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功夫與體操的爭鬥

作者:

中國傳統武術重視「套路」,而「套路」無助於實戰搏擊(當然,常練武術套路,也是一種身體鍛煉的方式)。這一點,自民國以來,已是武術界公開的秘密。

1928年、1933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曾舉辦兩屆「全國武術國考」。每次均有超過400名「武林高手」參賽。

第一次國考,無人使用套路,大都如鄉野邨夫打架般摟抱滾地,「所訂的考試條例,雖然煞費苦心,但到當時實行之際,大家都不能遵守條規,以後愈打愈糟,結果受傷的很多。」①甚至出現了「孟唐春失敗不服,猛咬與賽者之面,鮮血淋漓」的荒唐事故。②

第二次國考,傳統武術「套路」里講究的「踢、打、摔、拿」同樣全然不見,徒手比賽只剩下毫無章法的「王八拳」,器械比賽不是對着掄就是互相戳,令南京中央國術館學員康紹遠非常失望:

「國考時,我們放假了三天,觀摩了比賽,看了以後很泄氣:心想,這哪叫武術?上去就抓、就摔,誰被摔倒了比賽就完了。看不到武術的方法,武術好像也使不上,當時我在場,沒有一個用武術方法的:有以虛步十字手等待對方的,但是,一上去就是抓着摔,什麼姿勢也沒有了,就是抓和摔,看了很失望。」③

傳統武術的「套路」無助於實戰搏擊,欲在實戰搏擊中取勝的傳統武術家,必需在「套路」之外另作格鬥訓練——這是民國武術界「公開的秘密」。

參加國術考試的武術名家們,無論平日裏套路練得多麼純熟,上了擂台,為求取勝,也只好回歸到「上去就抓、就摔」的王八拳風格。之所以只好用王八拳,亦因為他們尚未將傳統武術進化為技擊格鬥——這種進化很依賴人體力學、營養學、運動學方面的知識。

對此,武術家趙道新先生晚年有一段很精闢的反思:

「只有完全針對格鬥需要,特意發展那些直接專用于格鬥的素質和技術,才稱得上是技擊訓練。而套路和一些功法和打法並不屬於這一範圍。……一旦遇到生死、榮辱悠關的角鬥,持續十幾個鐘頭的對奕尚不能照搬棋譜的『套路』行事,在瞬間的強力衝撞中,有誰能把套路中的招數『串珠』拆散,並挑選出最合適的一個來呢?其實,實搏與套路對練用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神經,一種神經的磨練不能促使另一種神經的改善。」「在杭州和上海的『拼命擂台』上,……優勝者雖然在自報家門時都是五花八門的傳統拳派,但他們無—例外地在傳統拳術之外『另吃小灶』,暗地裏另搞一套自己特有的格鬥訓練。」④

究竟是該繼續遵循傳統玩「套路」,還是撇開「套路」改革傳統武術使之具備實戰搏擊能力?對這個問題,民國「國術界」的意見是分裂的。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喜好拿「與外人比賽」、「洗刷東亞病夫的恥辱」等政治化口號來強調武術的「技擊性」。褚民誼、張松操等人則主張「練國術目的是要積極的來鍛煉國民的體魄,並不是目的就在于格鬥」,「套路」形同體操,恰好合用。

體育界的意見,大多傾向於褚民誼,反對往實戰格鬥的方向「整理傳統武術」,而是希望將之進化為全民體操。如體育學者王學政認為:

「近世科學昌明,人類之格鬥亦已科學化,需要徒手格鬥之機會已大減;赤手空拳終難敵槍炮炸彈。故棄體育之真諦,而偏重徒手或刀劍格鬥之技能,實無異於徒費光陰。我國提倡國術者,多犯此錯誤;是以國術之推行,倘不翻然改圖,實難以奏效。」⑤

1929年,江蘇省國術館教習(右)與省府衛隊長(左)合練「單刀破花槍」

民國戰亂不休,「套路」與「技擊」之爭,無論誰輸誰贏,其主張都很難得到貫徹。

1949年之後,論戰漸漸有了結果。1953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民族形式體育表演與競賽大會」,設定了很多「套路表演」的環節,也保留了部分實戰搏擊項目。不幸的是,賽會期間發生了拳擊手被擊斃的意外事件。

1955年,國家體委對傳統武術採取「收縮加以整頓」的新政策,取消了對抗形式的武術比賽,將「套路」確定為武術的主要內容,「武術表演」自此幾乎全面取代實戰搏擊。

1956年,北京舉辦「12省市武術比賽」。比的全部都是體操性質的「套路」。同年,武術家顧留馨在給武術史學者唐豪的書信中,如此感慨:

「保健和醫療作用,是民族武術在今後尚能發揮其延年益壽價值的主要作用。……至於技擊作用,除了能夠演化為競技項目外,恐怕今後要歸於自然淘汰……太極拳在30年來自發地流行於全國各地,不在於它的技擊上的原理與方法,而在於醫療體育上的效果。」⑥

1957年,武術界人士向應「大鳴大放」,就「武術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展開了一場學術討論。部分武術家、武術學者認為,「技擊」才是武術存在的基礎,是武術的本質所在,並批評當前的武術政策「過分強調武術健康身體的一面,而忽略了武術的本質」。

這種觀點隨即被概括為「唯技擊論」,遭到了批判。批判意見認為:「在古代,技擊的作用是主要的。但當武術的健身作用被人民認識,和武術在軍事上被槍炮所代替後,健身作用便是基本的了。」究竟是像國民政府時期的「中央國術館」那般對待武術(筆者註:其實,國術館玩的也是體操套路),還是將武術視作一種鍛煉筋骨、延年益壽、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體育運動,被視為「武術工作中的兩條路線」之間的鬥爭。⑦

此後近30年的時間裏,以體操為範本的武術「套路」,成為了中國傳統武術內容的絕對主流。武術史學者馬明達對此有精闢總結:

「在對所謂『唯技擊論』的批判聲中,將所有對抗項目一刀砍掉,其他原屬於『國術』體系的許多項目均遭到摒棄,結果只剩下形影孤單的拳械套路演練一種形式。進而又以體操為糢式,推出『國家規定』的以所謂『長拳』為核心的『競技武術』體系,實際上是用某一兩種民間通俗拳法的風格一統中華武壇,使武術進一步體操化、舞蹈化,以至雜耍化。相當一段時間裏,全國武術比賽活動只是由二、三百名專業隊員在『爭奇鬥艷』。運動員們一般都比較矮小,他們善於『翻騰跳躍』,不斷地翻騰出新的花樣來,因為比賽的核心就是看誰跳得更高,翻得更多,亮相更漂亮,把這些東西名之日『難度』,號稱『質量高、難度大、造型美』。發展到極致,便是緊隨『左風』,編出一大批『板凳破步槍』一類的『對打』;畫了妝並配上音樂的單練和群練;以及『反修拳』、「語錄拳」等光怪陸離、莫明其妙的東西。……不但原屬於『國術』範疇的許多內容消亡了,就以套路而言,大量傳統套路也悄然消失,有些則在風氣之下逐漸發生衰變,變成一種徒有其名、似是而非的東西。」⑧

1979年,重實戰搏擊的「技擊」,終於重新被納入到了「武術」的範疇。

該年,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會」上,組織了散手短打表演——上一次類似的表演,須追溯到1953年。此後,經過七屆「散手表演賽」,1989年,國家體委頒佈了《武術散手競賽規則》,開始正式舉辦散手擂台對抗賽。

讓「傳統武術」難堪的是:「散手」回歸後,迅速與「套路」分道揚鑣。

儘管《武術散手競賽規則》裏,刻意鼓勵散手運動員使用「套路動作」(如主動倒地使對方也倒地然後自己站立起來,算最高的「3分動作」)進行實戰搏擊,但絕大多數散手運動員不會、也不願意練套路,因為「規定套路」對實戰搏擊運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這也使得許多傳統武術界人士對「散手」深惡痛絕,他們抨擊道:

「在競技散手身上,鈎擺直拳法來自拳擊,鞭腿膝法來自泰拳,摔法來自西洋跤,我們哪裏還能找到傳統武術的哪怕是絲毫的痕跡?」⑨

不過,「散手」比賽的回歸,並沒有將90年代中國競技武術的重心導向「實戰技擊」。體操式的「套路運動」,仍是中國武術的主流。

1996年出台的《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其評分標準與體操高度相似——據該規則,裁判員為套路動作評分:全套動作滿分為10分,其中動作完成分值6.8分,演練水平分值3分,創新難度分值0.2分。八運會前出現的「左旋風腳720度接右旋風腳720度加馬步」這種完全違背了武術技擊原理的「套路動作」,就是上述體操式「武術競技規則」引導下的產物。

稍後,為了讓武術能夠在2008年成為奧運會項目(遺憾未能成功),武術管理部門又再度重申:「高、難、美、新」和「更具觀賞價值」,乃是「中國武術套路運動」的核心內容。上述種種,曾令時任奧委會主席羅格生出質疑:「武術和體操有何差異?」⑩

在江湖之遠,因「武俠熱」而激活的民間武術熱潮,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也同樣深陷在「套路運動」之中難以自拔。1979年,國家體委下發《關於發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積數年之功,在全國查明「自成體系」的拳種129個。此次調查的核心工作,乃是記錄、整理「武術套路」,故所謂「自成體系」,即「自成套路」[11]。

這些「套路」中的相當大一部分,其實形成於50-80年代之間,是武術體操化、舞蹈化、雜耍化政策的直接產物。

注釋

①馬白,《對於提倡國術的我見》,收錄於《江蘇省國術館年刊》,1929。②《中央國術考試之第三日》,申報1928年10月19日第9版。③戴國斌,《武術:身體的文化》,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第184頁。④黃積濤,《趙道新先生訪談錄》。⑤王學政,《體育概論》,商務印書館,1947,第130頁。⑥1956年9月2日,顧留馨致信唐豪。收錄於:《顧留馨太極拳研究》,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第30-31頁。⑦丁凡,《略論武術技術的發展方向》;張非垢,《武術工作中的兩條路線》。收錄於:《武術教材參考資料之一武術運動論文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運動司武術科/編,1958。⑧馬明達,《應該重新審視「國術」》,收錄於:《說劍叢稿》(增訂本),中華書局,2007,第371-372頁。⑨程大力,《傳統武術:我們最大宗最珍貴的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第4期。⑩李龍,《深層斷裂與視域融合中國傳統武術進入現代視域的文化闡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第87-89頁。[11]具體案例,可參見:曾昭勝等,《廣東南拳的發掘和整理》,收錄於《1980年全國體育科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匯編》,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編,第96頁。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史料搬運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29/184799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