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元祐黨人碑名單少人知 奸相蔡京倒是萬年傳

—原題:元祐黨人碑

作者:

元祐是北宋哲宗趙熙的年號,北宋一朝,鬧變法鬧得不行,來回折騰。老子神宗趙瑣變法,兒子趙熙不變了,復辟。於是,當年一干反對變法的人,以司馬光為首,組織還鄉團殺回來了。從此以後,支持變法的,人稱元豐黨人(元豐是神宗年號),反對變法的,為元祐黨人。此後反反覆覆,到了宋徽宗趙佶這裏,變法派聲勢大振,丞相蔡京,對司馬光這干人恨不過,但人都死了,也沒法再貶斥發配,為了徹底清算餘毒,奉皇帝的旨意,下令各州縣大刻元祐黨人碑,宣佈這些人屬於奸黨,要勒之於石,讓他們千秋萬代臭下去。於是,就有了這著名的元祐黨人碑。

其實,北宋的制度和政治,的確需要改革。漫說後世,就是當時人也感到毛病特多,官制疊床架屋,床上架床,還添若干大小椅子板凳什麼的。反正讓大家什麼事都幹着彆扭,一件小事,折騰半年。但是,變法黨人王安石他們,按着強化國家權力的思路做,動靜忒大,不僅折騰官場,而且折騰百姓。所以,好些人反而感覺不如不變。皇帝不換,這老兒自己決定的事兒,不好自己否定,但是皇帝一換,老子死了,兒子上台。佛洛依德說,兒子都有仇父情結,放在皇帝身上,大概不錯。孔子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然而,老子喜歡的,不論是人還是政策,兒子必定不喜歡。所以,老子的寵臣,必定會栽在兒子的手上。於是,反變法的復辟黨上台。

然而,復辟黨司馬光等人上台,做得太絕,盡廢新法。哪兒有這個道理呢?舊法要是十全十美,幹嘛那麼多人要變?政治效率怎麼會那麼低?歸攏在反變法這邊的某些人,比如蘇軾,其實就對王安石變法中的某些內容,比如免役法還是認同的。只是,人家就是要把他歸在復辟派里,他也就只好做黨人了。北宋後期,復辟派整體上不吃香,所以,在一個暫短的元祐年間過後,復辟派就一直倒霉,蘇軾就被貶了又貶,一直發到海南島的儋州,到天涯海角了。幸虧看的開,活得久,終於盼來平反那一日,又到壽了。他當然想不到,死後居然還要被人折騰,名字刻上石碑,讓他遺臭萬年。

但是,各個州縣刻碑的時候,出過一點小麻煩。北宋文化市場發達,元祐黨人中,蘇軾、黃庭堅這些人,早早成名。在世的時候,就可以靠寫字作畫賺稿費了。由於文化普及程度高,經過市場的傳播,即使販夫走卒,也知道這些人的大名。他們的字畫招人喜歡,文章也有粉絲,而且是鐵粉。蘇軾流放期間,之所以能活得不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走到哪兒都有粉絲。粉絲們可不管這些人是否犯了政治錯誤,該喜歡就喜歡。合影是沒辦法了,但討幅字兒,求首詩,卻是家常便飯。當然,字畫和詩,都不會白作,銀子和酒肉,甚至還有美女,滾滾而來。

政治掛帥,階級路線什麼的,在那個年頭,人們還沒有概念。儘管大家都崇拜皇帝,但皇帝不喜歡的人,卻未必一定會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刻碑,要找刻工,這些刻工,有些是刻過蘇軾和黃庭堅詩作的,有些居然想不通。九江這個地方有個刻工,名叫李仲寧,手藝很棒,他接到地方官的指令,要他刻黨人碑,他說,小人家貧,靠刻蘇學士和黃學士的詞作得以飽暖,現在要以奸人為名,將他們刻在石上,我不忍心。長安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出色的刻工叫安石,他也不肯。地方官加以鞭笞,不得已,他說,非刻不可的話,我不能刻上我的名字。

雖說,人們總是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盡為讀書人。但不相信勞動人民一定會比讀書人道德高尚。但底層的百姓,每每彎子轉的沒有讀書人那麼快,想不通的時候肯定是有的。什麼叫做好人,什麼叫做壞人,他們自己也有一個標準,肯定跟上面政治標準不怎麼一樣。

黨人碑刻完之後,雖說遍立各個州縣,但立碑的蔡京,後來也完了。不及等到後世,就在倒台的當口,人們的評價,此人就是個奸人,遭貶之後,沒人給飯吃,活活餓死。當然,黨人碑也立馬被砸毀,剩不下幾個了。以官府的名義,給詩人定性奸人,遺臭萬年,多年臭不了。風水輪流轉,誰知道最後轉到哪兒?蔡京等人,當初的心機不可謂不深,最終都是白費。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張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15/184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