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早在漢朝,中國就普及了義務教育

作者:
古代中國文盲遍地嗎?絕對不是!古代中國,文盲很少!至少成年男子中,文盲極為少見!自古以來,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國家,唯一的擁有完善的教育體系的國家,唯一的擁有貧寒子弟能出將入相的傳統的國家,是識字率最高、文盲率最低的國家。直到鴉片戰爭爆發時,依然如此。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之一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的第一聖人不是「和尚」,而是「至聖先師」—-孔子。

漢朝教育

一、舉世無雙的重教文化

司馬遷寫《史記》,以孔子為「世家」。

何為「世家」?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史通·世家第五》曰:

自有王者,便置諸侯,列以五等,疏為萬國。……司馬遷之記諸國也,其編次之體,與本紀不殊。蓋欲抑彼諸侯,異乎天子,故假以他稱,名為世家。

所謂世家,就是「開國承家,世代相續」、世襲爵位諸侯。

唐代張守節《史記》之「孔子世家」「正義」曰:

孔子無侯伯之位,而稱「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於夫子,可謂至聖,故為「世家」。

孔子並非天子、諸侯國君,當然無爵位可傳,但是,到司馬遷時,孔子的六藝之學,已經連綿不絕傳承十餘世,從天子到百姓,天下讀書人皆以孔子為宗,以孔子為至聖之人,所以,司馬遷以「世家」來記述孔子。

孔子一生並不得志,但其身後尊榮備至。這,除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更主要來自於他教學上的巨大成功。《史記·儒林列傳》說: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後陵遲以至於始皇,天下並爭於戰國,儒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孔門弟子有的位至卿相,有的專心於開門受徒。言偃回到江南,子夏前往陝西,更多的弟子在中原大地傳道授業解惑。王侯將相、山野草民,無不以他們為師。即便天下紛亂之時,齊魯大地讀書之風依舊興盛。就這樣,儒學就伴隨孔門弟子傳遍了中華大地。

《史記·儒林列傳》曰:

及高皇帝誅項籍,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豈非聖人之遺化,好禮樂之國哉!

劉邦率領大軍圍攻魯地之時,這裏的老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書聲琅琅,琴聲悠揚。即便是天下紛亂、戰事不斷的秦漢之交,中華大地的教育活動並未終止。

普天之下,沒有比中華更重視教育的民族,唯有中華的第一聖人是一位老師,而且他千年一貫的諡號便是「至聖先師」。

到過孔子故里曲阜的人都知道,中國皇帝到了這裏,也得下轎步行,拜祭孔林。作為天子,拜天、拜地、拜父母,都是正常的,他為什麼拜孔子呢?理由很簡單:孔子是至聖先師,學生拜千古第一的老師,天經地義。

二、義務教育定型於漢代

漢武帝之所以偉大,在於他系統地恢復了中華崇文尚武的傳統。

漢武帝的武功,人所共知。

漢武帝也重文。遺憾的是,他在繼承中華禮樂治國傳統上的功績,後人知之甚少。

為了節省文字,姑引馬端臨《文獻通考·學校》:

(漢)武帝時始為博士、學官置弟子員。……及武帝既興學校,則令郡國縣官謹察可者,與計偕,詣太常受業如弟子,則郡縣皆有以應詔,而博士、弟子始為國家選舉之公法也。

(漢)平帝元始三年,立學官。郡國曰學,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

漢武帝之前,雖然朝廷設有博士,但是,並沒有規範管理,學生既無入學規則,也無員額限制,博士教書和學生讀書,皆為自願。對學有所成者,朝廷也沒有成套的人才舉薦選拔制度。直到漢武帝以儒學為正統,漢朝才開始大興學校,並下令全國各郡縣官員選拔本地優秀學生,隨同匯報年度工作的官員一同到京城,到太學深造。從此,博士、弟子才開始納入國家人才選拔制度中來。

到漢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全國的教學體系已經全面形成,在全國各級行政機構皆設置教育官員。郡(王國)的學校稱為「學」,縣(侯國)的學校稱為「校」,郡縣學校置經師一人。鄉的學校稱為「庠」,聚(城鎮性的居民聚居點)的學校稱為「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

歷經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之後,在江山一統的中華大地上,由中央政府主持的公立學校實施的義務教育,再次普及到了廣大鄉村。

漢朝的基礎教育,比18世紀的歐洲還要領先。這話,一點也不誇張!須知,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兩國的軍人,基本是文盲。

從漢朝開始,中國形成了偉大的傳統:百姓重視教育,讀書人以孔子為榜樣,以教書育人為榮,故而民間辦學之風長盛不衰。許多大學者終身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許多官員卸職退休後,全身心於傳道授業解惑。

在《後漢書·儒林列傳》隨手挑幾個:

楊政字子行……教授數百人。

濟陰曹曾,字伯山……門徒三千人。

牟長,字君高……諸生講學者常有千餘人,着錄前後萬人。……子紆,又以隱居教授,門生千人。

與此同時,政府還大辦高等教育。漢朝的人口約6000萬,而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生,一度多達3萬餘人。

全民重視教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得到有效傳承,不曾中斷。

三、唐代的義務教育制度

武德七年(624年),天下初定,唐高祖便下達《置學官備釋奠禮詔》,要求各地向朝廷舉薦人才,同時下令:

州、縣及鄉、里,並令置學。

朝廷要求:全國城鄉普遍辦學,州設州學,縣設縣學,鄉、里皆設學校。唐代以每500戶人家為一個鄉,每100戶人家為一個里。

每100戶人家的地方,就有一所政府舉辦的學校,其普及程度可想而知。

歷經隋末戰亂之後,政府主辦的公立學校,普及到全國鄉村。

子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自漢朝以來,國家義務教育政策的落實情況,就被作為考核的地方官員政績的主要內容之一。

本來就是孔門弟子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會高度關心教育問題,下達相應的詔書。《唐會要》卷35:

(開元)二十六年正月十九日敕:古者鄉有序,黨有塾。將以宏長儒教,誘進學徒,化民成俗,率由於是。其天下州縣,每鄉之內,各里置一學,仍擇師資,令其教授。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旨:全國每一個里辦一所學校,由政府選拔博學鴻儒擔任老師。

唐玄宗不止是說說,《遣使分巡天下詔》:

其天下道學,固已有置者,並鄉學等,此並切於生人,比來興置,蓋為教導,各宜敦勸,使有成益。

唐玄宗下令,欽差大臣巡視全國各地,必須檢查地方的辦學情況,並且作為重點之一。

唐代義務教育的普及,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在監獄裏,也設有學校!

著名的上官婉兒,一出生就隨家人進了監獄,在監獄中長大。她就是在監獄學校里接受教育的。

在唐代,一旦男性家長犯了類似於「危害國家安全」的重罪,就會被籍沒全家,全家老少都會被送到司農寺的農場安家落戶,進行勞動改造。如果女子心靈手巧,則會被安排到內侍省的掖庭局,做些縫縫補補、織布繡花的活兒。如果孩子小,必須跟着母親,那麼,她就會隨着母親來到掖庭局。因為少兒太多,朝廷便在掖庭局創辦了學校,《唐六典》:

宮教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博士掌教習宮人書、算、眾藝。

學校有兩名博士,負責教宮人學習識字、書法、數學和其它各種文化知識。

史料證明,這裏的師資力量也不錯,《唐故內侍省內仆局令費府君墓志銘》:

祖怡,雋州□藜縣令……父朗,皇朝本州博士……(君)弱冠初登鄉塾,……於是晨趨蕙路,夕拜椒閭……始授君□□庭宮教博士……遂游志典墳……有滯斯通,亞善談謔,尤工草隸……

費智海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是縣令,父親是州學博士,他自己也博學多才,不進書讀得好,而且書法也很不錯。後來,他自願做宦官。一當上宦官,馬上被安排在掖庭局擔任宮教博士。因為幹得不錯,被提拔為內侍省內仆局令。

上官婉兒就是這裏的博士們的弟子。上官婉兒的博學多才,足以證明學習條件不差。

四、唐代的義務教育質量

大唐義務教育的普及,絕非虛言。

在唐人詩文筆記、碑刻墓誌之中,關於村學、鄉校的記載,可謂不勝枚舉。

在長安城裏,《太平廣記》卷五十二:

有滎陽鄭又玄,名家子也。居長安中,自小與鄰舍閭丘氏子,偕讀書於師氏。

名家子弟鄭又玄,與貧寒的鄰居子弟,同在一個學堂讀書。

在廣陵城裏,《太平廣記》卷七十四:

張定者,廣陵人也,童幼入學。天寒月曉,起早,街中無人。

大清早,月亮還高掛天空,幼童張定背着書包上學了。

在今山西黎城縣農村,《唐故處士王君之碣》:

君諱慶,字褒,上黨黎城人也。……七歲能自致於鄉校,乃心專經,篤意儒業……遂就詩禮。……會徐王到,……留之幕府,悉子弟從其受業。

墓主王慶,祖祖輩輩是農民,但祖祖輩輩都是有文化的。他七歲進入鄉校讀書。若干年後,他具備參加朝廷進士科考試的水平了,恰好徐王這裏(并州)任職,發現他太有才了,就把他請到王府擔任老師,教授自己的子弟讀書,並協助他處理政務。

在今江西的偏遠鄉村,《太平廣記》卷四十四:

元和中,(田先生)隱於饒州鄱亭村,作小學以教村童十數人。

在今天江西上饒、景德鎮一帶有個鄱亭村,田先生擔任村學的老師,教授村裏的十幾個孩子。

在今成都市北郊新都縣的偏遠鄉村,《法苑珠林》卷十八:

唐益州西北新繁縣西四十里許,有王李村。隋時有書生姓荀氏,在此教學。大工書而不顯跡,人慾其書終不肯出。

距離縣城四十里的王李村,有一位書法極棒的荀老師在村學教書。

在著名詩人盧仝眼裏,村學老師的水平還是不錯的。盧仝的孩子,也是在村學裏念書。他作《寄男抱孫》教育孩子道:

殷十七又報,汝文頗新有。

……

莫學村學生,粗氣強叫吼。

……

殷十七老儒,是汝父師友。

盧仝說,兒子啊,老師殷十七告訴我,你又有進步,我很高興;村學裏有的孩子不學好,你不要學他們;你的老師是老儒,也是我的師友,你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念書啊。

事實確實如此。許多著名人物,在沒有通過科舉考試之前,就任職於鄉里之學,一邊教書謀生,一邊讀書備考。

白居易便自稱「臣本鄉校豎儒」,他早年當過鄉校的老師

又如《朝野僉載》說:

唐國子監助教張簡,河南緱氏人也,曾為鄉學講《文選》。

大唐最高學府國子監的主講老師之一的「助教」張簡,當年就在鄉學教書。

事實證明,鄉村小學的教學質量是可靠的。

宰相竇易直,就是從村學裏走出來的。《因話錄》卷六:

竇相易直,幼時名秘,家貧,受業村學。

竇易直童年時,因家裏窮,到村學讀書。後來明經及第,官至宰相。

宰相苗晉卿,也是從這裏走出來的。據《舊唐書·苗晉卿傳》,苗晉卿後來進士及第。古代交通落後,回趟家鄉不容易。在擔任魏郡太守期間,他借入京匯報工作的機會,順道回到老家,花錢請鄉親們吃飯,又從工資中拿出三萬錢,捐給鄉學做基金,資助孩子們讀書。這就是古人的「衣錦還鄉」。

宰相權德輿,同樣是從鄉村學校走出來的,他在《送右龍武鄭錄事東遊序》自述道:

予弱歲時從師於黨塾,鄭生已用經術上第……

「黨塾」即村學。權德輿的啟蒙教育就是在村學完成的。

那麼,唐朝的孩子什麼年齡上學?啟蒙教材又是什麼樣的?

唐玄宗曾要求編撰啟蒙教材《初學記》,《大唐新語》:

玄宗謂張說曰:「兒子等欲學綴文,須檢事及看文體。《御覽》之輩,部帙既大,尋討稍難。卿與諸學士撰集要事並要文,以類相從,務取省便,令兒子等易見成就也。」說與徐堅、韋述等,編此進上,詔以《初學記》為名。賜修撰學士束帛有差,其書行於代。

唐玄宗發現,孩子們在過了識字的啟蒙階段,便開始學習寫作文,需要掌握大量的資料和文章體裁,但是目前的如《御覽》一些書,厚厚的一大堆,很不好。於是玄宗給宰相張說佈置了一項任務,要他組織編撰一部適宜於孩子們學習的教材。張說與徐堅、韋述等大學者一起,合編了一本書,玄宗很滿意,給取名為《初學記》。很快,這本書在全國通行。

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說:

少長江漢,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

李白說,自己從小在江漢地區長大,五歲開始學識字(從認識背誦天干地支開始),十歲便閱讀諸子百家著作。自炎黃以來歷史文化,都有所涉獵。勤奮讀書,練習創作,至今已經三十年了。

如《大唐故文林郎崔君墓志銘並序》:

君七歲誦《孝經》、《論語》,十二通《毛詩》、《尚書》,……十六師冀州蘇諶,講《左氏春秋》……

如《唐故安定梁君墓志銘並序》:

小學大成,至於《孝經》、《論語》,通卷背文;顏氏字類之書,問之便寫。

又如,《唐故國子生李夫子銘並序》:

九歲通《周易》,十歲明《禮》,十三精《史》、《漢》,十五能屬文,十七補國子生。

由此,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初等教育的教材:

1、五六歲的時候,以天干地支之類,初學識字;

2、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學習《孝經》、《論語》等着作,同時以顏真卿《韻海鏡源》等字典、書法類著作為教材,進行小學和書法訓練;

3、到十四五歲,初步完成儒家基礎經典的學習;達到通曉做人做事的道理,能熟練作文,寫一手好字的水平。

4、此後,便選擇專業,進入明經(如歷史、三禮)、進士、明法、明算等專業性學習階段;

5、大約到十六七歲乃至十八九歲,入州學、國子監深造,或者遊學四方,如學有所成,獲得州府或者國子監舉薦,便參加全國統考。

綜觀唐代士人,基本以「弱冠」即二十歲為進京應試的時刻,後面我們會提供大量的例子。當然,例外的也很多,比如元稹,智商太高,十五歲便明經及第;比如姚崇,少年時一直「以呼鷹逐獸為樂」,到二十歲才玩醒,開始貓在家裏讀書,後來成為一代名相。這兩位過於出類拔萃,不能作為一般現象看。

五、唐人的童年

唐朝的幼兒教育十分成功是毫無疑問的,並留下了許多流芳千古的範例。

《太平廣記》卷一七五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韋莊幼時,常在華州下邽縣僑居,多與鄰巷諸兒會戲。及廣明亂後,再經舊里,追思往中,但有遺蹤。因賦詩以記之。又途次逢李氏諸昆季,亦嘗賦感舊詩。

《下邽》詩曰:

昔為童稚不知愁,

竹馬閒乘繞縣游。

曾為看花偷出郭,

也因逃學暫登樓。

招他邑客來還醉,才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無處問,夕陽衰草盡荒丘。

又《逢李氏弟兄》詩曰:

御溝西面朱門宅,

記得當時好弟兄。

曉傍柳陰騎竹馬,

夜隈燈影弄先生。

巡街趁蝶衣裳破,

上屋探雛手腳輕。

今日相逢俱老大,

憂家憂國盡公卿。

韋莊,是晚唐著名政治人物、詩人。他的童年時代,是在華州下邽縣(今陝西渭南臨渭區)度過的。所謂的「黃巢起義」,將富饒的關中平原禍害得民不聊生。亂平之後,韋莊來到這裏,尋訪舊跡,但見夕陽、衰草、荒丘!途中,終於見到了兒時的同學、玩伴李氏兄弟。撫今思昔,感慨萬千,作詩二首。

韋莊的童年生活非常快樂,夥伴們一起騎竹馬、掏鳥窩,上課頑皮、搗亂,還有偷偷逃出學校,出去玩耍。

唐人的童年都是這樣度過的。

眾所周知,唐代也誕生過不少著名的神童。

唐朝設有童子舉,據《舊唐書·文苑上》,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便是「神童舉,拜校書郎」,即通過童子科考試而做官的。據《舊唐書·裴耀卿傳》:「裴耀卿,……數歲解屬文,童子舉;弱冠拜秘書正字」,優秀的經濟學家、宰相裴耀卿,也是童子科及第而入仕的。

在正史、唐人筆記小說中,關於神童的記載很多,如《大唐新語》卷八:

賈嘉隱年七歲,以神童召見。時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於朝堂立語,李戲之曰:……

賈言忠數歲記諷書,一日萬言。七歲神童擢第,事親以孝聞,遷監察御史……

又如《唐摭言》卷三:

苗台符六歲能屬文,聰悟無比,十餘歲博覽群籍,著《皇心》三十卷,年十六及第。張讀亦幼擅詞賦,年十八及第。同年進士,同佐鄭薰少師宣州幕。

苗台符十六歲、張讀十八歲,便力克天下文士,進士及第。詩人作詩稱他倆為「兩個阿孩兒」。

《三字經》中專門提到了唐朝的兩大神童:劉晏、李泌。

據《新唐書·劉晏傳》,估計是根據曹州(今山東菏澤)地方官員安排,唐玄宗東封泰山時,年僅七八歲的劉晏向玄宗獻上了自己的作文。唐玄宗大為驚奇,要宰相張說考試劉晏的真實水平。考完後,張說向玄宗報告結果:這孩子可是國寶啊!玄宗便授予劉晏太子正字的官職。當然,劉晏也不是真的做官了,只是有了領薪水的地方,為舉家遷往京城、在更好的環境裏讀書創造了條件。

據《新唐書·李泌傳》,開元十六年,朝廷召開一次學術研討會,當年童子科及第者員半千的孫子、年僅九歲的員俶,也參加了。在學着雲集的場合,員俶表現出令人驚嘆的學識。玄宗大為感嘆:不知天下還有沒有跟員俶一樣孩子!員俶答:我的表弟李泌不比我差。唐玄宗便設計了一場考試,他與宰相張說下棋,讓李泌做賦。李泌大獲成功。唐玄宗賞賜李泌家人一大筆錢財,要求他們繼續努力,好好安排孩子讀書學習。

六、明清兩朝的義務教育

當歷史進入明朝,重教之風更甚。《明史·太祖本紀》:

(洪武二年)諸王子受經於博士孔克仁;令功臣子弟入學。……詔天下郡縣立學。

(洪武八年)詔天下立社學。

(洪武二十八年)詔諸土司皆立儒學。

明太祖剛剛稱帝,還處於激烈的戰鬥之中,便接二連三地下旨辦學校。洪武二年,命令皇子皇孫和功臣子弟們入學讀書,同時下令統治區內的郡縣辦學校。洪武八年,天下初定,下令將學校普及到鄉村。洪武二十八年,下令所有的土司,也要辦學校。

在教育制度上,清朝完全照搬明朝。清朝教育普及程度極高,遠高於同時期歐洲各國。《清史稿·選舉一》:

有清學校,向沿明制。……社學,鄉置一區,擇文行優者充社師,免其差徭,量給廩餼。

清朝也是廣立社學,要求全國各縣,根據實際,以方便入學為原則,「鄉置一區」,創辦啟蒙學校。由政府聘任老師,並發放工資。同時,強制「凡近鄉子弟十二歲以上」入學讀書。

《明史》、《清史稿》是就全國而言,我現在挑幾個「偏遠地區」的縣誌。

據明朝嘉靖年間的《安溪縣誌·地輿類》:

安溪縣在泉州府西一百十五里,……嘉靖元年造冊,人戶二千三百九十四戶,人口九千八百七十八口。

嘉靖《安溪縣誌·學校類》:

社學之設,所以教童蒙始學之人,蓋欲正其心術,端其志行。異日入國學,而為國之用。

2394戶人家、不足一萬人口的安溪縣,設立了36所社學,即平均67戶人家一所公立學校。

根據康熙癸丑《安溪縣誌》、乾隆二十二年《安溪縣誌》,整個清朝,保持了這樣的辦學規模。

為了證明本人所言不虛,特列舉這三十六所學校名:侍御社學、匯征社學、會元社學、石堂社學、羅洋社學、厚安社學、埔????社學、獅子社學、真覺社學、橋頭社學、赤嶺社學、官橋社學、下湯社學、歸湖社學、楊合社學、吳莊社學、源口社學、上坑社學、溪尾社學、店尾社學、宮前社學、崎兜社學、苦幹社學、東干社學、郭坂社學、上房社學、左槐社學、霞川社學、藍田社學、進德社學、南斗社學、玉湖社學、杉洋社學、多卿社學、舉溪社學、淨惠社學。

敦煌縣是一個更加偏遠小縣。據道光《敦煌縣誌》,道光年間,敦煌縣共2448戶、20840人;全縣共設立13所「義學」(實即社學),平均每188戶人家,設立一所公立學校。

《敦煌縣誌》記錄了「強制性義務教育」的實況。《敦煌縣誌·風俗》:

子弟稍長,即令就傅。富家則自延師教督;貧者送入義學,官延師以教之。

《敦煌縣誌·人物》:

(知縣曾希孔)設立義學,俾貧賤子弟皆得讀書。間有七八歲尚未就傅者,必苛責其父兄。

政府強制要求家長將適齡男童送學校讀書。凡是男童到了七八歲,還沒入學讀書,他們的家長就會遭到官員的嚴厲訓斥。

即便是條件較差、情況較為負責的雲貴山區,也建立起了從啟蒙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學體系。

張之洞的父親張瑛長期在貴州任職,張之洞長期跟隨父親,在任所讀書,後來高中探花。張瑛編撰的《興義府志·學校志》說:

義學與書院相表裏,有義學以端蒙養,有書院以教成材,……社學更所以輔義學者也。……(興義府城內)今義學六:四門四義學;舊設西門內義學一;城中央義學一,知府張瑛捐建。

社學是官辦的啟蒙學校;義學,是民辦官助的純公益性的學校;府學是官辦的高等學校;書院是民辦官助的高等學校。

根據府志如「安南縣社學:明社學三,……明末毀於流寇」等記載,可知,明朝時,這裏的社學也是正常的,只是較 大陸要少。清朝後,可能是因為戰爭等原因,朝廷對這裏社學設立的政策的不穩定,所以,社學大多廢止,而義學興起。

7、文盲遍地因何而來?

古代中國文盲遍地嗎?絕對不是!

毫無疑問,古代中國,文盲很少!至少,成年男子中,文盲極為少見!

某些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的統計的文盲率為依據,說中國自古教育落後,文盲率高,這是極端不公正的,甚至是荒唐的。

建國初文盲率高,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自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結束,這一百餘年裏,世界各大強盜,對中國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掠奪和摧殘。不說戰爭尤其是日本侵華戰爭所造成的破壞,也不說鴉片所造成的罪惡深重的毒害(據《劍橋中國晚清史》,吸食鴉片者佔全國總人口的10%),僅用槍炮強搶惡要的「戰爭賠款」就多達13億兩白銀。13億兩白銀是個什麼概念呢?清朝的時候,中央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平均算下來的話,大約在7000~8000萬兩白銀,也就是說,賠款總額等於清政府的十五六年的財政收入。按照今天來算的話,去年我國的財政收入是18萬億人民幣,折算成美元超過2.6萬億美元。如果再乘上16,就是42萬億美元。如果賠出去了42萬億美元,當今的中國會是個什麼樣子?真會窮得沒褲子穿了,中國還能有幾個讀書人!

其二,是自辛亥革命到1949年,軍閥混戰與抗日戰爭,持續了四十年裏(整整兩代人的時間)!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是在戰亂中度過的,民不聊生,哪有擺放課桌的地方?

其三,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蔡元培等人,刻意摧毀了中國既有的教育系統。辛亥革命一成功,偏執狂的教育總長蔡元培,在全國一無「新式」教師、二無「新式」教材的情況下,便宣佈教習經書的「舊式教育」為非法,強令推行「新式教育」,無數「舊式」學校解散。本已淪為赤貧的全國城鄉,想不形成一代又一代文盲也不可能了。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04/162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