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陸媒:中國樓市拐點基本確立

今年「五一」期間,大陸樓市遇冷,54個城市總成交同比下降32.5%。在成交量下跌的同時,價格也出現下行跡象。野村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產進入調整階段;陸媒報導認為,大陸全國性的房地產市場拐點已基本確立。

降價趨勢蔓延

據亞豪機構數據顯示,5月1~3日,北京商品住宅僅成交169套,成交面積為1.89萬平方米,成交套數、成交面積比去年「五一」分別降低78%、74%,創下自2008年起7年來最低值。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54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為9,887套,比2013年同期的14,642套降低了32.5%。其中一二線城市下降幅度最大。一線城市三天合計簽約1,046套,同比下降了40%;二線城市平均下降幅度也達到了35%;三四線城市下降幅度低於平均跌幅。

成交量創新低的同時,成交價格也出現下行跡象。4月份「百城房價指數」顯示,近半數城市環比下跌,連萬科等知名開發商也對未來樓市流露出悲觀態度。

杭州房價連續三個月下跌,趨勢似已蔓延至北京。海淀區魏公村一處房產,原價300萬,一個月不到,已經降到了260萬元,購房者不敢出手,開始觀望。

野村:中國房地產進入調整階段

據《華爾街》中文網5月6日報導,野村(Nomura)分析師在周一公佈的報告中稱,中國住房供應大規模過剩,加上開發商資金短缺,中國住房市場出現滑坡,房地產進入調整階段,這或許會使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放緩至6%以下。

據野村觀察到的數據,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26個省份中有四個省份的房地產投資下降,黑龍江和吉林的降幅超過了25%。對於野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警惕的信號,類似的問題可能出現在中國其他省份。

私營數據提供商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公佈,4月份該系統監測的44個主要城市房產累計成交面積環比下降9%,同比下降19%。

陸媒:全國性的房地產市場拐點確立

陸媒《經濟參考報》5月6日報導,樓市銷售旺季的「五一」遇冷,大陸54個城市總成交同比下降32.5%,表明全國性的房地產市場拐點已基本確立。

一位房企人士透露,在信貸收緊、供應增加、成交量持續萎縮等多種因素的衝擊之下,供需雙方對於市場的預期已經出現逆轉的苗頭。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部份地方政府因為樓市出現下行風險,土地財政出現潛在風險,確有鬆動調控的意願。目前全國已經出現了多個一二線城市房價局部區域調整的跡象。這種情況下,通過鬆動政策達到刺激樓市上漲,保護土地價格的可能性非常大。

業內人士認為,迫於半年業績的壓力,房企未來跑量銷售或頻繁出現。2014年,房產市場出現調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很可能會陷入整體低迷。

最近杭州等二線城市項目價格下降,也預示着2014年整體樓市分化將愈加劇烈。在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房價調整將成為大概率事件。庫存嚴重的城市,人口新增放緩的城市,最近都有可能再次出現降價。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06/39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