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出口

台灣2月對中國晶片出口同比暴跌31.3%(圖)
2023-03-21

2022年9月16日,在台灣新竹的台灣半導體研究所展出的晶片特寫。由於美中緊張局勢持續發酵,加上電子產品的需求下降,台灣2月份對中國IC晶片出口同比下降31.3%,創下創14年來最大跌幅。集成電路(IC)晶片是電子產品、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關鍵部件。彭博社引述台灣財政部數據指出(連結...

入侵烏克蘭遭制裁!俄油沒人敢買 孤漂海上快1個月:這2大國也救不了(圖)
2023-03-18

隨着西方制裁不斷升級,許多買家迴避俄羅斯原油及相關產品,導致載有俄油的船隻被迫漂在海上,等了幾周才能卸貨,更有油輪已經等了快一個月。分析指出,即便中共、印度等積極購買折價俄油,但仍無法消化其龐大的出口。

歐洲智庫:美國武器出口增長,而中國武器出口下跌(圖)
2023-03-14

2023年3月9日,95空中突擊旅的一名烏克蘭傘兵在瞄準向烏克蘭克雷米納附近前線的俄羅斯陣地開火。(美聯社照片)歐洲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美國在全球武器出口中的份額大幅增長;而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的武器出口則急劇下跌。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

前國防部長:中共開放其經濟的原因
2023-03-14

當美國能源部和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指出實驗室泄漏是感染源時,中共以其一貫的虛張聲勢作出反應。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反過來指責美國的「政治操縱」,而世界只是想知道病毒的來源。我們低估了中國共產黨懲罰其批評者的決心,這構成了對我們極大的威脅。

投資人當心 花旗警告俄國可能「武器化」金屬出口(圖)
2023-03-09

俄羅斯一座鋁工廠內,工人正在熔爐前作業。(路透)花旗集團(Citigroup)對客戶示警,必須留意俄羅斯以鋁、鈀、核子燃料等金屬出口為武器的風險,這些重要原料商品的價格可能因而上漲。英國金融時報(FT)引述花旗的分析報告指出,由於這些金屬不可或缺,廣泛運用於工業與能源生產,自俄羅...

最新外貿數據出人意料:出口斷崖式下跌(圖)
2023-03-08

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乎意料的是,兔年伊始,外貿出口就掉了鏈子。3月7日,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佈了前2個月數據。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6.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3.5萬億元,增長0.9%;進口2.68萬...

1-2月中俄貿易以兩位數速度激增 同期中國貿易因西方需求減弱收縮
2023-03-07

中國海關周二(7日)公佈最新貿易數據,顯示2023年1月及2月中國與俄羅斯的進出口額度以兩位數的速度比去年同期激增;但與此同時,中國貿易因西方需求減弱收縮。綜合外電報道,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躍升了19.8%,總額達到150億美元,但其他地方的市場需求卻出現了萎縮。從俄...

美政府考慮加碼限制對華為出口 英偉達恐受波及(圖)
2023-03-05

路透社報道指,美國政府考慮進一步限制對華為出口商品。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正推進一項修訂,加強限制授權當地公司向華為(Huawei)出口商品。若美國進一步擴大限制半導體輸出黑名單里的企業,英偉達(Nvidia)向華為出售技術的計劃將可能受阻。《路透社》根據美國政府承包...

港口堆滿空貨櫃! 外商落跑 經濟受重傷 中國疫情後出口量暴跌(圖)
2023-03-03

上海洋山港貨櫃碼頭。圖:翻攝自中國海關(資料照)中國在近期解除長達三年之久的封控清零政策後,不僅製造業大幅衰退,大量工廠倒閉,出口貨物量也仍無法回到疫情前的航運水平,導致各大碼頭堆滿閒置空貨櫃,海運價格更是創下史上新低。據《大紀元時報》今(3)日報導,全球貨櫃交易平台 Conta...

令人震驚:中國出口,大跳水(組圖)
2023-03-03

財新網最新報道了一個比較讓人震驚的消息,長三角最大的集裝箱製造廠太倉中集,原本的三條生產線,如今只有1條在轉動,廠區內空箱堆積如山。 此外,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上海港,其洋山港大量空箱堆積,外高橋港區的空箱已經堆到了六七層高。 不僅如此,在財新網最近追蹤的集裝箱系列新聞中,還披露,空集裝箱堆積在全國各大港口已經是普遍現象。2月份全國集裝箱空置量達到了500萬標準箱,是疫情前同期的兩倍。中國各大港口空置集裝箱堆積如山,其反映在出口數據上,便是出口跳水。

眾院外委會主席:拜登政府去年首季批准向黑名單上的中國公司出口230億美元產品和技術
2023-03-01

美國國會一位資深議員批評拜登政府去年第一季度批准了向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出口230億美元的產品和技術。商務部官員表示正在審查修改前特朗普政府制定的一項相關政策。

形勢嚴峻,哪些城市面臨更大挑戰?(圖)
2023-03-01

進入2023年,全球需求進一步下降,出口訂單急劇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哪些城市面臨更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