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民主

台灣國會擴權 經濟學人智庫:重新評估民主指數(組圖)
2024-06-01

依據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的2023年民主指數,台灣排名全球第10,居亞洲之冠,只是國會擴權法案通過引起不少反彈,國際也高度關注,經濟學人智庫發佈最新評估報告,表示這次修法造成的國會擴權以及權力分立破壞,將重新評估台灣民主指數。對此,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也發佈聲明表示,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不尊重台灣民主體制與程序,持續破壞民主行為、蔑視民主價值,決定撤銷頒發給黃國昌的NATPA廖述宗教授紀念獎。

陳維健:賴清德的兩國互不隸屬
2024-05-26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中明確提出兩岸是兩個國家互不隸屬。雖然互不隸屬並非首次提出,蔡英文任內,賴清德競選也多次表述過,但在520就職演說中提出還是非常的不同。並註明台灣不但不屬於中國,而是屬於世界,是世界的台灣,台灣已走到了世界的中心。賴清德這一說明,表明賴清德確實是務實的台獨工作...

美媒:中國對台文攻一波波 學者:台灣準備好應對外交、軍事威脅
2024-05-23

台灣總統賴清德上任第一天,中國政府、官媒連番表態,痛批他的台獨立場,甚至為他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對此,多名台灣學者直言,中共對台有既定戰略,無論賴清德說什麼,都得不到中國的善意回應,因此,台灣必須準備好應對新一輪的外交孤立跟軍事威脅。賴清德一入主總統府,中國對台的文攻一波接一波...

六四筆記:學生民主的問題
2024-05-07

學生毫無疑問是六四社運的核心,知識份子、工人、市民等只是表示支援,它反映出來一個問題,就是在後文革時代出生的年輕人看到的社會是平反冤案,提倡包容和自由,這樣的環境讓學生更加充滿理想,愛國的情緒也他們對祖國未來更有想像。作者從白樺的民調中點出一個問題,就是雖然市民支持學生,但是他們相信社會運動會失敗,這是基於成年人對於共產黨和中國社會的了解做出的判斷。這同時揭示了這場運動的悲劇,就是工人、市民的自詡世故讓學生成為了政權唯一的敵人。

魏京生:什麼樣的民主更適合中國(六)
2024-04-16

修修補補的市場經濟,不能由一幫號稱什麼階級的政黨來主導,那他們會首先照顧自己和自己政黨的利益。必須由民主選舉出來的政黨,按照選民的利益來選擇如何修修補補。所以保障人民利益的市場經濟體制,只能是以民選的民主政治體制來保障。這就是一百年來民主社會主義的成功之處。

劉又銘:再論護國神山的懷璧其罪(圖)
2024-04-07

自2021年,蔡英文總統在美國華府政策圈權威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台灣與為民主而戰〉(Taiwan and the Fight for Democracy)一文,並強調台灣的晶片產業是世界的矽盾(silicon shield),既保護世界也保護...

魏京生:什麼樣的民主更適合中國(五)
2024-04-06

上接魏京生:什麼樣的民主更適合中國(一)魏京生:什麼樣的民主更適合中國(二)魏京生:什麼樣的民主更適合中國(三)魏京生:什麼樣的民主更適合中國(四)談到自由市場經濟,就要談到小政府大社會了。中國人在公元前的漢朝就意識到了官多擾民的規律。英國人在經濟起飛的初期,也意識到官場病的內涵...

易中地:巧言令色張維為(圖)
2024-03-30

張維為在演講中使每個聽眾都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誤以為自己就是中共統治階級中的一分子,前途當然是一片光明了,但聽眾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屬於中共統治階級,走出演講現場聽眾也就黃粱夢醒重新回到了現實,內心哪裏還會有什麼希望! 看完以上關於張維為的評述,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張維為就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中共專制政府服務的御用文人,一個不遺余力為獨裁統治者培養愚民的偽君子。

多極隱退 兩極對壘:首爾第三屆民主峰會一瞥(圖)
2024-03-28

第三屆全球民主峰會3月18日-20日在首爾舉行。主持人:陳奎德座談人:李恆青先生,經濟學家與政治評論家一、首爾第三屆民主峰會第三屆全球民主峰會3月18日-20日在首爾舉行。此次峰會是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由韓國單獨主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等30多個國家...

震撼解密:中共計劃經濟陷阱!(圖)
2024-03-27

經濟學家們評論共產黨的計劃經濟,但都沒有批評到點子上。計劃經濟就沒有市場嗎?工廠生產出東西還是要到市場上去賣,老百姓消費還是要到市場上去買。計劃經濟也離不開市場這個中介,計劃經濟不是沒有市場。 那麼計劃經濟是個什麼東西呢?它為什麼是個僵化的體系呢?這就要從什麼是經濟,什麼是市場說起。

民主國家在減少 但民主依然是最佳模式
2024-03-24

根據貝塔斯曼基金會數據,專制政府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中佔大多數,全球的民主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民主程度更降至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不過,研究也認為,民主和法治其實對所有國家都是最佳模式。赤裸裸的數據發人深省:過去20年間,137個可被歸類為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的國家,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