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金融危機來臨 中共不再充胖子

 

外媒:巴基斯坦總統訪華求援應對金融危機
2008年10月15日 09:43東方早報

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昨晚6時抵達北京,開始了上任以來首次正式的國事訪問。由於巴國內遭受經濟動盪威脅,扎爾達里此次訪問將以經濟和能源問題為重點。英國《金融時報》昨天報道稱,扎爾達里預期將向中共政府尋求5億美元至15億美元的軟貸款(即借款國可用本國的軟貨幣還款的貸款),幫助他支撐國內經濟。巴基斯坦經濟正受到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預警困擾。

會晤中國財經

陪同扎爾達里一同前往北京的有國防部、財政部和環境部的諸位部長以及巴基斯坦計劃委員會副主席。巴外交部部長庫雷希已經提前到達了北京。訪華期間,扎爾達里將會晤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時,扎爾達里此次還將與中國一些金融機構以及大型企業的人士會面。同時,雙方還將在貿易、反恐、商業、工業、銀行、電力和金融領域簽署一系列協議。同時還將根據業已存在的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一份投資草案,促進華商在巴基斯坦的投資。

在萬豪酒店爆炸案發生後,巴基斯坦政府決定更新反恐裝備。據稱,巴基斯坦將採購中國的掃描儀和其他裝備。

雖然此次是扎爾達里當選總統以來第一次正式的國事訪問,但由於巴國內飽受世界經濟動盪的影響而瀕臨國家破產邊緣,以及近期出現的一系列安全問題,讓扎爾達里此次出訪並不輕鬆。上周巴基斯坦盧比大幅貶值,跌至歷史最低點,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巴基斯坦主權信用評級降低至CCC+。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昨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將於今天抵達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巴兩國關係史上又一件大事,我們期待着他這次訪問能夠取得成功,推進兩國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訪問期間,雙方將就兩國在相關領域的一些具體合作進行深入探討,並且會簽署有關合作的協議。

或簽署民用核能協議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汗昨天向巴電視台透露,巴中兩國將有望在此次總統訪問期間簽署民用核能協議。

馬蘇德表示兩國都支持和平利用民用核能,在總統訪華期間將就此簽署一份核能合作協議。馬蘇德未就民用核能協議透露更多細節,但官方消息表示這項協議將是扎爾達里此次出訪的主要事項之一。

一位巴方政府官員表示,扎爾達里將通過民用核能協議來滿足巴基斯坦國內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們需要中國方面幫助建造新的核反應堆,而種種跡象表明,他們不會讓人失望。」這名官員說。

在美印成功開啟民用核能協議後,扎爾達里承受着一定的國內壓力。巴總理吉拉尼敦促美國擴大與巴基斯坦在相關領域的合作,並號召國際社會就此問題在巴印兩國間一視同仁。

************************

38國首腦將赴北京尋全球金融危機解藥
2008年10月15日 08:11環球時報 】 【打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斯報道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14日表示,10月24日至25日將在北京舉行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目前,已有38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確認將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這將是歷屆首腦會議中出席率最高的一屆,也是繼奧運會後,中國舉辦的又一重要國際活動。

劉結一是在14日的外交部吹風會上向中外記者介紹亞歐首腦會議的相關情況的。亞歐會議現有45個成員,其中亞洲17個,包括東盟10個成員、東盟秘書處、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歐洲成員28個,包括歐盟27個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亞歐會議成員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人口和貿易額均約佔世界六成,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

目前,44個外國成員中的絕大多數領導人已經確認與會,具體包括38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1個國家的副總理以及5個國家的外長。劉結一表示,中國領導人屆時還將與外方領導人舉行多場雙邊會見。

在回答記者關於「此次會議是否將就金融危機提出重要倡議」的問題時,劉結一說,在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的背景下,此次會議將探討亞歐國家如何加強合作,共渡危機。討論成果以及以何種具體形式體現,將由亞歐會議成員共同商定。中方作為主席國,將廣泛聽取各成員意見,與各方共同努力,使此次會議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符合亞歐各成員共同利益,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

時代周刊 中國能救自己就算幸運了


 一年前全球金融風暴開始形成之時,中國似乎有供應充足的雨衣。經濟以雙位數增長率增長,中國的銀行不受海外次貸危機影響,而且中國有1.9萬億美元硬貨幣儲備的龐大應急資金,在遇上麻煩事的時候可以用得上。就在兩個月前,中國品味自己作為奧運東道主的角色,那時候世界向它多年來顯著的、似乎是勢不可擋的經濟進步致敬。

  事情的發展證明,那些雨衣有漏洞。隨着全球衰退的機率增加,越發清楚看到甚至連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也不能迴避明顯的經濟減速。最近,當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經濟數據,剩餘的希望也破滅了。第三季度的GDP增長滑落到9%,這是自2003年以來最慢的速度。與此同時,人們預測2009年的增長率會降到8%,相對於去年近12%的增長率,那是明顯的減速,而且可能成為中國自1999年以來最糟糕的結果之一。

  很顯然,中國在急剎車。過去25年的經濟轉變讓中國大陸一度小規模而且孤立的經濟變得大得多,跟全球商業的聯繫密切得多,從而更容易受大貿易夥伴(如美國)商業循環影響。

  對中國製造業地區而言,出口衰退的影響相當嚴峻,而且已經感受到疼痛。如今中國製造業特別容易受衰退影響,部分原因是勞動力成本和商品價格上升。另外也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中國的繁榮導致成立的工廠遠超過低迷時期的全球需求。經濟震盪不可避免,而且由於世界信貸緊縮,情況更加惡化。

  由於在未來幾個月,全球增長將會進一步放緩,製造業所面臨的壓力肯定會加大。一些中國企業正完全放棄他們的出口業務。

  然而,指望中國消費者可能並不保險。一些經濟學家曾以為越來越富裕的中國人對汽車、手機以及巨無霸漢堡的興趣可能有助於填補美國消費者退出所造成的空缺。但這種希望正在消散。儘管到目前為止中國人的消費在增加,然而家庭的消費還沒有堅實到可以維持中國高增長率的地步。瑞銀經濟學家汪濤(Wang Tao)表示,「我不認為(國內消費)可以抵消出口的損失。」而且,國內消費的增長也無法彌補中國經濟另一支柱——房地產的弱化。

  中共政府迅速意識到大幅度減速的危險。就在幾個月前,北京的重點還是打擊通脹。如今決策者鬆開車閘,再踩油門,以刺激增長。

  政府的系列行動或可以讓中國經濟避免全球衰退的最壞情況。經濟學家目前認為中國應該仍然是全球黯淡情景中的相對亮點。

  但就算在增長率雙位數的時候,中國的經濟規模還沒有大得足以憑自己保持全球經濟增長。中國只佔世界總GDP的5%左右,而美國佔28% 。瑞銀的汪濤認為,「中國的力量可以起到幫助作用,但不足以拯救世界。」中國能救自己就算幸運了。(作者 Michael Schuman)(原題:中國將如何熬過金融風暴?)

**************************

商務部副部長:金融風暴對出口影響日益明顯

隨着美國金融風暴的延燒,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10月28日對此表示,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中國的出口影響日益明顯。

  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人民日報》報道,高虎城說,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仍在不斷蔓延和深化,市場流動性嚴重短缺,投資和消費信心遭受重創,世界經濟下行的趨勢更加明顯,國際經濟環境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日益明顯。

  前三季度,從國別看,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個百分點;對以轉口貿易為主的香港地區出口僅增長8.9%,回落12.7個百分點;8、9月份對歐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個月累計27.1%分別回落到22%和20.8%。

  從產品看,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服裝前三季度出口增長1.8%,玩具增長3.7%,分別比去年同期回落21.2和16.3個百分點。

  美國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都已調低了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增長的預期。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貿易保護主義會進一步加劇,我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將更加嚴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外一些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收購、接管,部分國家或地區信用惡化和萎縮,進出口貿易中的履約風險和結算風險也將進一步增大。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市場潛力很大

  對於出口怎樣應對面前的嚴峻挑戰,高虎城表示,中國保持外貿平穩較快發展仍有不少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中國出口產業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湧現了一批有競爭力的產業和企業,綜合配套能力和勞動力比較優勢仍較明顯。特別是近年來企業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研發,積極培育和發展自主品牌產品,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

  二是在國際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中國出口的產品仍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國際市場需求減弱,首先將影響高檔產品的需求,而我們出口的產品主要屬於中低檔,大部分產品是日用消費品,在質量、價格、性能等方面優勢相當明顯。在消費者收入預期不穩的情況下,對出口產品的需求可能還會增加,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還是一個機遇。

  三是出口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能力不斷增強。2006年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17.4%,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下調。今年以來,國際市場需求減弱,但前三季度出口仍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充分說明了中國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明顯增強。

  四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市場還有很大潛力。

  另外,為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對中國進出口影響,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中國提高了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家具和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同時,還將進一步改善外貿環境,支持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出口企業貸款,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增加國內需要的產品進口。

******************************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029/10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