同年12月被解職,閒居南京,1949年夏任淞滬杭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參,並隨部隊撤至臺灣,不久任貴陽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2月在貴州興仁北部被俘。1951年2月18日在重慶被中共殺害.  
    
徐經濟(1897--1951)中將。字子材,陝西臨潼人,生於1897年12月6日。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1930年任陝西省會公安局第3分局局長,1931年任蘭州員警廳督察長,1934年任第1師招募處主任,後任陝西省國民軍事訓練委員會上校主任,抗戰爆發後任陝西抗日義勇軍第1縱隊副司令,1938年6月任陝西省防空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兼參珠L,1939年2月任陝西省政府保安處處長,並兼任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第4團第3總隊總隊長,1941年冬任陝西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4年任暫編第54師師長,抗戰勝利後退役回鄉,1949年春任太白守備區司令,8月任第48師師長,11月任新編第5軍中將軍長兼陝南行署主任,1950年1月3日在四川通江被俘。1951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徐振中(1912--1949)少將。山東益都人。1938年任第5戰區遊擊第22支隊1大隊大隊長,同年脫離部隊組建益北抗日遊擊大隊任大隊長,1941年任山東省保安第15旅2團團長兼山東省臨淄縣縣長,抗戰勝利後任山東省警備第4旅少將旅長,並兼任益、壽、臨、廣邊區警備司令,1946年7月任山東省保安第6旅旅長,1948年9月23日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49年8月2日在山東益都被中共殺害。  
    
徐繼泰(1907—1950)少將。號一菱,江蘇灌雲人。西北陸軍幹部學校、中央軍校高教班第5期畢業。曾任福建晉江員警大隊大隊長,抗戰爆發後曾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部參鄭??4集團軍總部參鄭?939年任第89軍117師349旅旅長,後任江蘇省漣水縣縣長,1941年5月任江蘇省第8區行政督察專員兼蘇北四縣遊擊總指揮,1942年6月投靠日偽,任偽徐州綏靖軍第11旅旅長,偽和平反共興亞建國第3軍軍長,抗戰勝利後所部被國民黨收編,任新編第6路軍第5師師長,1946年任兩淮鹽務局商巡總隊總隊長,1948年任國防部暫編第6縱隊司令,1949年2月任第123軍334師師長,5月5日在上海被俘。1950年1月29日在江蘇灌雲被中共殺害。 
    
徐鵬雲(1883--1947)中將。字仙峰,河南嵩縣人。1908年投入鎮嵩軍從軍,1934年任第15軍64師副師長,後任安慶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1938年任第15軍副軍長,在中條山參加抗戰,1942年離職,1944年任河南省保安第5團團長,1947年任嵩縣城防指揮部副總指揮,同年9月在嵩縣淪陷時戰死。  
    
梁彩林(1898--1952)少將。廣東鶴山人。曾任第65軍187師副師長,1946年夏任整編第65師187旅少將旅長,7月在蘇北如皋戰役中被俘。1952年在鎮反中被中共殺害。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黃花崗雜誌第二十六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103/10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