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被誤讀的長城

作者:

玉門關外漢代長城當谷燧,1903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曾在此發掘出大量漢簡。

西出敦煌,便是大漠戈壁,滿眼的昏黃,只有駱駝草在詮釋生命的頑強。沒有同伴,小車在公路上孤獨地捲起沙塵,讓人想起法顯在《佛國記》裏的記載:天空沒有飛鳥,地上沒有走獸,留給行人前行唯一的記號就是人畜的屍骨……直到一道炫目的金色很突兀地出現在眼中。

這是一段殘破的城垣,距玉門關遺址約四公里,殘高三米,用黃色的夯土夾雜着胡楊、紅柳的枝條壘砌而成,是目前我國保留最完整的漢長城。

漢長城在莽莽戈壁灘已矗立了兩千多年。曾經,它北臨疏勒河,西至今敦煌市西端的灣窯墩,東連玉門關,然後出敦煌至金塔分道,一條沿弱水北通居延,另一條順黑河入永登再渡黃河入寧夏。這條由塞、障、亭、燧組成的軍事堡壘,在荒涼的河西走廊綿延千餘公里,以其雄壯和堅固,有效遏制了居於北方大漠的匈奴人南下劫掠的鐵蹄,讓中原王朝的使團、商隊、旅人得以在古絲路上暢通無阻。

順着殘垣走下去,幾十米開外還有一座數米高的烽燧——當谷燧。烽燧前不遠處有一堆嶙峋的「化石」。它叫「積薪」,是被大漠風沙「石化」的柴禾。兩千年前,戍卒們用它來點燃烽燧。根據漢制,凡望見敵人入塞,一人以上者,白天兩烽煨煙,夜晚兩烽舉火;而望見敵人入塞,千人以上者,白天三烽煨煙,夜晚三烽舉火……

預警、防禦,是世人對長城功用的共識。

古中國人喜歡在邊境線上修築烽燧、城堡、要塞等軍事設施,由城垣連通,即是今天我們所知的長城。從戰國到明朝,更有研究者以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便是長城第一次被史籍記錄。可以肯定的是,華夏民族大規模修築長城,應在戰國時期。那時,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面臨戎、狄、胡、匈奴等遊牧民族的威脅,所以,往往築長城以防「胡」。

遊牧民族生產方式的單一性決定了他們需要用劫掠的手段來滿足生活所需。而在馬匹是最迅捷交通工具的古代社會,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在戰鬥力上自然遠高於俯首耕田的農耕民族。於是,以農業為主的華夏民族想到的防止遊牧民族劫掠的最好方式便是長城。

戰國、秦漢時期的長城一般三四米高,能夠有效地遲滯騎兵部隊的衝鋒;而烽燧、要塞等設施大多據水源地而建,在乾旱缺水的大漠戈壁中,控制了水源便是控制了人馬的生命線。於是,在中國人的歷史常識中,逶迤橫亘於北方的長城是文明的農耕民族和野蠻的遊牧民族間一道鮮明的壁壘,是華夏民族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的有效軍事防禦設施。然而,當代越來越多的學者相信,至少在戰國以及秦漢時期,華夏民族修築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的軍事擴張和領土擴張。

根據《史記》的記載,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可見,趙武靈王是在打敗林胡、樓煩兩個北方少數民族之後修築長城,以將其領土納入自己的版圖。秦、燕亦是如此。秦滅戎,在新佔領的黃河河套地區築長城;燕則以武力退東胡千餘里後築長城……

到了西漢時期。西漢王朝自建立,便一直遭受北方強鄰匈奴鐵騎的威脅和凌辱。而在戰國和秦王朝時期修築、連通起來的長城在禦敵於外上,作用似乎並不顯著。漢文帝時,匈奴鐵騎的兵鋒甚至兩次直逼漢都長安,舉國為之震恐。

經過文景二帝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漢王朝國力雄厚,並發展起了足以擊敗匈奴的強大騎兵部隊。這個時候的漢軍北擊匈奴,無論是在漠南與匈奴騎兵激戰,還是西取河西走廊,幾乎都是以趙、秦時期的長城為出擊的主要據點。

公元前121年,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在春夏兩征時為匈奴疆土的河西走廊,迫使河西匈奴軍降漢,第一次將河西走廊納入華夏民族的版圖之中。也就是在這一年,漢武帝開始在廣袤、荒涼、罕有人跡的河西走廊修築漢長城。從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01年,用二十年的時間修築起的漢長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每一燧、每一城都需要戍卒。這些戍卒多是帶罪之身,或者被人為界定成賤民。他們也許是因為餓極了在長安的街市上偷了一塊胡餅,也許是因為生活窘迫不得已入贅岳父家中,於是,被發配邊關。

即使在交通便捷的今天,走在戈壁之上,呼吸着大漠的風沙,仍會有椎心的寒荒之意。更加無法想像,兩千年前,這些被迫拋家別子的人,遠戍於長城孤寒的垛口,眼望着天空同樣孤寒的月,心中會是怎樣一口無法烘暖的冰窖。他們至死都無法再回家,而史冊上,也永遠不可能出現他們的名字。

這些戍守邊關的將士唯一能做的就是操練、換防、巡邏。而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軍事活動,有效地威懾和馴服了河西走廊的原住民,將這些本不屬於漢王朝的領土逐漸轉化成了整個華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兩千年來,我們也許一直誤讀了戰國秦漢時期華夏民族的統治者修築長城的真實意圖。他們是懷着軍事進攻和領土擴張的目的,在自己的軍隊進入外族領土之後,為驅逐和兼併這些遊牧民族而修築了長城。

兩千年後,古老的城牆仍在,而我們,儼然成了困在城牆中被威懾、馴服的原住民……

1907年斯坦因探險隊拍攝的漢長城與今日對比,由於人跡罕至,氣候乾燥,可見長城保護尚好,變化不大。

漢代長城遺蹟細節,可見其就地取材,以紅柳、蘆葦等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

玉門關外漢代長城遺址附近的用於點烽火報警的「積薪」,經過2000多年的時間,凝結在一起,堅如化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遊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05/174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