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內部消息:中國經濟衰退 民營企業幾乎是奄奄一息

目前中國房地產余屋過剩,無法去庫存。對民眾而言,如果此時進場買房不僅會被房價套牢,還可能會跌價,如果沒有看到底部,只會抱持觀望。目前沒有特別明顯跡象房價已經觸底,大家都在等中央是否出台新的政策穩定房市。

2024年5月17日,北京正在建設的住宅小區。法新社圖片

房地產銷售仍不見起色。中國央行推出三千億貸款"清庫存"計劃,鼓勵地方國企收購待售房。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公佈的數據,4月份,中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然而,在消費支出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0.03%,這樣的增速不如3月份的年增3.1%。

另一方面,中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3%,環比上漲0.1%;此外,連續下跌18個月的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4月份同比下降2.5%,仍未止跌;降幅雖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但環比下降0.2%。

中國新屋和二手房銷售雙雙下挫

數據顯示,在投資方面,雖然1-4月份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但是4月份環比下降了0.03%。其中,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近1成(9.8%),新屋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雙雙大幅下滑,同比分別下降20.2%及28.3%。二手房的數據也沒有好轉,4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年減8.5%,二、三線城市同比分別下降6.8%和6.6%。

中國央行出手清庫存拉抬房市

台灣的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目前中國房地產余屋過剩,無法去庫存。對民眾而言,如果此時進場買房不僅會被房價套牢,還可能會跌價,如果沒有看到底部,只會抱持觀望。目前沒有特別明顯跡象房價已經觸底,大家都在等中央是否出台新的政策穩定房市。

2024年5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一棟正在建設的住宅樓。(法新社)

「有些地方政府決定把開發商賣不掉的余屋買下來,這樣的做法可以幫助去化庫存,讓房市及早看到底部,有底部才會反彈,」他說。

中國房地產數據慘澹,政府陸續出台多項措施拉抬房市。美國彭博社日前的報道指出,中國國務院正在徵詢幾個省和政府機關的意見,嘗試推動幾個清理庫存余屋的試點計劃。

5月17日,官方新華社報道,中國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會議中表示,中國政府可酌情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當天也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進一步指出,「中國央行將設立3000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此外,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深圳推出新版建築設計規則,內容包括減少住宅公攤面積,過去計入「公攤面積」的避難層、機房等兩大部分公共空間,修訂後將列為「不計容面積」。

房地產火車頭失去動力無法單靠出口拉抬經濟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任松林對本台表示,他在中國國內的許多好友與同學都感受到,無論是失業率還是降薪、房地產爆雷,生活壓力非常大,民營企業幾乎是奄奄一息。他提到,中國經濟過去主要是房地產提供大量資金,再投入基建和房市,車輪滾滾帶動鋼鐵、機械製造等行業,一旦火車頭失去動能,對中國經濟不是好兆頭。

任松林說:「外界公認中國已經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中國已經開始南美化,內需上不去。一個國家靠基建,那是要舉債的;靠外貿,中國體量小的時候靠外貿還行,但是現在體量變大後,外貿數字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必須靠內需拉抬。」

陳松興認為,目前中國國內消費不振,整體經濟發展政策過度着重在製造業刺激出口,但是現階段包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歐盟都在調查中國的出口傾銷問題,所以中國復甦的出口很難持續。

陳松興說:「內需不足,外銷又不行,三駕馬車的投資,屬於房地產的基礎建設仍積弱不振。有十幾個省財政有危機,被下令暫時停止基礎建設,可能陷入流動性危機甚至破產,所以整體上是結構性問題。」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中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延續了回升態勢。但劉愛華也坦言,「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風險隱患較多等問題猶存,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回升向好基礎需要加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8/205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