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年輕人心梗比老人更危險!附一套「4321」口訣防心梗

心梗,全稱為急性心肌梗死。

在眾多心血管病中,急性心梗最讓人猝不及防且殺傷力強。多數患者發病時,會感到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疼痛。

我國每年約發生70萬例心梗,過去主要以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出現在心梗「候選名單」中。

4月25日,西安一位21歲大學生因學習壓力,導致精神緊張和焦慮失眠,在連續多日大量吸煙飲酒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3月20日,臨床醫學檢驗專家白曉卉在馳援威海期間,因心源性猝死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2歲……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給年輕人一套「4321」口訣預防心梗。

受訪專家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心內科二病區主任、主任醫師 董鵬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李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劉健

年輕人心梗可能比老人更危險

心梗正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事實上,年輕人心臟病發作可能比老人更兇險。

年輕人血管斑塊更不穩定

年輕人血管斑塊更不穩定,容易脫落。

斑塊在一些誘發因素作用下突然破潰,形成血栓,會造成血管完全閉塞,心梗面積特別大,容易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情況。

從左至右分別為:正常動脈、脂紋/纖維斑塊、粥樣斑塊、斑塊破裂、血栓形成

缺乏「心肌缺血預適應」

老年人往往存在多支多處血管病變,就像陳舊的水管一樣鏽跡斑斑,長期心肌缺血易反覆發生心絞痛,作為警示。

而年輕人在發病前冠狀動脈的基礎病變較輕,單支單處,多為不穩定軟斑塊,沒有明顯狹窄,因此心臟沒能建立起血管間的側支循環等自我保護機制。

心梗最容易攻擊哪些年輕人?

近日,《美國心臟病協會雜誌》刊登研究發現,18~44歲的中青年人心梗發病率逐漸提高,其中九成以上是男性,女性佔比不到一成。

符合這些特點的年輕人,心臟更加不堪一擊:

01

經常熬夜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團隊對4575名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與工作日22:01~23點睡覺的人相比,24點後睡覺的人心梗風險增加62.8%。

李劍表示:「很多年輕人因加班、白天休閒時間太少等原因,睡覺時間一推再推。睡得不夠,身體得不到有效恢復,第二天就會極度疲勞。每天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極易誘發猝死。」

02

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是造成青年男性發生急性冠脈綜合徵的主要原因,多表現為「壞」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

「壞」膽固醇升高在動脈粥樣硬化進展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些壞分子會進入內皮下,構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成分。

一旦冠狀動脈狹窄率達到50%以上,就會誘發冠心病

03

高脂飲食

這類食物的最大特點就是脂肪含量高,缺少果蔬和粗雜糧。

研究發現,吃一頓油性大的飯菜,餐後兩三個小時期間,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就會升高2~3倍,約8小時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此外,高脂飲食還會誘發血管的炎症反應,增加血小板聚集力,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多方面不利影響。

04

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毒素會誘發冠脈痙攣、心肌缺血,還會損傷血管內皮,讓動脈變硬,促使斑塊形成,斑塊一旦脫落,就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05

肥胖

肥胖者往往合併血脂異常、高血壓胰島素抵抗等問題,這些都是進一步促使冠心病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心臟很可能不堪重負。

有些人心梗沒痛感,很隱蔽

比起影視劇里心梗患者捂住胸口、倒地不起的橋段,現實中心梗發作的情形更為隱蔽和兇險。

有研究發現,42.4%~45%的心梗患者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狀,甚至沒有胸悶,從而導致這部分人耽誤治療。

無痛性心梗發生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65倍,白人、男性、年輕的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猝死的風險相對更高。

一旦出現以下表現建議儘早就醫:

1. 沒有明顯誘因突然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大汗、四肢發涼;

2. 低血壓、休克為主要表現,而無其他原因;

3. 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不能平臥,伴有咳嗽、咳痰,甚至稀白或粉紅色泡沫樣痰;

4. 以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如突發意識障礙、暈厥、偏癱等腦循環障礙;

5. 無明顯原因,出現胸部以外其他部位疼痛,如牙疼、上頜疼、肩背疼,伴有心慌、氣短、出汗;

6. 突發不明原因的暈厥;

7. 近期不明原因出現血壓下降,並持續不能回升。

一套「4321」口訣防心梗

對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在。從發病開始算,理想的時間是120分鐘內。

儘管心梗發病急、病情重,但是可以預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劍為年輕人防心梗總結了「4321」口訣:

做好「4」方面

1.戒煙;2.膳食搭配合理,以谷薯類為主,肉類適當,綠葉菜1斤,蛋奶充足;3.每周保證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4.將體重指數控制在25以下。

做好「3」監測

定期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

避免「2」種行為

1.不要讓自己處於抑鬱、焦慮等情緒中;2.避免A型行為模式(競爭意識強,對他人充滿敵意,容易緊張和衝動)。

堅持「1」級預防

如果體檢時發現身體指標異常,或生活中身體出現不適,要儘早就醫,干預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此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健建議大家:

  • 儘早與煙草「絕緣」,40歲前戒煙可使吸煙相關性死亡風險降低90%。
  • 將血壓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當單純通過調整生活方式無法控制血壓時,可遵醫囑啟動藥物治療。
  • 有高膽固醇血症家族史的人,應及早評估和治療。最後,年輕糖尿病患者可考慮使用他汀。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09/195187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