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蘇聯飛船返回地球,艙門打開3名太空人已經死亡

冷戰期間,蘇聯和美國在航天領域展開了瘋狂競逐。1961年4月,蘇聯人把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送入太空;1969年7月,不甘落後的美國人,就用阿波羅11號把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一時間,美國人佔據了優勢。

為挽回太空競賽的尊嚴,蘇聯高層一狠心,便按照傳奇工程師費奧克基斯托夫的建議,重啟了向太空發射軌道空間站的計劃——「禮炮」計劃。說起來,蘇聯人還是厲害,在第1設計局費奧克基斯托夫和第52局切洛梅兩位猛人的帶領下,僅僅用了兩年(1971年4月)時間,蘇聯人便成功的將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空間站——「禮炮一號」送入了太空。

然而,蘇聯人還沒從壓過美國一頭的興奮中回過神來,4月23日派出的「聯盟10號」飛船,卻在對「禮炮一號」接空間站時發生故障,3位太空人無功而返。一次對接不成功,那就二次。蘇聯宇航局緊接着開始籌備「聯盟11號」飛船升空。

為了確保對接任務的成功,蘇聯安排了一個頂尖的航空陣容:列昂諾夫、庫巴索夫和科洛金。特別是列昂諾夫,不僅是「人類第一個太空行走者」,也是兩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然而,臨行前,庫巴索夫突然病倒,根本無法適應太空作業。要知道,在所有航天任務中,太空人之間的默契異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小組都要花長達數月的時間來培養成員之間的配合。

無奈之下,蘇聯宇航局只得換下列昂諾夫小組,換上了替補隊員:指令長多勃羅沃利斯基、實驗工程師帕查耶夫、飛行工程師沃爾科夫。就在這時,蘇聯科學家向航天部門提出,由於飛船返回艙空間狹小,很難容納3人,建議只派出2名太空人。但負責人卡馬寧將軍卻一口否決了,理由是:美國送了2個人登月,在人數上蘇聯也不能輸給美國佬。不僅如此,他還讓太空人返航時脫掉航天服,節省空間。

1971年6月6日,「聯盟11號」飛船載着3名蘇聯替補航天員升空了。幸運的是,因為有前面「聯盟10號」的經驗,「聯盟11號」飛船進入太空後,完成了與世界上第一座空間站的對接並順利進入了「禮炮一號」。不僅如此,3位蘇聯太空人還在空間站中進行了天文、植物、醫學方面的觀測和試驗,為蘇聯提供了很多珍貴資料和數據,一直呆到了29日。這23天18個小時,也創造了當時人類在太空停留的最長時間記錄。那一刻,蘇聯人民彈冠相慶,翹首期盼為蘇聯贏得榮譽的3位宇航英雄凱旋歸來。

29日23時,地面宇航指揮中心下達了「聯盟11號」飛船返回地面的指令,3位太空人操縱飛船與「禮炮1號」分離,踏上了返回地球故鄉的航程。6月30日凌晨,3位太空人操縱飛船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高度168千米),1點35分,太空人們開始啟動反推火箭,開始執行飛船進入大氣層程序。

然而,就在軌道艙和返回艙分離那刻,意外發生了:兩艙分離產生的巨大力量,將返回艙的壓力閥門生生震開。返回艙密封性被破壞,還沒等太空人手動關閉等壓閥(需要2分鐘時間),短短34秒,艙內氧氣被抽乾殆盡,氣壓驟降,成為了真空。雪上加霜的是,3位太空人均沒有宇航服的保護。在計算機的控制下,「聯盟11號」飛船按計劃落到了哈薩克斯坦的草原上,但,工作人員打開艙門時,3位航天英雄早已因窒息而停止了呼吸。

救援人員只得悲痛地向蘇聯航天機構發回了信息代碼:1-1-1,含義是,三位太空人全部死亡。熱切盼望英雄歸來的蘇聯上下,根本沒辦法接受這樣的結果。蘇聯當局在調查後,也不得不承認,是因為設計缺陷導致了這次災難的發生:除了小閥門設計粗心外,更重要的是,返回艙空間過小,太空人必須脫掉航天服才能坐得下,這就讓太空人在升空和返回時暴露於風險之中。

為此,蘇聯解除了航天部門負責人卡馬寧的職務,並花了兩年時間對第三代「聯盟號」進行升級,同時將太空人數量從3人改為2人,此外,還特別要求:太空人在空中,必須穿着宇航服。這些,都是指令長多勃羅沃利斯基、實驗工程師帕查耶夫、飛行工程師沃爾科夫用生命換來的教訓。隨後,蘇聯為這三位太空人舉行了盛大的國葬儀式。前來弔唁的蘇聯人民悲痛萬分,讚嘆這三位為航空事業犧牲的太空人的光輝與偉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事故後,蘇聯沒有再向「禮炮一號」空間站派出太空人,而人類第一座空間「禮炮一號」也在運行175天後,墜毀在太平洋中。4年後,隨着美國「阿波羅號」與蘇聯「聯盟」號在太空實現對接,蘇美兩國持續近20年的太空競賽,正式落下帷幕。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夜讀文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16/201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