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自由

李平:自由,從日用品變奢侈品
2021-04-24

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因在採訪過程中查車牌被控兩項虛假陳述罪,昨日被裁定罪成、罰款6,000元,成為第一個查冊有罪的記者。裁判官強調蔡玉玲查冊的動機並不重要,變相呼應林鄭月娥所謂不知道為什麼記者要有特權。當記者的查冊等採訪行為是基於公眾利益時,不是記者要...

結婚少了 離婚多了 結婚晚了
2021-04-19

靈魂豐沛是思想自主。判斷愛,表達愛,接受愛,創造愛,真誠不卑曲,坦率不恐懼。明白人擁有愛與不愛、認同與不認同的自由,並尊重他人的自由。生命價值是終極的平和與清醒。接受在宇宙的度量衡下,自己很快將會死亡,任何生命也同樣速朽的事實。在此基礎上,站在洪流之外叩問內心:死亡之前,你,只是你,到底想見何種風景,留何種痕跡?

林忌:連投廢票的自由都沒有
2021-04-06

除非廢票會多過支持票,否則怕廢票作什麼?可是當政府一意孤行,要把香港的選舉制度,變成全部他們自己欽點的數字時,那麼不是投票率大跌,就只有廢票多過當選票的兩個可能,那麼選舉又搞來做什麼?是想浪費公帑?還是想證明自己不被市民認受?當決定取消一國兩制,把議會變成一言堂的時候,連想參選都要通過這麼多重關卡後,那麼在90席中留下20席來作什麼?還想自欺欺人嗎?何不全部改成委任?或者索性廢除立法會?

懼怕自由?浙大教授談「自由」遭官媒狠批(圖)
2021-04-01

馮鋼,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圖片來源:搜狗百科浙江大學馮鋼的微博言論引官媒批判。(圖片來源:截圖合成)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馮鋼連日來在微博發文談論中國人與自由,結果遭部分中國媒體點名,也被網友諷刺為西方舔狗。馮鋼自3月20日起連發多條微博談論自由、民主,例如...

民調:64%受訪者認為「取消文化」威脅自由(圖)
2021-03-30

前CBS主持人莎朗‧奧斯本(Sharon Osbourne)。所謂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似乎正在成為一種社會潮流。根據哈佛大學CAPS-Harris民調周一(3月29日)獨家公佈的一項最新調查,多數美國人認為,取消文化是對自由的威脅。根...

「這絕對不僅僅是個疫苗通行證 我怎麼說都不夠多 它的力量太大了」(圖)
2021-03-30

克林頓前顧問沃爾夫(Naomi Wolf)表示,近日成為熱點的強制性中共病毒(COVID-19)疫苗護照令人擔憂,「如果該計劃如期展開,將在西方終結人類的自由。」

蔡霞:美國精神:愛,獨立與自由
2021-03-19

這部影片沒有悲苦,沒有顯示人性的幽暗,這是與許多作品不一樣的,這點讓我喜歡。這部影片沒有從中國人理解的政治解讀路上一族,故而所謂一種說法是說電影缺乏批判社會的意識;而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視角的另一種說法是:這部電影批判了美國資本主義,老人負擔不起自己的養老。美國社會貧富差距巨大懸殊。諸如此類的這兩類說法,在我看來是很淺很淺的解讀,甚至是「臆想之讀」。

世界最自由的監獄,犯人像是在度假,無獄警,犯人從不逃跑(組圖)
2021-03-13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說起監獄,大多數人都對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好感。但是,有不少國家的監獄卻不按常理出牌,有着比較奇特的裝修風格和相對自由的制度。比如說在奧地利的萊奧本監獄,這裏從外觀來看就像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圖書館。在監獄的周圍,還有綠地、庭院、甚至是帶着酒...

自由與福利之間,人們選擇了用腳投票
2021-03-09

從福利制度誕生以來,福利和自由之間的爭議從未消停過。是福利好,還是自由好?究竟是誰說了算?比起理論上的無休止的爭執,也許現實中人的選擇,才真正作數。有選擇的情況下,人們自然會用腳投票,去往自己認為的更好的地方。在中國,年輕人會逃離北上廣;在美國,也是如此。...

中國文化革命的起源和對美國的影響
2021-03-08

雖然蘇聯共產黨人齊心協力掩蓋了所犯下的大批罪行,但到1960年代人們還是知道了,布爾什維克和蘇聯共產主義的極權統治造成了超過二千萬人的死亡,並可能是超過三千萬人的死亡。像列寧和斯大林在俄羅斯的共產主義統治一樣,毛澤東在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是建立在歷史決定論的基礎上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宗旨,它要求取消過去的歷史,並要求其公民服從於共產主義國家的一黨領導。

【微博精粹】少女戰鬥死 大爺跪求生
2021-03-05

zixuan728:深圳兒童醫院,一對年輕夫婦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手持着11張銀行卡(裏面除了夫妻倆的積蓄和貸款,還有雙方父母的退休金,親戚朋友的借款,甚至有90歲奶奶省下的3萬元存款),邊刷邊流淚,一共刷了69萬9千7百元。一旁的藥房代表也落下了淚水。一個來自年收入不足十萬元的家庭故事。

美學者挺台灣:鳳梨酥配澳洲酒是自由的滋味(圖)
2021-02-28

周五(2月26日),中共無預警宣佈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菠蘿),引發國際關注。一名美國智庫學者回應說,鳳梨酥和澳洲酒品搭配,是自由的滋味。周五(2月26日),中共無預警宣佈暫停進口台灣鳳梨 (菠蘿 ),引發國際關注。一名美國智庫學者回應說,鳳梨酥和澳洲酒品搭...

自由、權利與良知:三個值得深思的故事
2021-02-20

怎樣才能告別這種「理性無知」與「平庸之惡」?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政治。政治是人與人相處的關係,任何人都無法迴避,也必然存在「好與壞」的標準。也是我們了解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我們的權利,什麼是良知的底線的前提。正如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關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權力,而在於自由。

一線採訪:女子回中國隔離35天 嘆自由可貴(圖)
2021-02-18

黑龍江省鶴崗市強制隔離當地民眾。(網絡圖片/大紀元合成)中共剝奪民眾人身自由的防疫行徑,飽受國際社會的詬病,也令中國民眾相當不滿。一名從香港回 大陸過年的林女生表示,她回家經過35天的強制隔離,測了4次核酸檢測,備感自由的可貴。香港居民回鶴崗過年被隔離35...

新香港故事:離開 是為了保留自由(圖)
2021-02-17

反送中以來,香港的「中國化」已悄然改變香港的民生政治生態。「像我住的這個區,有很多由大陸公司開的水果鋪、蔬菜鋪。他們佔了行人路,把整條街弄得很髒,你去投訴,食環署不願意理會,你找警察,他們也不願意管。但如果一間黃店只是在鋪頭裏貼黃色海報,肯定會被那幫警察玩死。香港現在就是這樣,倒退到大陸化。只要你撐政府、撐大陸,做什麼都可以,沒問題。相反,就被針對、被整。

專訪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James Carr:中共新疆迫害人權(圖)
2021-02-16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詹姆斯·卡爾,近日接受英文大紀元專訪時表示,宗教和人權自由是美國的核心價值,也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人民,都該享有的權利。

想要的生活觸手可及,高級又自由地活着。
2021-02-15

2021年,牢記這6個法則。願你看清人情世事,理解真情可貴,明白付出與回報,學會自我成長。一.對待敵人要麼戰勝要麼寬恕面對敵人,最好的態度不是立刻反擊,而是時刻保持自己穩定的情緒。成熟一些——沉下心來壯大自己,用實力去打敗他;靜下心來冷靜思考,用智慧去征服...

奔向自由!香港青年隻身跨越半個地球逃亡美國(組圖)
2021-02-12

這名19歲的香港青年自稱香港錘佬,生長於香港。他在人蛇幫助下,於今年1月10日從墨西哥的蒂華納穿越美墨邊境,進入美國,落腳在加州洛杉磯。一個月之後,他接受了美國之音電話專訪。香港錘佬今年1月10日偷越美墨邊境時的照片。(照片由本人提供,他要求隱去真面目)能...

耿瀟男:我以自由為人生的標配(圖)
2021-02-11

資料照:中國文化企業家、出版人耿瀟男 (耿瀟男微博圖片)據美國之音報道,2021年2月9日,北京海淀區法院對公開聲援因批評習近平而獲罪的清華大學教授許章潤的自由派人士耿瀟男、秦真夫婦作出判決,判處耿瀟男3年有期徒刑,秦真2年6個月,緩刑三年。庭審直播顯示,...

港人逃港,捨棄小康移民海外, 為了自由(圖)
2021-02-04

英國國民海外護照2021年1月31日開始,成為香港人出離壓迫的單程車票。圖為一名香港示威者在反對港版國安法的抗議中手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化名哈里斯的香港人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他告訴美國之音,1月31日星期天,他是第一批上網向英國政府申請英國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