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這分明是一次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

—特別國債,將重塑中國人所剩不多的資產

很多中國人不買國債,也不懂國債,但是5月13日,中國財政部公佈2024計劃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資深投資人深感震驚,這分明是一次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因為,這次發行特別國債的目的,不僅僅是割韭菜,而是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

很多中國人不買國債,也不懂國債,但是5月13日,中國財政部公佈2024計劃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資深投資人深感震驚,這分明是一次來勢洶洶,卻悄無聲息的人民幣改革:因為,這次發行特別國債的目的,不僅僅是割韭菜,而是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

首先,什麼叫國債?

國債就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向普通人或者機構發行的公共債券,就是向公眾借款,到期兌付。一個國家也可以向另一個國家買國債,比如中國一直持有美元國債。但是中國這次和以往有顯著的不同,真相令人震驚。

中國近30年來一共才發了四次特別國債,每一次,都有重大的國內和國際背景。1998年那次,背景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劇烈衝擊;1999年的背景是特大洪水與經濟危機餘波衝擊;2000年的背景是要為申奧做基礎建設準備,但是國內需求不足,城投融資與商業銀行信貸能力較弱;然後,就是2020年的抗疫特別國債,也是一萬億,可惜沒有用,疫情升級,封城抗疫,民生凋蔽。2023年還有一次,不過這次是是併入一般國債計劃。

時隔20年,再次連續發債,而這次的情勢卻比20年前更嚴峻。於是這次特別國債也別具一格:發佈頻次遠超過去,發佈力度也遠超過去,還款時期也非常長:分為20年、30年、50年三個品種。其中,20年期有7隻,30年期有12隻,50年期有3隻,都是按半年付息,全是超長期的特別國債。

中國財政部這次發行鈔長期國債,因為普通人不會買,所以一定還是金融機構來買。(美聯社

本次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幾個巨大的特點,與一般儲蓄國債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是記帳式國債,可以轉讓,名副其實的「債留子孫」,而且不僅個人可以買,機構也可以買。就是擁有無可比擬的流通性——也可以理解為大韭菜小韭菜一起割。但是,一般儲蓄國債可以提前兌取,記帳式國債不可以,幾十年後才可以。也就是說,政府要幾十年後才需要還錢,為什麼要這樣做?僅僅是因為要減輕財政壓力嗎?不。

首先,因為中美經濟脫鈎、產業鏈脫鈎已經數年了,外匯儲備大減,人民幣美元辦法再以美元為放水印鈔的錨定物,就需要新的錨定物。其實過去也是買美國國債,如今變成是自己的人民幣國債。

其次,是房地產危機,這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因為土地財政崩潰,房地產經濟模式衰落,大家看到的,就是房價腰斬,大學生失業、民工失業、白領失業、公務員降薪……唯有水電氣高鐵等各種民生服務全面漲價。但真正影響到根基的,其實是房地產經濟這個放水印鈔的依託物,或者說過去的人民幣實際錨定物。

中國的房地產早都供過於求,地方債務槓桿已經拉到極限,房地產已經從增量時代到了存量時代。(美聯社)

過去幾年,中國央行一直都在放水印鈔,降准降息,試圖促進流動性,可是因為疫情後,民生凋蔽,民眾不敢消費,儲蓄反而越來越多,經濟一度陷入通縮,促進流動性的政策完全失敗。4月,新增社融接近負2000億,2005年來首次反向增長。2024年2月底,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299.56兆人民幣,這意味着3月底M2即將突破300兆人民幣,超過美國及歐元區1月底M2總和。但中國M2持續增長,現實中感覺不到通膨,反而呈現通縮現象。因為大眾只存錢不花錢,導致貨幣仍然在空轉。於是,中國政府決定,就不把水放給銀行了,而是開始發行特別國債,讓機構和民眾來買,相當於直接放水給大眾,把錢收回來。

但是這種超長期國債,普通人能買嗎?理論上能買,但是,最低20年的期限,最長50年,利率還不高,這對於普通人的投資需求根本不現實。所以普通人不會買,一定還是金融機構來買。所以,這次發行國債之前,財政部還給各大銀行開了個動員會。銀行當然願意買,這樣可以對沖一下國內太高的存款比例。據說,因為存款太多,最近,很多銀行都取消了大額存單的業務,不想支付利息做賠本生意。

所以,如今央行發行國債,對民間來說是放水,但是對銀行來說是抽水——至少可以幫銀行消化這些存款。那麼,政府拿着這些存款用來幹嘛呢?其實能選擇的不多,依然是開發房地產,大搞基礎建設,補貼新能源汽車!又走回老路,開啟新一輪飲鴆止渴。

但是,問題來了,中國的房地產早都供過於求了,地方債務槓桿已經拉到極限了,房地產已經從增量時代到了存量時代。最近,西安、杭州、成都等二線城市,最近全面取消限購,買房送戶口,戶口不值錢了,限購成歷史了。當然,中國政府不是沒有試過尋找替代的經濟增長極,比如新能源三板斧:電動車、電池、光伏,現在因為美國的制裁,歐洲的警惕,中國的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一門顯學,可以說剛剛出生沒多久就被掐得奄奄一息。可是,如果再來一輪房地產投資,很明顯,老百姓的錢只會越來越貶值,最終陷入惡性通貨膨脹。

所以這說明一個大問題,就是中國貨幣核心政策的轉向:房地產不再是事實上的人民幣錨定物。再加上,中美經濟脫鈎,最近又被美國加關稅,中美貿易額一定會進一步下降,美元外匯一定會越來越少,錨定自己,是不得已的選擇。自己發的錢以自己的國債為錨定物,這當然不是首創,美國就是這樣的。可是,那是因為他們用的就是美元啊。

另外還可以看到,最近普京又訪華了,不知道習近平該哭還是笑。自從俄羅斯被西方制裁後,中國開始不斷的經濟援助,電動車出口俄羅斯的量也大增五倍,雖然能幫中國消耗一些過剩的產能,可是最終只能換來些盧布,據統計,俄中兩國間超90%的結算以盧布和人民幣進行,盧布只能花在俄羅斯,這樣一來兩國國家經濟捆綁更緊了。(或許能試試把盧布和國債賣給俄粉們?)

但是,用自己印的錢買自己打的白條,後果是什麼?

近的就是物價全面上漲,普通人日子會越來越難過。中期,就是那些過去靠土地經濟的小城市,比如以房地產為目的什麼旅遊城、大學城、文旅地產、網紅城市,因為沒有核心產業,今後只會淪為大型鋼筋水泥廢墟,而且背負高額負債,直接會被打回過去的原形。遠的,或許就是蘇聯崩潰的前夜。(作者:上官亂)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0/205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