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科學證明:你一輩子都沒做對的7種生活行為

睡覺

好吧,拉屎、呼吸,或其他很多你覺得天生就會的東西你可能都沒做對,但想必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睡覺總沒什麼問題吧?那麼為什麼你會凌晨三點就醒了?然後躺在那兒擔心自己是否有睡眠問題,想着自己第二天早上會不會睡過頭或還有沒有時間拉屎的問題?

「我還得記得用腹部呼吸。我沒法處理這麼多事情」

其實有睡眠問題的人大有人在,不止你一人。如果你跟醫生說自己半夜總醒,他很可能會診斷為「睡眠障礙症」。美國每年都有幾千萬號人在開安眠藥,你也會同他們一樣拿到一張安眠藥的處方。第二天,您連糞便里都會帶着安眠藥味兒,昏昏欲睡數小時後才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剛才痛毆了一個警察。究竟哪兒出了問題?

說良心話,你當時可能還不知道那是根真的警棍

那我們該怎麼辦?

其實在這件事上你沒做錯什麼,錯的只是你的反應。

出人意料的是,認為人該不間斷地睡上八小時是近來才形成的觀念。在愛迪生發明燈泡前,各地人民一天超過八小時的時間都處於黑暗之中,那時他們分段睡覺:睡3-5個小時,醒一小時,然後再小睡3-5個小時。人們會在醒來的那一小時裏默想、做愛、抽煙,除了盯着牆害怕自己患上失眠症幾乎什麼事兒都做。實際上,這段意識之窗被打開的短暫時刻就是聞名遐邇的「最佳剔骨時間」(遊戲玩家都知道),因為這段時間被認為是起來對你身邊呼呼大睡的那個煩人傢伙惡搞一番的最佳時機。

只是個建議,非強制性

到了近代,人造電燈讓我們正常的睡覺時間變得越來越晚,早期的分段式睡眠被壓縮成一次八小時睡眠。但我們的大腦卻天生設置在無燈泡時代。在一項為期一個月的實驗中,讓身體健康的受試者處於持續14個小時的人造「夜晚」中,他們便迅速回歸到分段式睡眠模式,在兩次3-5小時睡眠中間有一兩個小時的「平靜失眠」時間。

實驗結束後,所有女受試者都懷上了

那為什麼當我們熬夜看《致命武士》很晚才睡時,中間還是會醒呢?儘管現在有了電燈,有些人也傾向於回歸自然的睡眠周期,尤其是在夜長的冬季。還好,擁有這種抗科技的超凡大腦不一定會產生不良後果。專家稱,只要你平靜地讓自己再自然地睡回去而不要躺在那兒奇怪自己為什麼醒了,一般第二天就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

除非你睡覺時開着電視

分娩

很明顯,生孩子可比呼吸要費勁兒得多。但是當你意識到連上個月突然躥到你車前的笨笨鹿都能順利產子,你就會希望我們這些聰明的現代人類會做得更好。而事實卻不然,現如今大多數美國產婦仍然採用「截石位」分娩。這種體位非常古怪,要求身體平躺,腿腳抬起,有時腳要放在蹬子上。

蹬子?這妹子顯然剛生下這匹馬

事實上,就差沒用管子把你的腿也綁起來了,這幾乎是人類所想出的最差勁的姿勢。這點子肯定不是嬉皮士想出來的,他們會覺得產婦應該在有海豚相伴的輕鬆環境裏進行生產: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截石位」分娩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並建議予以淘汰。

或者把這種姿勢用於性虐待行業

想想看不難明白:女人仰臥時,嬰兒為降臨到這個世界上要努力同重力作用進行抗爭,放心吧,嬰兒無論如何也不會急於逃離他那個生存不愁的環境的。結果是:生產變得更加困難並加重陰道撕裂的疼痛。

似乎這幅畫面還沒讓你覺得足夠恐怖,那麼再加上「助推指導」(一堆人圍着產婦一起大喊「使勁兒!」),這種生產方式已顯示會加重會陰損傷以及生產時的疼痛,同時還會造成胎兒缺氧。

那我們該怎麼辦?

基本上,現代醫學已將頭朝下腿在半空的姿勢定義為標準姿勢,主要是因為可以便於醫生操作。最重要的是,生孩子很大程度上和懷孕一樣——並沒有一種姿勢在各種情況下都適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讓產婦在生產時能走動,怎麼舒服怎麼來。

生產時請採用「香檳塞」的姿勢

但科學告訴我們,避免臥式分娩可以減少疼痛,蹲式分娩通常可使骨盆張大10%。要是有誰曾有把頭卡在下水道里的經歷,他一定知道卡口張大10%有時可謂意義重大,就沖這點也該給蹲式分娩發塊獎牌。

婦產科醫生向蹲式分娩授予的二級爵士獎章

刷牙

口臭是個讓你交不到朋友的好方法。沒人願意接近一個口臭到已被《日內瓦公約》條款判定為不合法的人。所以,感謝上帝,我們學會了刷牙。

實際上,我們現在所執迷的慣常刷牙方法使我們的口腔衛生越來越差,包括蛀牙增多並最終使整顆牙壞掉。從小就有身穿印有牙齒卡通形象襯衫的牙醫專門走訪各所學校,向我們口授傳統的牙齒保健知識,建議我們每天飯後刷兩次牙。這很有道理,因為你得把牙縫裏那些漢堡包的殘渣除去才不會讓它們腐蝕你的牙齒而使你的口氣變成一種致命的化學武器。

「別裝了,卡爾。卡爾?」

但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你錯了。英國牙醫現在建議人們,尤其是5-10歲的孩子,不要每次餐後都刷牙。理由是食物和飲料中的酸性物質會軟化牙齒的琺瑯質,吃完酸性食物後立即刷牙會破壞牙齒上的琺瑯質,牙齒失去了這層保護便容易生成蛀牙。實際上,飯後牙齒里留些食物殘渣不會造成多大傷害,反倒是把牙齒天然保護層刷掉的危害性更大。所以,認為飯後刷牙的牙醫們還是閉上你們的嘴吧。

那我們該怎麼辦?

研究表明,用牙線清潔牙齒比刷牙更加必要。牙線既可以清除牙縫間成堆的細菌又不會破壞牙齒保護層。

但是,在你跑到牙醫面前得意地宣稱是cracked網站告訴你刷牙有害之前,人們仍然普遍相信一天刷兩次牙是最好的方法。但你應該拋棄飯後刷牙的習慣好讓牙齒有時間從酸性傷害中恢復過來——理想的做法是用餐之前刷牙。或許你本能地喜歡用硬毛牙刷,認為這樣才能真正去除那些混蛋細菌,但研究表明,你應該使用軟毛牙刷,更多關注你的牙齦而非牙齒。所以,與其說是刷牙,不如說是為牙齒做按摩。

漱口為牙齒按摩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坐姿

以前我們說過久坐會提高患糖尿病心臟病、甚至癌症的風險,不論你不坐的時候如何增強運動都已無濟於事。我們還說過由於某種怪因,坐得時間長了意味着你的壽命可能會縮短。不過我們未曾提到這都是因為人類發明了椅子。

感謝埃及人的這項發明

我們今天熟悉的直背椅幾千年前就有了,但時至今日,它們幾乎是專為要人而備。英語中依然有類似「主席(chairman)」和「大學教授(university chair)」等和椅子(chair)有關的詞,顯示出寶座模樣的椅子和領導權之間的聯繫。截至19世紀,普通人的座椅樣式還都是無靠背的凳子或長板凳,要麼就乾脆像古人一樣跪地而坐。

或者坐在刑具上

你猜對了,我們的身體並不適於坐一般的直靠背座椅。當我們站立或是坐無靠背椅子時,我們的腹肌都在起作用,幫助脊椎支撐我們的體重。而坐在靠背椅上時,這些肌肉呈放鬆狀態,突然之間只有脊椎來承受整個上半身的重量,如同一根嫩枝支撐着一枚沉重的保齡球。額外的壓力都加在了脊椎盤上,最終能導致長期背痛,80%的美國人都罹患此症。

那我們該怎麼辦?

研究坐姿的專家推薦一種「積極坐姿」(聽上去就像邊睡覺邊運動一樣輕鬆),坐在健身球、跪凳或其它無靠背的凳子上。還可以用立式桌來避免久坐。如果你不想使用這類奇怪的辦公桌椅,仿佛自己的老闆精心研究了家具設計似的,還有個選擇就是:有一項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對三組人的脊椎盤進行測量,這三組人中一組採用標準坐姿,一組為懶散坐姿,還有一組以135度仰臥且雙腳着地的姿勢坐着。結果顯示,在最後一種姿勢中脊椎盤運動最少。順便提及,這種斜倚的姿勢在羅馬帝國時期(也包括耶穌在世時期)非常普遍。所以工作的時候就這麼坐着吧,告訴你的老闆你是在防患於未然,同時也是在深入進行宗教體驗。

「我打賭公司信用卡也會迅速採納耶穌時代的宗教體驗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譯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604/56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