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56年前慘烈人虎大戰:百華南虎圍村一天吃32人

56年前,一場史無前例的人虎大戰,真實地發生在湖南大地上。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爆發餓虎之災,十年中,有近兩千湖南人慘落虎口,其中更發生一天之內老虎連吃32人的事件。

3月28日報道 56年前,一場史無前例的人虎大戰,真實地發生在湖南大地上。

上個世紀50年代,湖南的土地改革方興未艾,農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政府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對省內連綿不絕的野嶺荒地進行了大規模的開墾。

人為的征服遭到自然無情的報復。農民的耕地增加了,野生動物的空間卻被壓縮了,無處棲身的野生動物只得與人類爭奪生存空間。一時間,被攆得四處遊蕩的山牛、野豬闖入農田吃秧吃苗,農民的田地被這些入侵者禍害得沒了收成。

針對山牛野豬為禍莊稼的現狀,當時的中南軍政委員會發出指令,號召各地獵手上山捕獸,打死野豬獎谷一斗,打死山牛獎谷二斗。就這樣,森林生態鏈被人類活活撕斷,兩年後,餓虎出山了。

1952-1963年這十年間,湖南人與被稱作「四腳土匪」的餓虎們,展開了一場匪夷所思的戰鬥。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爆發餓虎之災,甚至當時的長沙城都受到虎群威脅。十年中,有近兩千湖南人慘落虎口,家畜損失更是以萬計。

在這場牽動全省的虎患災害中,最駭人聽聞的是,1957年發生在雪峰山腳,被當時的人稱作「百虎圍村」的事件。



1956年2月3日的《湖南日報》



1955年,一名耒陽青年騎在虎背上。打死這隻老虎的就是陳耆芳。

「打虎王」陳耆芳。


老虎集體瘋狂了

人類與華南虎的間接衝突開始

一般來說,一隻華南虎的生存空間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森林中還必須生存200隻梅花鹿、300隻羚羊和150隻野豬。就像在一個池塘里,青蛙吃蟲子,蟲子吃莊稼,我們為了保護莊稼,把蟲子都消滅了,結果青蛙餓死了。當年就是因為把老虎的食物如野豬、山牛、野兔都打幹淨了,老虎找不着食物,於是把目標對準了人類。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鼓勵捕獵政策,是迫使虎群遷徙匯聚、尋找食物來源,進而接觸到人畜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當地獵人打山牛、野豬的表現太出色,結果餓虎出山,一場人虎之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在一份1956年2月3日出版的《湖南日報》上,有一塊巴掌大的地方,集中了五篇報道,分別講述了5個縣市餓虎傷人傷畜的事情。其實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就幾乎同時爆發了一場兇猛虎患。在湖南林業志中,對當年這種狀況也有記載:近到長沙嶽麓山,遠到沅陵官莊,新化、安仁、耒陽乃至通道,湖南數十個縣市傳來虎患急報。老虎集體瘋狂了!

一天之內老虎連吃32人

人類與華南虎的直接衝突開始

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爆發餓虎之災,甚至當時的長沙城都受到虎群的威脅。1955年,在長沙市嶽麓山上還捕殺過一隻華南虎,這也是迄今為止,嶽麓山出現的最後一隻老虎,它的標本如今躺在湖南師範大學的實驗室中。

十年中,有近兩千湖南人慘落虎口,家畜損失更是數以萬計。一場消除虎患的戰鬥打響了。

據統計,從上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湖南省各地紛紛成立了 「打虎隊」,表彰「打虎英雄」、「滅害模範」,全省共獵殺華南虎170頭以上;到上世紀60年代,全省共獵殺華南虎647隻,占歷史獵殺量的88.1%。

炎陵縣一直以來有着狩獵文化傳承。在一本炎陵縣誌上,其中有章專門講到了炎陵的狩獵文化,在這一章最後有一份表格,詳細記載了炎陵縣從1952年到1963年打到

責任編輯: ChengYunHai  來源:法制周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329/8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