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五臟的疾病體現在臉上,看「臉色」辨肝臟健康臉色青黑肝病最嚴重?

臉上的氣色能反映人的健康狀況,中醫對此深有研究。在中醫里,「色診」是一門嚴謹卻有趣的學問,能從臉上不同部位的顏色,看出五臟的健康狀況。你的臉上有哪些不應該出現的顏色?肝色、膽色、胃色分別對應着臉上什麼部位?我們自己能否通過氣色變化,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呢?

每個人都可以從臉上的顏色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人的氣色如何,10%是天生的,剩下90%屬於人為能夠改變的。

青色和黑色是最嚴重的病色

「中國人的臉色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紅黃隱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在兩側顴骨處的紅色比較明顯,其他部位則是黃色。這兩種顏色隱約交替,沒有明顯的界限。當你的面色發生哪些變化,就說明可能有病呢?他指出,第一是面色變得太深或太淺;第二是紅黃隱隱中,突然紅色消失,全部變成了黃色,或者黃色消失,都變成了紅色;第三是臉上突然出現了原本沒有的顏色;第四是面色違背了季節規律,正常應是春季略青、夏季略紅、秋季略黃、冬季略灰;第五是顏色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部位,比如應在兩側顴骨部位的紅色轉移到了其他部位。

有3種顏色,如果突然出現在臉上,是最明顯的疾病標誌。它們分別是白色、青色和黑色。白色多與肺病、虛證有關。臉色過白的人,往往都患有貧血。不僅如此,還會感覺沒力氣、愛出汗,這是血虛和氣虛的表現。青色多與肝病、氣滯血淤有關。通常形容一個生氣的人,會用到「青筋爆出」、「臉都綠了」這類詞。中醫認為,肝能反映人的情緒,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謹防肝病。而滿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組織缺氧引起的,嚴重者會發生劇痛或猝死。黑色多與腎病有關。青色和黑色都是最為嚴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當臉上出現兩者結合的青黑色時,就意味着有嚴重的血淤。而整個面色發灰、發黑的時候,可能是慢性腎病的表現,主要特徵是腰膝酸軟、排尿失常、性功能減退。

此外,黃色和紅色如果太多,也說明有一定的疾病。臉色過黃表示脾胃不和,可能表現為吃飯不香,吃點東西肚子就脹,長期腹瀉、大便溏稀。如果不注意,時間長了,會逐漸發展為消瘦或虛胖,甚至黃疸。一旦出現白眼仁發黃,必須及時就診,否則可能危及生命。紅色多與心病有關。一般人提到滿面紅光,總覺得很健康,其實,臉發紅的人要提防心臟病,還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熱證,如傷寒、肺結核等。

五臟的疾病體現在臉上

肺臟病色看兩眉間。這個區域叫印堂,最好是白裏透紅,最忌諱發黑,代表有不可治癒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別紅也不好,說明有肺熱;發白是血虛或氣虛;發青是血瘀。

心臟病色看兩眼間。過度的紅就是心火太盛,會引起心煩、失眠,甚至神經失常。如果兩眼間出現了青紫的顏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導致的。

肝臟病色看鼻樑。鼻樑骨最高的點如果發紅,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現為易怒、眼睛發紅、月經增多等;出現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肝癌等。

膽色、胰色看鼻樑兩旁。肝色的右邊是膽色,這裏淡白無華,會氣短乏力,容易驚恐;發紅通常有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顏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蟲。肝色左邊是胰色,這裏氣色蒼白,是胰腺虛寒,女性易出現腰腹酸沉;顏色青黃,是胰胃不和,多表現為厭食、反酸。

脾臟病色看鼻頭。如果發紅是脾胃有熱證,就是特別能吃,吃完一會就餓,甚至會得糖尿病;發白就是氣虛;發青是氣滯血瘀,會肚子痛。

胃色看鼻翼。此處及兩側如果淡白無華,是消化功能減退的徵兆,多半會厭食、飯後腹脹。顏色淡紅乾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會口乾唇裂、大便乾燥;顏色過紅是胃火亢盛,出現口臭和牙齦腫痛。

腎臟病色看兩頰。這裏不怕灰黑就怕嬌艷。明亮、潤澤、含蓄的淡灰色出現在腎色部,是健康的表現,反而是出現胭脂般嬌艷的紅色,說明已經病重。

肝病應當怎樣避免

1。首先把家裏霉變的食物堅決丟掉,污染這些食物的黃麴黴毒素會致使肝癌,主張多吃新鮮食物。平時日子避免肝病的辦法,飲食的一個主要原則是「均衡養分」。為求速效瘦身,三餐只吃生果,或許是「低糖飲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組合,不均衡的飲食添加肝臟擔負。

2。要堅持健康的體重,不要過瘦也別肥壯,以避免養分不良或脂肪性肝炎

3。遇事心態要好。假如得了肝炎又欠好好操控的話,癌變幾率是常人的數十倍,假如再加上心態欠好,幾率會更高。

4。定時查體是肝癌早發現的最簡略辦法。主張市民要定時體檢,尤其是高危人群(乙肝或丙肝病人)最佳每半年經過甲胎蛋白(AFP)檢查或B超排查有無癌變。

5。自檢:肝病的體現大都以消化道體現為主,一旦呈現不明緣由的厭惡、吐逆、腹脹、食欲不振、乏力、厭油膩等體現時,要意識到或許是肝臟出了疑問。假如發現尿色顯着發黃,糞便色彩淺白,必定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914/61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