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程曉農:香港沉淪三部曲

作者:
台灣的經濟能一路穩健上升,而香港的經濟一路慘跌,最大的差別在於,香港的經濟被中共送了終;而台灣的經濟雖與中國有很多交集,但台灣這些年來外貿和對外投資的多元化救了台灣。香港人現在普遍很恐慌,因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快要終結了,港人的就業、收入、財產今後會一步一步地縮水

2023年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世界各國多所關注;而這一年中國發生的另一件大事,中國國內卻無人敢點破,那就是香港的沉淪。香港的沉淪的確是中國經濟衰退的必然結果,這個過程並非無跡可覓。現在來看,香港的興衰,起也中國,墜也中國,據此便可描畫出一部「香港沉淪三部曲」。

「三部曲」這個詞源於古希臘,指情節連貫的三段劇情。本文標題用「香港沉淪三部曲」,是因為香港從昔年的繁榮到今日的沉淪,可以非常清晰地劃分為三段「劇情」;而這三段「劇情」之間的因果關聯,直到今天才凸顯出來,非回溯無以呈現。

一、香港:從殖民地漁村到「亞洲四小龍」之首

這三段「劇情」的第一段是,香港在殖民地狀態下,其經濟起飛,起先主要靠全球經濟發展的國際機遇,之後靠的是中國對外開放之需。而第二段是,香港被中國收回後,香港經濟逐漸被中共掌控,香港變成了內地依附型經濟體。由此便產生了「劇情」的第三段,本世紀香港經濟的繁榮實倚中國,而其衰亦因中國;一旦中國經濟衰退,香港經濟便為中共所害。

香港成為殖民地之初,恐怕沒人想到,它後來會成為「亞洲四小龍」(台灣、韓國、新加坡及香港)之一;那時更沒人敢於想像,到了上世紀末,它會成為昔年「亞洲四小龍」之首,人均GDP傲居前列。然而,到了今年,香港的地位已然隕落。

從港島1841年被英軍佔領,到今年已有182年。當初英軍佔領港島,並不是看重當地破落的小漁村,而是要利用當地的良港。57年以後,英國殖民地當局於1898年與大清朝廷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此香港殖民地的範圍擴大到了深圳河,租期99年。

中共建立閉關鎖國的共產黨制度之前,香港的地位並不高,經濟地位也不那麼重要;而上海則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有了世界四大「摩登都市」(現代都市)的稱號,此四大「摩登都市」即歐洲的倫敦,美國的紐約,以及亞洲的上海和東京。而自從中共讓上海在世界發展史上隕落之後,香港經濟才變得越來越活躍。

上個世紀60年代,西方流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是法國左派學者Samir Amin(阿明)和美國社會學家Immanuel Wallerstein(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他們認為,發展中國家都是發達國家的原物料供應地,因此被「剝削」而貧窮。這個理論到了90年代,正式被其創始人之一沃勒斯坦宣佈「死亡」,筆者在美國社會學年會上親耳聽到他承認這一失敗。「世界體系理論」因何「死亡」?它是被「亞洲四小龍」的成功徹底擊敗的。

「亞洲四小龍」的成功是經濟全球化早期階段的產物。自196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開始向外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台灣、韓國、新加坡及香港利用這個機會,吸引大量外資和技術,運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調整經濟發展策略,從而實現了經濟的快速成長。

二、香港回歸:中國藉助香港實現經濟起飛

中共建立政權之後,投靠蘇聯陣營,先後發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此處所謂的越南戰爭,不是指1979年的中國侵越戰爭,而是1960年代中共扶植、支援北越入侵南越的戰爭。這樣的中國主動與西方各國對立,閉關鎖國,而中共唯一的對外窗口就是香港,中共必需的硬通貨之可憐來源,全靠對港出口。

毛澤東死後直到1991年,中共雖然開始了經濟改革,也引進港資和台資,但高層以陳雲為首的反改革派始終頑固地堅持共產黨的傳統經濟制度,即全盤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這是相互依存的兩個社會主義「堡壘」。頗為諷刺的是,中共反改革派的政治主張,恰恰鞏固了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窗口」的獨特地位。

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中國城市改革最活躍的地方是廣東,而廣東的開放則完全依賴於、有求於香港,因為需要港商的資金和現代經營的經驗,需要香港的國際金融通路,更需要香港的國際貿易通路。這時,香港在國際上的重要性,因中國經濟改革帶來的活力而迅速上升;香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基本上都轉移到大陸去了,而為中國服務的貿易和金融功能便成了香港經濟的支柱。

在此期間,1984年中國和英國政府簽署收回香港的《中英聯合聲明》,擬於港英當局的香港租借條約到期時收回香港。中共欲收回香港,英國自然就不可能再重續香港租約;而中共對香港的興趣,其實是「肥水不留外人田」,想佔盡香港帶來的各種利益。

香港被收回前,大多數港人其實對中共在香港逐漸掌握經濟控制權,並無警惕,更談不上對香港經濟前景有何擔憂。而香港被中國收回之後,多年來港人寄希望於中共能遵守「一國兩制」的承諾,維持香港的自由和有限民主;香港民主派在立法會的狹窄空間裏,一直努力維護「一國兩制」之下有限的選舉自由和民意表達。

中國80年代的對外開放,基本上是廣東借毗鄰香港之地利,起步於從香港走私並進口服裝和家用電器;再引進港資設廠,由香港公司接單,在廣東加工消費品出口,當時趙紫陽稱之為「國際大循環」。深圳市建立後,這個臨「港」新城從香港又學了不少現代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比如,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即源自廣東率先引進香港的土地批租營建;中國銀行業的個人按揭貸款運營,也是建設銀行深圳分行首次仿照香港銀行界的通例,學會了如何計算按揭利息;深圳市還從香港引進了私企,以投資公共設施的建設。

直到鄧小平南巡深圳之後,香港自由經濟的魅力才得到了官方的全面認可,而大陸則藉助香港,實現了經濟起飛。隨着中港經濟交流日益密切,中國各地政府和大國有公司紛紛到深圳設立對外交流辦事處,進而到香港開辦中資公司,於是香港的經濟就逐漸部分地被中共操控了。在這個階段,香港之所以成為東方明珠,是因為中共在上個世紀最後20年裏一直把「獠牙」藏在「懷裏」(即所謂的「韜光養晦」);而西方國家則錯誤地相信,中共會在經濟發展中追求和平和自由,因此西方國家仍然把香港的國際地位視同於殖民地時代的狀況,保留了香港在外交和經貿方面的國際特權。

三、香港變成中國依附型經濟體

一旦香港經濟逐漸依附於內地之後,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就逆轉了,從此不再是大陸需要依賴香港,而是香港有求於大陸了。本世紀開始,香港的國際金融通路被中共開發成了借道香港、吸收國際資金的窗口。2014年中共進一步開辦了金融方面的「滬港通」,從此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重要業務就變成了為「北上資金」服務。香港行政當局提出,香港「經濟發展的定位」要「背靠祖國」,而香港的經濟支柱金融業之「背靠祖國」,其實就變成了「依賴祖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30/199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