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路透社 中國電子垃圾之都塞滿了舊電腦

 

貴嶼是一個現代淘金潮中的小鎮。但是工人們沒有在溪流里淘金,而是在一個堆滿了破舊電腦、充滿着刺鼻氣味的小房間活動,用粗劣的設備將部件熔化,提取金或銅這樣的貴金屬。

    幾乎沒有安全措施——沒有面罩、空氣不流通、也幾乎沒有政府官員在執行是否真的存在於中國的安全規則。少數幾個幸運兒帶着粗糙但很薄的手套。他們很怕失去自己的工作或是被打,以至於不敢和來訪的外國記者說話。

    《人民日報》報道說去年貴嶼有超過5500家做電子垃圾生意的商人僱傭了超過3萬名工人。估計單是貴嶼一地這類生意就價值超過10億元(1309萬美元)。但大多數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只獲得約每天3美元的報酬。

    根據一份聯合國2005年的報告,人們更新筆記本電腦和桌上型電腦,淘汰舊款產品,每年產生超過5000萬噸的電子垃圾。中國質量報預計約72%的電子垃圾止於中國。

    在處理過程中,工人們包括婦女甚至是兒童,處於一個有毒化學品混合的環境中。很多小型作坊幾乎不做安全防範來保護他們的工人。國家媒體估計,在貴嶼每10人中有9人遭受諸如皮膚、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方面的侵害。

    有用的金屬取出後,剩餘物往往倒在垃圾場或是河流中,甚至只是焚燒了事。貴嶼的有些地方,成堆的舊電腦甚至阻塞了交通。這有利可圖。廢棄物里充滿了金和銅。記者和環保活動者是不受歡迎的。

    當地做這些生意的人害怕批評的報道,因為如果政府打壓,垃圾就不會運進來,他們的錢也不會來了。電子垃圾未經過進口國的同意是不允許出口的。

    綠色和平組織指出,為了繞過這個(規定),電子垃圾被標以「舊電腦」或是「混合金屬」,通過香港進行走私。(清華大學的一位環境博士)稱當地政府兩年前就提出計劃要移除這些垃圾。

    但這個行當太有利可圖了,不可能一夜間消失,唯一的一點改變就是當地人對外來的人更加警覺了。(作者:Mark Chisholm,Kitty Bu)

本文為摘譯,英文原文
http://uk.reuters.com/article/internetNews/idUKPEK14823020070611?pageNumber=1

 

-----------------------------------------------

 

 

貴嶼地圖(位於地圖左上的位置)
 
說到貴嶼人 潮汕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收破爛的」

貴嶼位於汕頭市潮南區,佔地面積52.4平方公里,下轄四個片區28個村(居),15萬常住人口。由於地處潮陽市、普寧市和揭陽市交界處,在2003年3月潮陽市被重新劃入汕頭市。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貴嶼開始涉及舊五金電器的拆解生意,並且由於獲利豐厚,整個行業規模逐漸擴大。傳統的收舊利廢行業的在90年代初真正發展為貴嶼人的主業:大面積的土地開始拋荒,貴嶼鎮區80%的家庭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並通過這個行業迅速積累財富。而就在此時,國外的電子垃圾通過深圳、廣州和南海的轉運點,開始大規模地進入貴嶼。

電子垃圾中含有非常多的有害物質,在回收處理過程中可能導致嚴重的污染。但是由於貴嶼的電子垃圾拆解業大部分由家庭作坊來進行,這些作坊通常既沒有必要的設備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更沒有充足的資金來降低污染。為了節省成本,家庭作坊往往採用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式進行電子垃圾的拆解,於是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嚴重的污染——尤其對於土壤和地下水。這些污染在本世紀初引起了香港媒體的注意,並且很快就把原本不為人所知的貴嶼推向了世界關注的前台。

 

 

 

 

在貴嶼河邊洗衣服的婦女。貴嶼地區處理電子廢物已有10多年的歷史,當地環境遭到很大破壞。

 

 

街景

 

 

跟隨大人來到貴嶼的安徽女孩,她家的院子裏堆放了很多待拆解處理的惠普打印機配件。

 

 

垃圾上的未來:該照片攝於貴嶼,在那裏有數不清的類似垃圾堆。照片上的兒童來自湖南,他──以及鎮上的人──並不知道已經暴露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之中。

 


 

手工作坊::這樣的景象在貴嶼隨處可見。2002年2月25日,世界各大通訊社均轉發了這張照片

 

每天貴嶼的人需要去30公里之外運回飲用水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配圖編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613/4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