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代沒水泥 長城卻能600年不倒 背後原因出乎意料

現代人看到的萬里長城,其實是明代朱元璋在既有的基礎下擴建而成,之所以歷經600多年依舊能屹立不搖,跟「糯米砂漿」這種特有的珍貴建材有關。(示意圖/達志影像)

眾所皆知,萬里長城的存在,是為了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民族的侵襲,最早是由秦始皇所建造,後來各朝君主也投入修繕,不過秦長城畢竟是千年前的建築,到了宋元時期大多已經殘敗不堪。直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派遣工匠,在秦長城的基礎上擴建才又有了現代人熟悉的明長城,不過讓人詫異的是,在沒有水泥的情況下,明長城卻能歷經600年不倒,只因背後跟特有的「糯米砂漿」建材,以及嚴禁偷工減料有關。

根據《搜狐網》報導,秦朝社會生產力落後,因為物資缺乏,所以建築長城的材料十分簡陋,多半是泥土、石塊和稻草等,而相傳「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原型,就是因為大雨導致河水暴漲,將一處長城給衝垮,顯見城牆並不牢固,秦代滅亡之後,歷代君主也投入不少人力修繕。

至於現代人看到的萬里長城,則是朱元璋自1368年下令在秦長城的基礎上修繕擴建而成的,至今已達600多年之久,但即便如此,明長城在沒有水泥、混凝土的情況下,城牆依舊能穩如泰山,背後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使用了「糯米砂漿」這種特有的珍貴建材。工匠將泥土壓實為堅硬的泥塊,並剔除了沙礫和碎石之後,製成非常堅硬的泥土磚,接着再運用糯米、熟石灰和石灰岩等攪拌均勻,變成磚石之間的黏合劑,這種建材比普通的砂漿建材更加牢固,其原理和現在的混凝土有些類似。

其次是朱元璋相當痛恨貪官以及有人偷工減料,因此嚴令工匠在鑄牆時必須刻下自己的名字,包括監工的官員也一樣,待城牆建成之後,會有專人拿着槌子擊牆,一旦城牆被輕易砸破,相關人等皆難逃一死,甚至株連家人,在如此高壓的情況下自然很少會有豆腐渣工程。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3/189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