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為什麼有的人讀書卻得不到智慧

人是一種有智慧的生物。人的智慧,不但包括智力,還包括道德、信仰,是智力、道德、信仰的綜合體。

智慧作為一種潛在的品質,已經與生俱來地賦予每個生命。一個剛來到世間的嬰兒,他的生命已經包含闃智慧的萌芽,而這種智慧的胚胎,卻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

但智慧僅僅停留在胚胎狀態,是遠遠不夠。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成長。在這個成長過程中,要從自己生活經歷中總結經驗。但人類若只從自己生活經歷獲取經驗,而不去學習別人的經驗,那麼人類的智慧只能永遠停留在類人猿時代。因此,對人類而言,還必須學習別人在生活中獲得的經驗。這種別人在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主要以書籍的形式加以紀錄。社會越向前發展,人類的智慧便越來越離不開書籍。書籍一邊積累着前人的智慧, 一邊為後人探索新的智慧創造條件。

一個人不讀書,他實際上,是將自己的智慧停留在類人猿水平。一個人熱愛讀書,他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發展,並與時代同步。

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人熱愛讀書意味着這個人擁有智慧。一個人不熱愛讀書,意味着這個人缺乏智慧。一個文明的社會,必是讀書風氣蔚然成風的社會。

但也會出現一些問題:許多人不是越讀書,越沒有智力、道德和信仰嗎?舊社會,有些讀書人,不是「五穀不分」嗎?他們的智慧何在?在基督教、西方民主自由的進步文化傳到中國時,一些飽讀詩書的中國儒生,歇斯底里去抵制,他們的智慧何在?馬克思讀書很多,可是提出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的荒唐結論,給二十世紀的人類帶來巨大禍害,這樣的讀書,智慧何在?毛澤東讀書眾多,卻專門用於搞政治權術,為了自己私人野心,殘酷打擊一個個忠於黨、忠於國家和民族的仁人志士,製造了無數樁人間冤案,這樣的讀書,智慧何在?中國一些大學生,讀書自然不少,但在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卻為恐怖分子殺害美國民眾的罪惡行為叫好,這些大學生的智慧何在?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院、許多名牌大學的官員、學者,讀的書必定不少,但搞學術腐敗,搞官僚主義,搞投機取巧的,不乏其人,這樣的讀書,道德何在?趙承熙、馬家爵不是讀書人?他們卻干出了十分不赦的事,這樣的讀書,智慧何在?

以上問題,解釋如下:

一,讀書沒錯。但是,書有好書,有壞書。好書反映事物規律和人性,啟人心智。壞書歪曲事物規律和人性,摧毀心智。中國許多大學生,在」九、一一「事件中喪失人性地為恐怖分子的罪惡行為叫好,與他們很少讀到好書,而經常讀到壞書,有密切關係。

二,讀書沒錯。但是讀書的範圍應廣。不但要讀這一學科,而且應讀另一學科。不但要讀這一民族的書籍,而要讀另一民族的書籍。不但要讀這一方的觀點,而且要讀相反一方的觀點。這樣才能得到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結論。中國近代儒生,歇斯底里地抵抗基督教、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便是由於他們原來讀的書太狹隘了,導致形成坐井觀天的思維定勢,以為自己的觀點才是真理,別人的觀點不是真理。

三,讀書沒錯。但心態要端正。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真理,是為了使生命真正得到意義。如果自己以前的觀點不符合真理,那麼便應自我否定。如果自己的一些利益不符合真理,那麼便應放棄。一些人讀書,只是為了發財,或者只是為了出名,或者只是為了政治上往上爬。這樣的讀書觀,不是以真理為目的,是狹隘的、錯誤的,既不能使讀書為生命增添意義,也不能使讀書為社會帶來益處。毛澤東的讀書,心態是不端正的。這是他讀書越多,卻離真理越遠的根本原因。

四,讀書給人智慧,但這種智慧大多是宏觀的,方向性的,或者知識性,但不等於實踐的能力。實踐能力,如怎樣游泳,怎樣駕車,怎樣在辯論中擊敗對方,怎樣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需要在實踐中磨練。身經百仗,造就一個優秀將領,而熟讀百冊兵書,卻未必造就一個優秀將領。所以說,要形成一項具體能力,在實際事務中進行反覆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中國古人讀書多,卻仍然「」五穀不分「,原因正於忽視在實際事務中訓練自己。但一些人以此為由,否認讀書的功用,則是步入更危險的極端。讀書可以深化實踐,並賦予實踐以價值和意義。沒有讀書的實踐,不過是機械人的既無情感、亦無頭腦、亦不知意義的勞動而已!

三,讀書沒錯。馬克思在社會科學研究上,確實犯了重大錯誤。馬克思不過是一個普通學者,視野有限,精力有限,僅僅資本主義社會的剩餘價值這一個小小問題,就足以耗費他大半生的精力,卻居然要為整個人類規劃未來,未免有點不自量力。這種對整個人類未來的規劃,必然是粗線條的。許多觀點,往往自相矛盾,經不起深入的推敲,如把無產階級當做最進步的階級,如無視市場經濟,如無視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偉大意義,如倡導暴力,均與社會發展的規律背道而馳。我們批評馬克思觀點的錯誤,卻不能過多地責怪馬克思其人,因為真理從來就是在錯誤中前進的,在一個有充分學術自由的環境下,自然會有人指出馬克思的錯誤,並予以糾正。對思想文化而言,真正有害的決不是某種學術理論存在錯誤,而在於把某種學術理論當做神學教條,只許膜拜,不許批評,不許爭論;一批評或爭論,即扣上」右派「、」資本主義自由化「、」漢奸「、」人民公敵「的政治高帽。其結果必然是學術理論的錯誤得不到糾正,既阻礙了真理的發展,又危害了整個社會的興旺發達。

六,不讀書的人,或者有道德。但這種道德,往往是較為脆弱的,並帶着許多盲目的成份。而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對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會更加科學,對道德的意義會認識得理加深刻,所以能夠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得到全新的提高。可以斷定,在全民族形成一種熱愛讀書的風氣,有利於提高整個民族的道德水平。但人的道德水平的形成,還受到社會體制、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當前社會許多讀書人道德敗壞,與其說是讀書對於其道德沒有發生積極促進作用,不如說與社會體制不合理、人與人缺少友愛、整個社會缺少宗教薰陶有關。以此為由,貶低讀書對於道德水平提高的促進作用,是不公平的。

讀書沒錯。讀書豐富人們的生活,美化着人的心性,使一個人從野蠻人進化到文明人。但讀書要講方法,要有端正的態度,要有一顆能夠獨立思考的心靈,並能廣泛接觸到不同書籍、不同觀點,與持不同觀點的人進行平等自由的交流。

我真誠地把我的熱愛與尊敬,獻給那些熱愛讀書的人。我深信,在他們身上,有着人性更完美的品質。我相信,他們對人生的幸福與美好,必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我深信,人類文明的光芒,很大程度上就是從他們這裏發散開來的。而對於權力大,相貌美,金錢多,卻不愛讀書的人,我總有幾分同情,可憐。他們雖然有着人的形體,但人作為人的最本質的東西——品德、智慧和信仰——卻由於缺乏讀書,而得不到充分發展,不能不說,是他們人生的悲哀!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726/32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