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工商總局緊急通知:禁止娛樂毛主席

中共國家工商總局22日在官方網站上發佈《關於禁止利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做商業促銷宣傳的通知》,宣佈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裝物上使用和出現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做宣傳,包括已離職或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

  《北京晚報》報道,近期國家領導人形象頻頻在商業促銷領域「露臉」,有商家請來酷似毛主席的演員做酒廠形象代言人;篡改毛主席語錄搞促銷;擺放現任國家領導人的照片,用來做宣傳和促銷……

  對此,工商總局在通知中說,近一個時期以來,個別不良廠家和商家利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做商業促銷宣傳,有的在產品包裝上使用領導人形象,有的使用特型演員以領導人形象為產品和服務代言,嚴重損害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通知明確要求,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裝物上使用和出現黨和國家領導人(包括已離職或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題詞以及任何涉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名義的表現形式;禁止企業利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名義和形象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宣傳促銷活動,不得使用黨和國家領導人(包括已離職或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題詞,或利用特型演員以領導人形象推銷產品或者服務。

  去年9月,國家工商總局就曾下發《關於對廣告中使用黨和國家領導人名義的違法行為進行檢查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各類商場、專賣店、特許經營店、餐飲店及其他銷售點均不得擺放領導同志題詞、照片,也不得用黨和國家領導人名義進行廣告宣傳。要求各地工商部門立即組織對廣告中使用黨和國家領導人名義的違法行為進行檢查。

 

----------------------------------------

 

          胡戈:惡搞的社會危害性遠小於正搞


媒體、網絡上,一些嗓門大的人正在竭力鼓吹禁止惡搞。其理由之一就是「惡搞」有社會危害性。其實我認為「惡搞」最大的問題是著作權上的。但既然有人非要把這個往「社會危害性」上靠,那我也來談談社會危害性。

 

油畫《開國大典》大家都熟悉,最近一家飯店把這幅油畫給「惡搞」了,加上了一句話「大飯鍋成立了」,目的是為了給飯店做廣告。這次惡搞被大家罵慘了,那家飯店也立刻把廣告給撤除了。不過,《開國大典》被「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開國大典》的前幾次被搞。

《開國大典》創作完成於1952年。第一次被搞,是在1954年,革命博物館對《開國大典》進行了塗改,把畫面中一位人物給強行擦掉了。這是第一次被搞。

1968年,《開國大典》又迎來了第二次被搞,又擦掉了一位人物,同時在這個位置上改換了另一個人。雖然這回難度很大,但技藝高超的美術家仍然完成了這個任務。這次的要求是:

1970年,這幅油畫第三次被搞,再擦掉一個人。這幅油畫已經被搞兩次了,現在還要搞,難度相當大。好在原作者的學生沒有在原畫上直接修改,而是臨摹了一幅。原畫從此被放入博物館倉庫,新畫取代了原畫的位置。

1979年,這幅畫第四次被搞,這次「搞」的要求聽起來就很「搞」:把這幅畫恢復到第一次被搞之前,也就是恢復原貌。原作者已經去世了,他的家屬不忍再糟蹋原畫,所以最終還是請了畫家來臨摹。這四次「搞」,搞得很認真,一點都不像開玩笑的樣子,而且技術難度極高,絕不是像那個飯店一樣加幾個字那麼簡單,所以我認為這不是「惡搞」,而是「正搞」。

「正搞」是我取的名字。既然有「惡搞」,那一定還應該有一個反義詞。在油畫上刪人怎麼也不像「善搞」,所以我就給取了個名字叫「正搞」。

正搞,就是一本正經地搞,認認真真地搞,搞完了讓人看不出痕跡,讓人不知道這東西已經被搞過。而「惡搞」則相反,是嬉皮笑臉地搞,粗製濫造地搞,搞完了還要讓你知道,這是搞過的,而且連搞的是什麼都要讓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

那些大嗓門的人老是說,「惡搞」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是對歷史、文化和價值觀的歪曲。我覺得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我發現「正搞」也有危害性。那我們就來看看 「惡搞」和「正搞」會帶來哪些社會危害性,究竟是誰的危害性更大。眾所周知,「大飯鍋成立了」這句話在歷史上是沒有的,在《開國大典》這幅油畫裏也是沒有的。可有人卻給添加了這句話,所以,歪曲了歷史,歪曲了文化。

同樣,在歷史上某位領導人是站在那個位置,在《開國大典》油畫中也是有的,可後來卻把他的形象給刪除了。所以,歪曲了歷史,歪曲了文化。

那麼誰的社會危害性更大呢?那就要仔細分析一下他們對民眾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也就是說,是否會有人因為這個而改變了對歷史、文化的認識。


「惡搞」——在油畫上拙劣地加上「大飯鍋成立了」幾個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連沒有見過這幅畫原作的青少年,也會知道是假的,因為那句話實在無厘頭,而且字體一看就知道是電腦打的,不真實。既然大家都知道不是真的,所以它也就不會改變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認知,沒有人會認為主席當時說的話是「大飯鍋成立了」。


「正搞」——在油畫上刪掉一個人,做得乾淨利落不留痕跡,更重要的是被搞了之後它仍然得到國家權威部門的認可。因此普通人不知道,青少年更是不知道,除非有高人偷偷告訴他。它能使人產生誤解和錯覺,對重大歷史事件產生認知上的偏差。所以,「正搞」由於其一本正經以及搞後不留痕跡的特性,會影響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認識。


再舉個例子,曹操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奸臣,一個壞人。但其實在歷史上,這個人是個英雄。諸葛亮大家也知道,是古代最聰明的人,但在歷史上真實的他卻並沒有那麼厲害。水泊梁山大家也知道,能與朝廷對抗的一群英雄,但歷史上卻並沒有發生那些轟轟烈烈的事情。為什麼大家對歷史的認知發生了偏差?就是因為有人「正搞」。《三國演義》、《水滸》就是對歷史進行「正搞」的小說,它歪曲了歷史,影響了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對那段歷史的認識。假如《三國演義》、《水滸》是以「惡搞」的形式來寫,大家一看,哦,這是假的,是編的,是在逗樂呢,相信就不會影響大家對歷史的看法了。

現在電視裏經常有反映清朝的電視連續劇,也有拿古典名著開涮逗樂的娛樂節目,二者都對歷史和文化有所歪曲,但後果大不相同。清宮戲算是「正搞」,由於它搞得一本正經,使許多觀眾對歷史和文化的認知產生了偏差,尤其是嚴重影響了人們對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關係的認識。而拿古典名著開涮的娛樂節目屬於「惡搞」,觀眾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沒有人會相信裏面那些荒誕的情節和對白,一笑了之(或者一罵了之)。

《閃閃的紅星》是有些人目前特別愛舉的例子。窮苦農民變成了參加青年歌手大賽的歌手,是夠歪曲的。但這種歪曲的結果是:無人相信。因為它是「惡搞」,不但情節荒誕,語言無厘頭,而且製作粗糙。而包括《閃閃的紅星》在內的許多正規電影本身卻有着「正搞」的成分,壞人都長得呲牙咧嘴、猥瑣難看,好人都是英俊瀟灑氣宇軒昂。許多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在大量觀看這類電影後,就誤以為好人是長這個樣子,壞人就長那個模樣,從而使青少年從小就形成了以貌取人和相貌歧視的心理。由此看到,「正搞」對他人的影響遠比「惡搞」要嚴重得多。

為什麼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正搞」,會比大家都在關注的「惡搞」具有更強的社會危害性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正搞」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大家不知道這是被搞過的,以為這就是真實的。大家都信以為真。而「惡搞」具有很強的張揚性。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被搞了的,是「鬧着玩」的。所以就沒人相信。大家只當娛樂而已。假如你很認真地跟人說:「據內部消息,明天起汽油要漲價,你現在得趕緊去加油。」別人也許會信你。但假如你嬉皮笑臉地跟人說:「據我一外星人哥們說,今晚他們來地球偷油,明天加油站就全都沒油了,你現在得趕緊去加油。」肯定沒人相信你。這就是 「正搞」和「惡搞」的區別。顯然是「正搞」的危害性大。

我們應該警惕的,是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的「正搞」,而不是那些無厘頭的「惡搞」。「惡搞」沒什麼可擔心的。

王往望網忘汪旺亡枉妄芒惘罔魍往輞□魍n□魍菵莣網□瀇輞望暀□往尪尪尪亡任亡


狗年還沒到,你叫喚什麼呢?


背景資料:

油畫《開國大典》的三次改動

  摘編自西安《各界》高信/文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油畫家董希文1952年據此創作的油畫《開國大典》將這個難忘的歷史瞬間保存下來,堪稱經典之作。

  《開國大典》所展現的場面十分壯觀,畫面的近景是天安門城樓的一角,五根紅色大柱排列在左邊,按實際情況,右邊還有一根柱子,被畫家大膽去掉,這就給畫面中心留下了充足開闊的空間。

  在這樣熱烈而又靜謐的歷史時刻,共和國的領袖在開闊的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的一幕:毛澤東站在麥克風前,從容而莊重,在他身後,朱德一臉喜氣,劉少奇正視前方,周恩來瀟灑豪邁,宋慶齡的慈愛,李濟深的滿足,郭沫若的憶惜撫今,張瀾的落拓大方,高崗的拘謹嚴肅,各各不同的神態風度,讓人們看到了各自的閱歷,性格,真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

  但是作為一幅經典名畫,《開國大典》的命運,也很不幸:1954年,高崗、饒漱石落馬。《開國大典》中一抹藍天,不露痕跡地隱去了當年莊重而拘謹的同慶共和國慶典的高崗……

  1966年大陸「文革」風暴乍起,劉少奇被誣為「中國的赫魯曉夫」,中共「黨內最大的走資派」。《開國大典》這幅當年的紀實經典,自然被畫家從原畫上洗颳得乾乾淨淨,把原作上第二排的董必武請到空缺的劉少奇的位置上,這是1968年發生的事。

  兩次抹掉兩個人,都是畫家本人在原作上進行刪改的。此外,還有第三次。

  1970年,中共「中央文革小組」,命令中央美院幾個教師回北京,讓他們把創作的幾篇革命歷史畫「刷新備用」,其中就有《開國大典》。而《開國大典》早在兩年前就抹去了劉少奇,現在又讓「刷新」什麼呢?

  原來,林伯渠要被刷掉,也就是畫面左邊那位。刷掉的原因是,在延安時,林伯渠曾反對毛澤東與江青結婚。雖然林伯渠早於1960年已經逝世,沒有趕上被迫害,但江青對和她有歷史積怨的人,一個都不肯放過。

  無奈,畫家董希文當時已是重病在身,無力應命了。於是,董希文只好請他的學生完成第三次的刪改。這次,學生沒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刪改,而且臨摹了一幅以應「刷新備用」之需,終於使董希文的筆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沒有再一次造成歷史的遺憾。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配圖編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622/4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