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中產家庭的育娃噩夢 斯坦福教授一招破解

前不久參加了一次高中同學聚會。

酒過三巡,本來挺熱鬧的,突然有人提了個扎心的問題。然後,四周瞬間就安靜了下來,感覺喝得微醺的人們,全都瞬間給嚇醒了。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咱們當中,有誰還相信——自己的孩子還能考上像咱們這樣好的高中,考上和咱們一樣好的大學,或者說,未來成就能超過咱們自己的?請舉手。

沒人舉手。

過了一會兒,一個慣能搞怪的男同學插話說:

你這個問題要是放在我娃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問,我肯定會告訴你,我娃就是個天才,未來肯定超過我!

可你現在來問,我只能說,大家還是現實一點比較好。

這位男同學的太太,和他一樣,也是畢業於985名校的學霸。因為早婚,如今倆人的兒子已經在上高三,就讀的學校要比我們的母校,落後整整一個梯隊。

至於大學夢校,同學說:

能上本科線就好。

我們高中,是魔都一所頂尖的市重點中學。同學畢業以後,很多都進了全國排名前五的名牌大學;還有一些同學,大學畢業以後出國留學,讀的也是世界排名Top20的名校……

如今雖然不能說各個都算「功成名就」,年薪大幾十萬的也是大多數,其中拿着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年薪的也不乏其人……

然而等我們都人到中年,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都真切地意識到——自己的子女,可能再也無法超越我們的成就了。

同學A是一個理科女學霸,全班同學都向她請教過數學難題的那種……但是她女兒,小學一年級,心算還靠偷偷掰手指。理科學霸如今每天桌子敲得嘣嘣響,口頭禪是「那麼簡單的題目,教了10遍你為啥還是學不會?!」

同學B是超級自律男,寢室熄燈以後,還能挑燈夜戰3小時的那種。如今兩個兒子,除了打遊戲的時候可以挑燈夜戰,平時寫個作業都能隨時睡着……

同學C說:

其實我們能比自己的父母強,已經算是撞大運了。我爸媽兩邊加起來有9個兄弟姐妹,他們的10個子女里,也就只出了我這麼一個收入超過上一輩的……我的那些堂兄弟表姐妹們,能夠自力更生不啃老的都已經算不錯了。混得最糟的那個,每月還問他爸媽要3000塊錢養兒子呢。

同學D發表了言簡意賅的總結,他說:

第一,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我們這群人,天生聰明又自律,無非是基因恰好抽中了大獎。

第二,向上流動的通道已經關閉很久了,大多數人,以後會過得不如上一代。

不僅在中國,在美國,普通人的上升通道也在越收越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經濟條件已經比不上父母那一代人。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Michael Hout在斯坦福學術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

20世紀80年代末出生的美國人中,只有44%的人在30歲時,從事的工作比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更高;而49%的人則從事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工作。

這與 20 世紀 30 年代末出生的人相差甚遠。那一代人中,大約 70% 的人,要比他們的父母表現得更好。

從此以後,「超越父母」的比例一直在保持穩定下降。

其他研究也證實了Hout教授的發現——比如,1984年出生的人中,只有一半能在30歲左右,收入超過父母。相比之下,1940年出生的人中,這個比例為 92%。

即使收入超越了父母,如今的年輕人,生活質量感覺也比不上爸媽。

CNN就曾報道了一個普通美國中產孩子Scott Larson的故事。

Scott今年29歲,擁有大學學歷,在猶他州一家美容保健公司擔任市場營銷主管。年收入是6萬美金。但他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只能和爸媽居住在一起。

而他的父親Craig,儘管沒有上過大學,在29歲的時候,也已經年入2萬美金(約合現在的5萬美金),買了自己的大房子,供養着全家人(作為家庭主婦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後來,Craig一共養大了5個孩子,還攢下了足夠的錢養老。

Scott的故事,是不是超級眼熟?只要把人名兒改成小李小王,就隨時能夠變成我們身邊親戚朋友同學鄰居……孩子的故事。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向上流動」確實越來越難,但是只有一個群體例外——移民的孩子。

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阿布拉米茨基和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布斯坦,合著了《黃金街道:美國不為人知的移民成功》。

書中寫道:

並不是每一代美國人都能比上一代做得更好,但移民的子女卻可以。」

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西北大學和加州大學的四位教授,曾經帶領團隊,對400萬對生活在美國的父子進行了研究。研究歷經三代人,跨度長達100年。

研究發現,移民的孩子們,在100年裏表現都沒有滑坡,一貫出色——

移民子女不僅超越父輩的概率更大,在社會階層中「向上流動」的比例也一直超越着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同齡人們。

移民子女為什麼會更加出色呢?

很多讀者可能會猜測,說這是因為「如今能有條件出國的中國人,本身能力就比較強,他們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這個國家裏的移民既有如今來自中國、印度,以及歐洲各國的比較富裕,且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也有來自墨西哥、越南、非洲、大洋洲一些國家的高貧困和低教育水平的群體。

而研究卻表明:無論移民來自哪個國家,無論他們的經濟背景、家庭出身、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如何,相比同齡美國人,移民子女都更容易超越父母,實現階級躍升。

研究還表明:原生家庭經濟條件越差、社會地位越低,移民子女超越美國本地人子女的程度就越高。

△圖片說明:這個模式同樣也適用於女兒

舉個例子。假如,有兩個孩子Tom和Jerry,他們的家庭都屬於美國收入最低的5%群體,那麼--

身為移民子女的Tom,收入有很大可能會超越45%的美國人,進入「下中產圈」;

而身為美國本地人子女的Jerry,收入很可能只能超越35%的美國人。

倆人收入階層差距高達近10%!

但到了「上中產階層」這裏,也就是收入超過60%的美國人的家庭,儘管移民子女仍然比本土居民子女表現更好,但差距不會特別大,僅有3%左右。

另外,上中產家庭收入越高,子女超越父輩的可能性也會逐漸降低。收入前40%的家庭,即便是移民子女,收入水平也將和自己的父輩持平……這一點其實倒很好理解——不怨孩子不爭氣,實在是爹媽太厲害。

如果「家庭環境」、「受教育程度」都無法解釋移民子女的「向上流動」率更高的原因。那麼究竟是什麼特質,讓他們能夠獲得如此的成功呢?

研究人員發現,移民子女更容易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移民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

比如像來自中國、越南、日本、韓國等等很多亞洲國家的移民家庭,當初之所以選擇移民,大多數都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因此移民家庭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父母對他們教育的重視和全身心的支持。

第二,移民子女從小就親眼見到了父母的不懈努力和奮鬥

把自己從祖國「連根拔起」,再努力紮根到一個新的國家,移民定居,從來都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大部分移民的父母,都要努力奮鬥,來適應新生活的挑戰。

而父母奮鬥的經歷,對子女來說,也是無形的榜樣和激勵。

索尼婭·坡出生於德克薩斯州,她的父母是來自墨西哥的移民。

 我父親在一家酒店工作,」索尼婭回憶道。「他們給孩子設立的目標是:上學,上大學!」因為「這樣你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需要加班到深夜的工作,這樣你就可以選擇想做的事情,並照顧你的生活和家庭。」

新移民的子女,尤其是中產線以下的移民家庭子女,因為看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就更能體會到努力學習的意義。

相比之下,美國本地居民哪怕自己收入低,很多人也有祖輩留下來的房子和土地,生活條件要比新移民優越太多。如果工作辛苦,他們寧願早早退休養老。父母自己都不夠勤快,當然也很難教育出努力奮鬥的孩子。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新移民更願意搬到經濟發達地區。

因為那裏的工作機會更多,教育條件也更好。這裏還有一層意思是:反正已經都離開祖國了,搬去美國的哪裏,對移民來說,都不會再有「故土難離」的感受。

總之,移民家庭往往會搬到那些「能為孩子提供最佳向上流動機會的地方」,而美國本地人則更願意紮根故土——

斯坦福教授在書中說:

移民家庭這種尋求機會的意願似乎使一切變得不同。」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從移民子女的身上,我們是否學到一些東西,來幫助自己的孩子打開「向上流動」的通道,獲得學業上和工作上的成功呢?

首先,還是那句話,重視教育總是沒錯的,多向孩子提提高期待也是沒錯的。不要學習有些美國人,過於放養,結果把孩子寵得根本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其次,不妨讓孩子體驗一下「真實的世界」,和「殘酷的生活」。

話說我有個美國朋友,兒子剛上高中,成績一塌糊塗,每天掛在嘴上的口頭禪就是「上大學也沒啥用」、「去星巴克打工也能養活我自己」。

結果朋友怒了,暑假把兒子直接趕出家門,沒收一切生活費和零用錢,讓他真實體驗一把「餐館打工養自己」。

然後,熊孩子根本租不起房,一整個夏天都厚着臉皮在幾個同學家流浪打地鋪。打工掙來的錢勉強混個溫飽,還一天到晚站着,差點累斷小腰兒。

暑假過去就知道要好好學習了,因為他悟出了這樣一個他老媽說過一萬遍,他都沒聽進去的道理——「好好學習能讓你有更多選擇,時薪也能更高。」

最後,別把孩子緊緊抓在手邊,拴在身上,要鼓勵他們,去大世界裏尋找更好的機會。大城市的機會總比其他地方多,華爾街和矽谷總比其他地方富……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INSIGHT視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4/197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