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海委會報告中國"三無"快艇在金廈水域翻覆原因

台灣的海洋會主委管碧玲拒絕接受台灣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翻船」專案報告名稱。

中國一艘"三無"快艇在金廈海域翻覆事件持續發酵。本周一,台灣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就此舉行專案報告會,台灣的海巡署首次完整公佈中方快艇翻覆原因。

台灣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3月4日針對「金門撞船: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舉行專案報告。然而,台灣的海委會對「撞船」兩字有不同意見。主委管碧玲在報告前兩天,先通過臉書表達立場寫道:「不接受內政委員會排定專案報告的名稱,那是違背事實的名詞定位。」她說:「這個名稱,隱含對協商過程中,陸方主張所有權的協商狀態,做一個名詞上善意。」

周一,海委會送交立院的報告名稱修改為「(民國)113年2月14日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專案報告。此舉在內政委員會引爆藍綠言語衝突,在野黨指責海委會藐視國會。

報告名稱僵持不下 在野黨批藐視國會

國民黨籍立委丁學忠:「你自己竄改專案報告的題目。」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這報告是海巡署呈給我,不是我竄改。我支持海巡這樣改題目,因為他們無法接受。」

丁學忠:「這是海巡署在替你擔責任。」

管碧玲:「這是一個取締事件,不是他們去撞人,所以這不是一個撞船事件。我所有都公開,我願意受指責。」

國民黨立委張智倫:「如果你不道歉,會開惡例。」

管碧玲:「必須捍衛海巡署的立場,我跟委員誠懇地拜託,請大家支持海巡,請支持我們更改名稱。」

台灣的海巡署長周美伍首次完整還原並揭露中方「三無」快艇翻船主因。(截屏自台灣的立法院直播)

不過,主持會議的召委、無黨籍的高金素梅強調:「內政委員會沒有接受海巡署更改名稱,我們已經宣讀今天的專案報告名稱。」

海巡署拒定調「翻船」影響兩岸談判

在三個備詢的部會中,台灣的國防部報告仍沿用內政委員會的「翻船」名稱,而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則是略過名稱不提,唯有海委會堅持拒用「翻船」定調事件。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報告名稱更改是海巡署建議,這跟雙方談判是否有影響?」

海巡署長周美伍:「我們認為這是單一執法事件,我們是取締非法。」

蘇巧慧:「這名稱對於談判有無影響?據我所知,你們現在談了14次,就是在名稱糾結。」

周美伍:「你說得非常正確,這將關乎責任歸屬。若台灣都這樣講是『碰撞』或『撞船』,定調『撞船』會和陸方現在說法相同。」

海巡歸咎3主因:「三無」船高速右轉、配重不均、船長無照駕駛

2月14日,台灣的海巡署在金廈海域執法取締這艘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的中方「三無船舶」時,造成該快艇翻覆、兩人死亡的意外。不過,取締過程中,執法人員並未錄影,加上海巡署在幾次記者會或新聞稿中不是時間誤植,就是過程交代有疑義,引發在野黨立委連番質疑該部門是否有所謂的信息「隱匿」。

在多位立委追問下,台灣的海巡署長周美伍首次完整還原事件經過,並揭露翻船的主因。他在會場出示多張翻覆船舶照片指出,首先,翻覆的船艇電門開關是開啟,方向盤打右滿舵,向右轉到底,也就是在高速右轉:「其次,這艘平底快艇的配重有問題。它有兩部非常重的400匹舷外機在後端,平常就是翹起。此外,它的收網機在右側,在高速會右傾;第三,船長只開不到10次船,這艘船一月份才買,沒有執照不會操船。」

海巡署:雷達航跡圖可還原真相

「我們怎麼可能沒有雷達的航跡跟影像?」周美伍在回復質詢時表示,這些資料都已經交給檢調,並非如中方誣指說違法船舶停在那邊卻遭到海巡船高速撞擊。他出示翻覆的船艇照片顯示,該船舶除了左舷六分之一處有明顯撞擊點,其他船身沒有破洞。他說:「如果以40節的高速垂直撞到它,它早就碎掉了,怎麼會這麼完整?」

周美伍說,不管是台灣的海巡船還是中國的快艇,在雷達上都能看出非常清楚的航向、航速信息,是否在禁限制水域,這該給檢調去調查。他強調:「雷達資料如果在現場,馬上就有公評,但是現在不允許。」

台灣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表示,已宣讀「金門撞船: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專案報告名稱。(記者李宗翰攝)

偵查不公開 海巡署有苦難言

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聽到周美伍揭露的訊息後,隨即批評這些細節沒有在專案報告中呈現。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果專案報告做得非常完整就不會有今天的風波。她說:「他們一直選擇性地說話,又說謊,一直不斷地擠牙膏式的,所以今天才會排這個專案報告。第二,如果這會影響到他們的談判,事前也能來向我說明。」

面對立委及輿論壓力,管碧玲解釋,過去不願意多談該事件的原因是在協商過程中,如果海巡署將案情說出,所有過錯都歸於一方時,將導致雙方談判過程缺乏誠信與尊重。她說:「今天到國會來,社會上有這麼多質疑時,署長就必須說出,我們真的忍辱負重很久。」

記者:黃春梅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05/202612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