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西方

西方和中共脫鈎是大勢所趨(圖集)
2022-12-27

由於俄烏戰爭,2022年出現了一個戰略拐點,在對華政策上遲疑不決的歐洲,這次完全倒向美國,歐美在對待中共問題上空前一致,聯手上演了一出圍堵中共的好戲。圖為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6月14日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BRENDAN SMIALOWSKI/POOL/AFP via Ge...

數據顯示美中經貿脫朐明顯 西方不再依賴中國生產(圖)
2022-12-06

美中經貿脫鈎越來越明顯,美媒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國製造業的訂單大減4成。但另一方面,美國從歐洲進口的商品已超過了中國。分析認為疫情封控、地緣政治等因素,在中國的製造廠商外移,國際也在想方設法減輕對中依賴。

西方若砸巨資 2030年可終結依賴中國EV電池(圖)
2022-11-22

金融時報報道,高盛集團預估,到2030年,美國和歐洲將可因為超過1600億美元的新資本支出,減少對中國大陸EV電池的依賴。EV電池是西方各國擔心他們將過度仰賴中國的核心技術之一,中國生產全球四分之三的EV電池,主導其材料和部件的生產。然而,根據金融時報,高盛分析師撰寫報告說,華府...

羅冠聰呼籲西方拋棄幻想:北京已不需要香港民主樣本(圖)
2022-11-19

11月17日,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在華盛頓舉辦研討會,香港原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呼籲西方各國,拋棄以貿易往來推動中國民主化的幻想。視頻截圖/Atlantic Council近年來,中國政府不僅通過威權主義壓制國內公民社會,更將其影響力滲透海外。香港...

專家:拜習會習近平玩「氣候誘惑」 西方太天真
2022-11-17

周一(11月14日),拜登總統在峇里島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前,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會晤引起全球關注,如果兩位領導人的談話能夠減輕衝突的風險,這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有專家指出,西方領導人和外交官對習近平的「氣候誘惑」太天真。

西方支援的防空網建功?俄再對烏髮射50枚導彈44個被擊落(組圖)
2022-11-01

據烏克蘭《 RBC.UA新聞網》報導,烏克蘭空軍今(31)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發文稱,俄軍當天早上向烏克蘭發射了逾50枚巡航導彈,對烏重要基礎設施進行打擊,其中44枚巡航導彈被烏方擊落。

黎安友:中國與西方客觀利益最重要的衝突是台灣
2022-10-30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剛剛結束的中共20大上不僅為蟬聯第三任期鋪平了道路,而且顯然也在黨內一向激烈的權力鬥爭中得以勝出,明顯鞏固了自己已經權力高度集中的領導地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教授接受本台電話採訪時表示,他相信黨內仍然有對習近平不滿的聲音,只是這...

「西方正在玩一場危險和血腥的遊戲」普京發表外交政策演說(圖)
2022-10-28

普京星期四(10月27日)在一次外交政策演說中指責西方國家試圖主宰世界。他說,今後十年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為危險的十年。他說,西方正在玩一場危險、血腥和骯髒的遊戲。

與西方能源戰 俄天然氣王牌破功?他泄2030年驚人變化(圖)
2022-10-27

國際能源署預測,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市佔將於2030年腰斬。(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俄烏戰爭開打後,俄羅斯利用其在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抗衡西方制裁,普丁大幅削減對歐洲天然氣輸送,使後者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但國際能源署(IEA)表示,自戰爭爆發後,全球能源市場...

習近平將西方指定為中共的敵人(圖)
2022-10-15

周五的法國世界報刊出了其駐北京記者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撰寫的系列報道:「20大前的中國」第四集:中國指定西方是其敵人。勒梅特表示,2012年,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剛一上台,就向中共強加了他的路線,他主張狂熱的民族主義並將西方指定為中國的敵人。

法國世界報:習近平將西方指定為中國的敵人(圖)
2022-10-15

法國世界報 RFI周五的法國世界報刊出了其駐北京記者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撰寫的系列報道:20大前的中國第四集:中國指定西方是其敵人。勒梅特表示,2012年,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剛一上台,就向中共強加了他的路線,他主張狂...

港府突抽起23條立法議程 評論:北京叫停立法為防西方藉此批評(圖)
2022-10-11

港府在沒有預告下,臨時抽起已排在議程的《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引起各界關注。香港特首李家超解釋,此舉與危害國安的手法多變,需要更全面研究有關。但評論認為,北京仍視香港為與國際接軌的橋樑,但香港因為收容俄富豪遊艇,已倍受國際社會施壓,擔憂此時再為23條立法,會使香港優勢盡失,相信是北京下令剎停23條立法,為香港減壓;另外二十大召開在即,亦為防範西方借23條立法批評北京和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