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為何第一批90後成為中風高發人群?原因找到了,和這3個習慣有關

中風在醫學上的名稱是「卒中」,其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致死致殘率相當高。在醫學教科書上,老年人才是中風高發人群,但最近有醫生呼籲:第一批「90後」已成為中風高發人群,相關識別、干預工作刻不容緩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全球範圍來看,25歲以上人群罹患中風的終生風險為24.9%,我國這一數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從25歲開始就有可能發生中風!

近年來,中風(腦卒中)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尤其是第一批90後成為中風高發人群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為何第一批90後成為中風高發人群?在筆者看來,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慣有着密切的關係!

第一批90後成為中風高發人群,和以下3個習慣有關:

1.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90後的生活條件比70後、60後的好太多了,適逢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騰飛時期,90後不再擔心溫飽問題!

他們往往在身體成長階段往往可以任性吃一些好吃的,一些90後於是養成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的習慣,如火鍋、燒烤、炸雞、薯條、雪糕等,還有喝咖啡特別是喝奶茶的消費偏好!

而這些重口味食物的特點,就是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肥胖,高鹽高脂肪高糖的攝入,更是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而這些都是腦中風的高危因素!

其背後機制,和腦部血管的病變有關,最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斑塊的形成,長期這樣的飲食習慣無疑會逐漸導致病變加重,最終誘發血管徹底「崩潰」:好比下水道,或者堵塞,或者破潰,導致腦梗或腦出血

2.久坐不動的習慣

90後久坐不動的習慣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內卷,一種是躺平。

內卷,是為了追求學習成績優秀,大量時間花在閱讀學習上,於是長期久坐於書桌前、電腦前。

躺平,則是失去奮鬥的動力,成為「沙發客」,刷手機看視頻打遊戲,或看電視追劇,無所事事,就是不願意動。

長時間的久坐不動使得他們缺乏體育鍛煉的機會。缺乏運動會導致肥胖、血液循環不暢和血壓升高等問題,這些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

3.作息不規律的習慣

過度壓力導致90後很難按時作息,往往經常熬夜,甚至抽煙、喝酒來緩解壓力。

第一批90後處於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都較大,這樣會帶來難以規律作息的副作用。

而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會導致身體激素失調,血壓升高,進而增加中風的風險。此外,不良的情緒管理方式,如過度焦慮、抑鬱和憤怒等,也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增加中風的風險。

結語

第一批90後成為中風的高發人群,看來不是空穴來風,上述3大原因就是禍根,如何預防中風的發生,也是需要採取對應的策略,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選擇健康的食物,減少高脂肪、高糖分和高鹽分的攝入。其次,要加強體育鍛煉,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控制體重。最後,要學會有效地管理壓力和情緒,可以通過健身、冥想、與親友交流等方式來緩解壓力和情緒!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 藥師方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