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都是排骨,也分為「前中後」3種,肉量肉質區別大,弄懂再買不吃虧

排骨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膠原蛋白、鈣等人體必需元素,而且肉質也很鮮嫩,做法也非常豐富,煎排骨、烤排骨、燉排骨、燒排骨等,都很美味。

但您可能不知道,同樣是排骨,也是有區別的。一整扇排骨,居然也有前、中、後之分,3種排骨的肉質差別很大,適合的烹飪方式也不同。估計很多人每次買的都是比較長的那種排骨,認為是最好的,其實其它部位也不差哦,今天我們就聊聊買排骨的小技巧。

前排、中排、後排,肉量、肉質都有很大的區別,導致它們的做法也不同,弄懂後再買,就不會吃虧了。

3種排骨的區別

1、前排

前排的位置靠前,是豬脖子附近的4根排骨,這個部位經常活動,骨頭比較軟,含有較多的脆骨,非常有嚼勁,但肉量比較少,沒有大口吃肉的快感,但勝在價格便宜。肉質還比較嫩,適合做紅燒排骨、糖醋排骨。

2、中排

中排是前排後面的6根排骨,也是最長的排骨,大家平時也都喜歡買這樣的排骨,價格比較貴。肉量是3種排骨中最多的,肉比較厚實,可以大口吃肉,而且肥而不膩,久煮不老,適合多種烹飪方式。

3、後排

後排是中排後面的4根排骨,因為接近後腿,所以這個部位的骨頭比較粗大,而且不經常運動,脂肪比較多,口感比較肥膩,而且發柴,比較適合長時間的燉煮,這樣吃起來比較軟爛。

是不是現在才知道,不同部位的排骨,區別竟然這麼大。哪買哪種排骨比較好呢?

如果有中排,就買中排,沒有中排買前排,後排是最後的選擇,別再買錯了。另外,買哪個部位,還要看具體的烹飪方式,中排適合各種烹飪方式,而前排適合煎、炸、燒,後排適合燉、煮,用對了方法才好吃。

不管是哪個部位的排骨,只有新鮮的才是最好的,不新鮮的話說別的都沒用。怎麼才能挑到新鮮的排骨呢?老屠夫教你4招,輕鬆買到好排骨。

1、看水分

如果排骨一直往外冒血水,或是用手按壓後會流出血水,這樣的排骨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注水排骨。拿一張紙巾,在排骨上擦一擦,紙巾不會濕的話,才是正常的排骨。

2、看顏色

看排骨上面的肉,顏色鮮紅或粉紅色,骨頭裏面呈鮮紅色,這樣的排骨是比較新鮮的。如果骨頭裏面發黑,肉的顏色暗紅,說明放了很長時間了,不新鮮,也有可能是病死豬肉

3、摸肉質

用手摸一摸排骨,表面應該是有一層油脂,比較光滑,沒有血水、粘液等,這樣就比較新鮮。如果摸起來黏糊糊的,說明已經滋生了細菌,排骨壞掉了。

4、聞氣味

正常的排骨聞起來只有淡淡的腥味,如果能聞到酸味、臭味、刺鼻的氣味,都不是好排骨,千萬不要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關於我們吃喝的那些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07/173162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