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唐詩三百首》誰的詩最多?王維第二 李白屈居第三 誰是第一?

作者:

中國是個詩歌王國,有着幾千年的創作傳播史,中國古典詩歌(舊體詩)從《詩三百》起步,《楚辭》的突破,到漢代樂府的流行,直到唐宋的普及,是個不斷攀升的過程。尤其是到了唐朝,更是達到詩歌創作的巔峰。後世學人,多以唐詩為本,來實現自己的詩人夢,所以,才在民間留下了「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的古諺。

有唐一代,湧現了眾多詩人,並創作了海量詩歌,據《全唐詩》不完備統計,整個唐朝時期,有名記載的詩人就有2300多位,留下了近5萬多首詩作,這是從西周至南北朝近1700年遺留詩歌總數的兩到三倍。這些海量唐詩,龍魚混雜、優劣不齊,為了便於讀者了解與學習唐人詩歌,其後各代都有選家為讀者操勞。

其實,早在唐代就出現了唐詩選本。唐人編選的唐詩選本,流傳至今的還有十幾種,比較著名的有崔融編的《珠英集》、殷璠編的《河嶽英靈集》、高仲武編的《中興間氣集》等。到宋代以後,關於唐詩的選本當然更多,累積到今天,應該有幾百上千種了。而其中在普通讀者是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清代學者蘅塘退士孫洙所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了。

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

孫洙,字臨西,號蘅塘,晚號退士,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江蘇無錫,祖籍安徽休寧。早年入京師國子監學習,乾隆九年(1744年)中舉,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蘇上元(今江寧)縣學教諭(相當於現在的縣教育局兼縣學校長)。乾隆十六年中進士,以後歷任順天府大城縣知縣、直隸盧龍縣知縣、山東鄒平縣知縣、江寧府學教授等職。

由於孫洙本人也是讀書人出身,還有縣學教諭的工作經歷,在學習與工作中,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有的唐詩選本,已很難滿足當時學子們的學習需要。在任知縣期間,鑑於當時通行的《千家詩》「工拙莫辨」,他決定編輯一部唐詩選集取而代之。在繼室徐蘭英的協助下,於乾隆二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詩三百首》終告完成。

《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75位唐代詩人及2位無名氏),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

由於《唐詩三百首》所選作品體裁完備,風格各異,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唐詩三百首》自誕生後,不斷被翻刻、出版,進入千家萬戶,「幾至家置一編」,成為兒童的啟蒙讀物。其影響,甚至傳到了海外。《唐詩三百首》被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

《唐詩三百首》的取捨

《唐詩三百首》的獲選者,多是唐代詩人中的佼佼者,比如,李隆基、李白杜甫白居易、陳子昂、杜牧韓愈、賀知章、李商隱、劉禹錫、柳宗元、孟浩然、王勃、王昌齡、王維、張九齡,等等。

但是,由於《唐詩三百首》的容量有限,難免有遺珠之憾,所以,有許多好詩未能入選。比如有「孤篇蓋全唐」之譽的《春江花月夜》,就被《唐詩三百首》給遺漏了。另外,有「詩鬼」之稱的李賀,傳下來200多首詩,卻一首未進《唐詩三百首》。還有晚唐著名詩人羅隱(羅隱的詩語言精警通俗,有些詩句膾炙人口,成為經典名言,如「家財不為子孫謀」、「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無情也動人」等等),也被《唐詩三百首》給忽略了。

整部詩集,77位詩人共選有311首詩,那麼,誰的作品入選最多呢?第四名為李商隱,選詩22首;第三名為李白,選詩27首;第二名為王維,選詩29首;第一名是杜甫,共有38首詩入選。

為什麼是杜甫?

杜甫是個不得志的文人,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加之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過起了輾轉多地的漂泊生活。雖然戰亂頻頻,生活貧困,但他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寫下了大量的關於國計民生的詩篇,是享譽後世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孫洙,也是個悲天憫人、胸懷國事、心系蒼生、一心為民辦事的好官。在任知縣期間,深入民間訪問疾苦,視百姓如家人父子;斷案時,還沒有笞責,他已先落淚,令人感悟。為了預防災變,他還捐私銀興修水利,以保農業豐收。每當卸任之時,百姓攀轅哭泣,為他送行。直至告老還鄉,仍兩袖清風,囊橐蕭然。另外,孫洙亦能詩善文,尚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等著作傳世。

有人或說,正是這種相通的憫人情懷,讓孫洙對杜甫有了深深地崇拜,因而對他的詩歌也充滿偏愛,所以,在編選《唐詩三百首》時,才對杜詩情有獨鍾。這樣的理解可能有失偏頗,作為一個選家,是不應以個人好惡與情感為標準的,而杜詩能在詩選中奪魁,是因為杜甫的詩,多為現實主義題材,接地氣,易於被剛剛入學的孩童及普通讀者所理解與接受,這才是杜詩能大量入選的真正原因。

《唐詩三百首》中的杜詩有哪些?

在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杜甫有38首詩入選,其中是,五言古詩5首:《夢李白二首》、《望岳》、《贈衛八處士》、《佳人》,七言古詩5首:《古柏行》、《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丹青引贈曹霸將軍》、《寄韓諫議》,樂府詩4首:《哀王孫》、《兵車行》、《麗人行》、《哀江頭》,五言絕句《八陣圖》,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五言律詩10首:《登岳陽樓》、《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別房太尉墓》、《旅夜書懷》、《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月夜憶舍弟》、《天末懷李白》、《月夜》、《春望》、《春宿左省》,七言律詩13首:《詠懷古蹟五首》、《宿府》、《閣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樓》、《蜀相》、《客至》、《野望》。

從上述詩歌目錄來看,杜甫的這些詩,大致可為幾類:

其一,寫給朋友的寄情詩。比如《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贈衛八處士》、《寄韓諫議》、《月夜憶舍弟》,等等,這裏既有對友情與親情的依戀,又有為了自己的前途與命運「獻媚」他人的無奈,都是情真意切之作。比如他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寫的是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托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其二,借古詠今的感懷詩。比如《詠懷古蹟五首》、《別房太尉墓》、《蜀相》、《八陣圖》,等等,表達的都是弔古傷今之情,抒發的是國事堪傷、自我飄零的悲苦。比如他的《詠懷古蹟五首》,是他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寓居夔州(治今重慶奉節)時所寫的組詩。這五首詩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蹟,讚頌了五位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勳,並對這些歷史人物淒涼的身世、壯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並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抒發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其三,寄情山水的即興賦情之作。比如《望岳》、《登高》、《春望》、《登岳陽樓》,等等,都是寄情於景,藉以抒發自己的人生情懷,杜甫的這類詩,多是相當經典的佳作,比如他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既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全詩前二聯寫點明「旅夜」,後二聯緊扣「書懷」,景中有情,融情於景,內容深刻,格調清麗,結構謹嚴,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

其四,反映現實的「敘事詩」。比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兵車行》、《麗人行》、《哀江頭》、《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等等。這些詩都有憂國憂民之思,正是杜甫詩中被稱為「詩史」的那一部分。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一生寫詩1500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因而,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杜甫的詩,到宋朝以後受到廣泛重視,王禹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晚清的孫洙成為杜甫的鐵杆粉絲,也就不足為奇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11/154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