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博主親測 比亞迪方程豹底盤件能用鉗子掰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個「扳手測試」,脖子哥看到的時候下巴都驚掉了,玩還是你們會玩。。。

事情是這樣的,1月4日,一位越野博主稱自己的方程豹豹5之前水箱撞壞了,在鋸掉護板更換的時候,覺得大梁強度不牢靠,於是直接拿扳手掰給大家看。

結果這鋼材在扳手面前竟然像紙糊的一樣,輕輕一扭就彎折了。

這不對啊,方程豹豹5是 CTC架構一體成型的高強度鋼,還是一輛要承受高強度衝擊的越野車,怎麼如此脆弱?

接着博主去到後面的下擺臂處,用同樣的方式直接將下擺臂的漏沙應力孔給夾斷了。。。

這麼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測試」,吃瓜群眾們自然蜂擁而上。

有拿競品來對比的,有說博主的改裝生意與比亞迪有利益糾葛的,五花八門。

同時也引來眾多汽車博主效仿,有在坦克300上復刻的,也有拿更貴的猛禽 F-150試試的,測試出來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彎與不彎的都有。

更有甚者,直接開始在豹5底盤上「拉單槓」,一整個民間科學抽象大合集。

眼看着事情越鬧越大,在方程豹官方還沒給回應的時候,直營店自己先把梗玩起來了,直播間齊刷刷拿着扳手直播。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應對黑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化身樂子?

瞧瞧這姐們等身大的扳手,又一個蛋妮,什麼直播鬼才。

事情發酵了一天之後,這個博主把之前涉及到方程豹的視頻全部下架。

1月5日晚,方程豹產品經理在「豹解方程」欄目作出了官方回應,稱豹5大車架主體均採用高強度鋼,久經測試,大家放心使用,接下來也會繼續給大家公佈更多方程豹的技術細節。

本以為事情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

但是,該博主在1月6日發佈了一個懟「黑子」的回應視頻。並且接下來還繼續針對豹5的拖車鈎強度等問題繼續進行「自主測試」,看來是沒完了。

在等子彈不知道要飛到什麼時候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來看看,廠家宣傳的高強度鋼材為什麼能拿個扳手就給輕易掰斷。

首先我們要知道,鋼材硬不硬這事兒,到底是個啥標準。

鋼材的強度有三個評判標準,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屈強比。

屈服強度,我們可以理解為彈性形變的臨界點,就是鋼材變形的時候,過了某個臨界點就會失去彈性不能再恢復原狀,這個形變的極限就是屈服強度。

就像彈簧越拉越長,雖然能恢復,但如果回不到最初的狀態,那就是屈服強度被突破了。

抗拉強度,這個就比屈服強度更進一步,在「屈服」到一定程度後,材料在薄弱處會斷裂。

同樣是彈簧,剛開始拉各圈還是均勻受力的,越拉受力就越不均勻,拉到極限就會從最薄弱的地方斷裂,這就是抗拉強度。

材料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越大,強度就越高,受到力的影響就越小。

根據汽車工程學會對鋼材的定義,高強度鋼的屈服強度範圍為210-550MPa,超高強度鋼則是大於550MPa,熱成型鋼則是1000MPa以上。

甚至像現在新推出的車型,乘員艙動不動就用1500MPa以上的熱成型鋼,可以說強度拉滿。

但是,鋼材強度高並不代表沒地方給你「掰」。

我們拿一根筷子作例子,想要快速掰斷筷子,那肯定是雙手抓住兩邊往中間掰,總不能拿錘子砸筷子頭硬砸砸斷吧。

汽車的大梁我們也可以粗略的看成筷子,

當車身安裝在大樑上,重量就會集中在一點,這個施加的力也叫應力。

所以汽車為了應對這種應力,一是會增加橫樑縱梁等結構,通過設計增強抗性;

另外就是會儘量減重,讓鋼材受到的壓力小一點,比如在鋼材中打孔偷輕,或者把大梁做成空心的,應力減輕後反而讓鋼材更加堅固。

像是經常在車展線下見到的白車身圖,裏面就能很清楚的看到這些孔洞結構。

這些孔洞結構除了能減輕材料重量,也能像吸能盒一樣起到潰縮減輕碰撞的作用。

可以說,車身我們覺得沒用的開孔,人家車企都在仿真模型和線下實測中測試過了,方程豹也稱下擺臂孔洞有排沙排水效果,方便越野使用。

但人家也沒想到你會對着底盤這些孔洞縫隙來掰呀!

你真要掰,理論上來說,只要找對位置隨便都能掰動。

想來捏鋼板這個「軟柿子」的,用槓桿原理就行了。

我們仔細觀察視頻里扳手夾住的位置,扳手並沒有夾滿,這相當於以抵住的位置為支點用力,這下子受力的就不是整塊鋼材,而是變形的那一小塊,這事情一下就簡單了。。。

因為在這個一小塊上用力,就相當於以扳手為支點形成一個簡單的槓桿原理應用。

根據剪應力公式T=Q/(A*f),在鋼材抗剪強度f不變的情況下,橫截面積A足夠小,用大扳手通過槓桿原理施加足夠大的力Q,這個剪切力能放大數倍。

意思是,只要扳手夾得住不滑,扳手的強度撐得住,力臂夠長就可以掰變形。

開玩笑,阿基米德都能把地球撬起來了,用槓桿原理解決一個鋼板還不簡單?(不是)

所以我們也能看到,那些把扳手往裏伸進去一點的博主做測試,由於咬合得夠深,整個身體壓下去都掰不動。

至於視頻後半段掰下來的材料,這個就像徒手扭斷鐵絲一樣,左右來回扭,

因為金屬是會「疲勞」的,當反覆的在一點上突破屈服強度,金屬會產生永久性累積損傷,這樣一定次數後就能直接扭斷,這個大家平時應該都見過。

其實在「掰」大梁事件發生之前,博主曾對這台車進行過切割,而切割的位置恰好就是這次有爭議的大梁。

那麼從金屬切口處用扳手測試大梁的可信度還剩多少,就更加難說了。

所以,無論子彈還能不能再飛一會,還是希望大家能少相信一點這種「民間科學」。。。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差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09/200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