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莊子》:用大的眼光看待小的生活 才有越過世俗的覺悟

一、

紅塵本無苦海,苦海只因心有執念,正所謂「天不設牢,而人在心中建牢」,世人執迷於塵世苦海之中不肯回頭,表面上看是外物束縛了自己的本心,但實際上,只是世人將自己的心捆綁在外物之上。

有人為了貪圖名利而突破人倫底線,又有人執着是非之中糾纏不清,然而這一切並非是問題本身對我們產生的束縛,而是我們不能以更寬廣的心面對世俗,才造成的紛擾與糾葛。

《菜根譚》中有句話,叫:

權貴龍驤,項雄虎戰,以冷眼視之,如蟻聚膻,如蠅競血;是非蜂起,得失猥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豪權貴胄如騰龍飛舞一般展示自己的威風,英雄豪傑像猛虎一樣顯示自己的勇猛,用冷靜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只不過如同螞蟻聚集在腥肉上面爭食,蒼蠅爭着吸血一樣;塵世間的那些是是非非就好像群蜂亂舞一般紛繁,成敗得失就好像刺蝟毛一樣密集,但是用冷靜的頭腦去觀察這一切,就好像熔爐冶煉金屬,熱水融化冰雪一樣化為烏有。

你所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客觀存在的問題,而是本身存在的世俗之心產生的糾葛,人生為何需要修行,修的就是那一份脫離塵俗的心,心不居於紅塵之中,人生自無苦海,用更豁達高遠的心態去面對世俗,才能化解世俗之中的糾紛。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魏惠王和齊威王訂立盟約之後,齊威王違背了盟約,魏王非常生氣,打算殺死齊威王。

這時有大臣提出建議,願意率兵20萬去攻打齊國,但此時也有人反對這個建議。

後來魏王求助於戴晉人,戴晉人就對魏王說:「在一個蝸牛角上分別有兩個國家,左邊角上的國家叫觸氏,右邊角上面的國家叫蠻氏,這兩個國家為了爭奪地盤而發起戰爭,在戰爭中倒地的人就有數十萬。

有一次,觸氏打了勝仗,就去追趕蠻氏,打算殺盡蠻氏的軍隊,就這樣追趕了十多天後才返回。

魏王聽了這個話非常詫異,說:「這難道不是虛話嗎,蝸牛角上怎麼能建立國家呢?」

戴晉人就對魏王說:「那請君主推測宇宙四方上下有沒有窮盡,假設您身處於無窮無盡的境地之地,再回過頭來看自己所存在的地方,是不是感覺到若有若無呢。我們在人煙荒蕪的地方建立了魏國,您被稱為魏國的君主,那麼您這個君主和觸角上的蠻氏又有多大差別呢?」

魏王聽了心中恍惚,若有所失,並且說道:「戴晉人真的是一個偉大的得道者。」

蝸牛角上的兩個國家為了爭奪地盤,而連年發起戰爭,我們看了覺得特別可笑,但我們人類本身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人類看蝸牛極其渺小,但是從宇宙四方去觀察人類,何嘗不是若有若無呢?

二、

人看不清自己的界限,我們總會帶着狹隘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但是自身卻未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就像《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當我們帶着狹隘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時,我們卻意識不到狹隘的局限對自身產生的影響,但由這個負面影響而產生的問題,卻層出不窮。

人不能看到更遠的世界時,就會過度計較當下的利益,越是計較,越會讓簡單的生活變得複雜,讓輕鬆的狀態變得沉重,最後導致自己深陷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人生的瑣碎、嘈雜、痛苦皆因此而生。

就像世俗中人一樣,看不透慾念對自己產生的束縛,只是在貪慾的路上用盡手段,又看不透瑣碎雜念對自身的影響,又糾纏在那些世俗瑣碎之中,這都是因為自己不能用更高的眼光和胸懷去看待自身而帶來的結果。

就像井底之蛙永遠理解不了北海神一樣,因為它沒有見過井外的世界,所以不能體會井外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有大格局的人有大格局的活法,小市井的人有小市井的生活,本身並無對錯,但是遺憾的是,當市井小民不能用更大的格局去審視世俗時,定然會被世俗之中的瑣碎小事牽絆了自身,就好像很多人習慣性地執着於世俗之中一樣。

任何的生活方式沒錯,但是不管什麼樣的生活,都要用更豁達的胸懷與格局去面對,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看過了大的世界之後,再回頭去過小的生活,他就會忍受不了小生活的煩悶。

但是今天我們卻可以換一個態度談論這句話:人生最好的狀態,恰恰是你看過了世界之後,再回頭去過平凡的生活,因為那樣你就可以用更高的眼光和更豁達的心態,去釋懷當下的瑣碎了,也不會因為當下一些小糾葛而痛苦,這就是看過世界之後給自己帶來最直觀的收穫。

所以要用更大的心態去面對當下小的生活,那些瑣碎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不要計較在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之上,如果你只是以狹隘的態度用盡手段時,最後只會輸得很慘,因為算計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國學書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222/153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