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七七事變」86周年紀念日之際,中共舉辦所謂專題展覽,對公眾進行洗腦宣傳。然而卻不小心露出馬腳。
7月7日,中共舉辦所謂「偉大工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專題展覽,並對公眾開放。
中共《人民網》在其圖片新聞中,重點對此進行宣傳。然而,不管是該展覽的標題以及內容,都禁不住推敲,暴露了中共在抗日戰爭中所扮演的真實角色。
以標題為例,中共所謂的這個「偉大工程」,不是在抗戰時期如何抗擊日軍,有哪些大規模戰役,收復哪些失地,而是埋頭所謂「黨的建設」。
從標題上,已經完完整整的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戰爭中的所作所為。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1965年10月10日,蔣介石在《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痛批中共:「竟玩弄其邪惡的『兩手』,方其投降宣言,墨汁未乾,正當日軍全面入侵之際,仍公然揚言,要『七分發展,二分應對,一分抗日』」。
而在前蘇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高官鮑里索夫所著的《蘇中關係(1945-1980)》也提到,毛在抗戰初期要求中共和八路軍「用一分力量和日本鬥,用二分力量來和國民黨鬥,用七分力量來發展自己」。
中共官媒還報道,重點展出的還有毛澤東1938年5月所寫的「鞏固統一戰線」。
然而,專家指出,中共最初提出「統一戰線」是源於共產國際和蘇聯指示。
哈佛大學教授托尼·塞奇(Tony Saich)在其著作《從反叛者到統治者,共產黨百年》一書中說:「這最重要的戰略轉變再次來自莫斯科,來自1935年7月和8月間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另外,在中共黨魁的各種講話中,有一個反覆強調的關鍵詞---「領導權」,「必須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例如,毛澤東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報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曾批評「將抗日戰爭的領導權送給國民黨」的所謂錯誤思想。並聲稱對於這樣一種軟弱無能的腐朽的...思想,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堅決地擴大了解放區和人民解放軍。」
而在劉少奇1937年年譜中,提到「領導權」多達11次。
例如,在1937年4月4日,中共中央復電劉少奇,其中強調「在聯蔣過程中黨必須為爭取領導權而鬥爭」。
而劉少奇5月7日在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上發言,強調爭取領導權「是國共合作新階段中的中心問題。」這個發言後編入《劉少奇選集》。
這些就是中共在抗戰時期所為,以抗日為名,發展自己,和國民政府搶奪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