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公佈「完善」後青年失業率降至14.9% 分析指仍然高企

中國國統局周三(17日)公佈去12月的勞動力調查,16到24歲青年失業率大幅降至14.9%。路透社資料圖片

中國青年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21.3%後,官方以「勞動力調查統計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為由,從去年8月起暫停公佈有關數據。時隔半年,中國恢復公佈相關數據,指去年12月,16到24歲青年失業率大幅降至14.9%。有學者分析指,包括台灣在內都採用「優化」算法,但中國突然更改計算方式有作弊嫌疑,且青年失業高於總失業率,反映經濟惡化情況嚴重。

中國國統局周三(17日)公佈去年12月的勞動力調查,全國失業率為5.1%,而16至24歲為14.9%;至於25至29歲及30至59歲失業率,分別為6.1%及3.9%;其中備受關注的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統計方式因剔除了「在校學生」,僅以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需要工作的青年為統計對象,故較去年上半年在20%上下徘徊的情形,下降不少。

針對全新的統計方式,中國國統局局長康義表示,按去年每月的平均數字,中國16到24歲的城鎮人口中,在校學生約6200萬人,非在校學生約3400萬人,而在校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並非兼職工作。

康義說:「如果把在校學生包含在內,會把在校尋找兼職和畢業後尋找工作的青年混在一起,不能準確反映進入社會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就業、失業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長康義表示,不包含在校學生失業率更完整反映青年就業失業全貌。(國家統計局記者會直播截圖)

分析:青少年失業仍然嚴重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指出,就算換了新算法青年失業率仍有14.9%,比國際水準高非常多,甚至高出全中國其他年齡層平均值。

朱岳中說:「他現在公佈全國的城鎮失業率才5.1%而已,光一個青年失業率這麼嚴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照理說,合理的情況青年的就業率要比較好、失業率要更低。因為站在企業主我當然要聘年輕人,怎麼要聘老的?聘老的要付更高的薪水,年輕人工作效率也比較好,照理說年輕人的就業狀況要更好才對,可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子,這其中就大有問題了。」

但他認為中國新的統計方式並無問題,台灣亦會剔除在校學生,但在去年出現高失業率後改變統計方式,動機讓人懷疑。

朱岳中說:「你現在這樣子讓人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你為什麼沒事要這樣去動它。尤其是你調整之後數字變漂亮,當然大家覺得你有作弊的嫌疑。」

本台記者用中共官方數字計算後發現,原來的算法,總失業人口約1920萬,換成新算法非在校失業人口只506.6萬,只佔該年齡總失業人口4分之1。新算法雖然采計3400萬,但因基礎4分之3失業人口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失業率下降。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17/200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