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自由亞洲

何清漣:「清華研究」彰顯荒謬時代的一種存在
2023-05-16

我的結論是:1、中共永遠不會放棄對青年一代的意識形態(洗腦)教育,這是世界左派運動從娘胎裏帶來的胎里病。即使是江澤民的中版「奶頭樂」,也是一種控制青年思想的軟導向;2、中共過濾信息、控制學校的意識形態教育培養了三類占青年主流的人:粉紅思想群,處於失業貧困狀態的政治愛好者與極端政治反對者。當然也會有少數理性思考者,但最樂觀估計也就5%左右。

何清漣: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將成長期陰影
2023-05-12

所謂國情包括中國城鄉人口結構、中國製造業衰落、世界範圍內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取代人力等各種因素。中國農村現在的經濟狀態,很難無限承接城市過剩勞動力;1220萬返鄉人員當中的絕大多數本就出身於農村,他們不是插隊落戶的城市知青,而是返鄉青年,按照中國統計口徑,農村人口有責任田,回鄉就算「就業」。一言以概之,中國漸失世界工廠地位之時,上千萬農村家庭幫助政府「消化」了這些失業者,否則中國的城鎮青年失業率將不止20%。

未普:東亞地緣政治變局,「中國威脅」成最大輸家
2023-05-12

顯然,在這一輪東亞地緣政治角逐戰中,「中國威脅」輸慘了。導致慘敗的真正責任人是推動「中國威脅」背後的北京執政者。不過,北京政府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威脅,也不承認自己在東亞的失敗,他們會把所有的失敗都歸咎於美國對華的打壓和遏制。這不,兩天前新科外交部長秦剛接見美國駐華大使,要美國深刻反思自己的錯誤。這種幼兒園小朋友式的思維和語言,讓人除了搖頭就是嘆息。

杜耀明:講立場不講道理 求管控不求觀瞻
2023-05-12

破壞民意代表機構,官方不覺得難看,便再沒有難看的問題。非常清楚,當解釋政策不是要去說服反對的巿民,那堆說不通的道理是讓你看到,這裏就是不講民主,甚至不用講理,而是只講立場-「愛國愛黨」。只要「愛國人士」鼓掌歡呼便可以,其他人明白便明白,不明白也要接受,不接受也不得反抗,因為不要說示威抗議,香港傳媒對政府稍有微言亦務必溫溫吞吞,避免捲入官非。

梁文韜:勿讓「富察」成為習總書記新版《反間諜法》的犧牲品
2023-05-12

根據央視的說法,西方國家為了實現打壓中國的策略,「竊取我國軍事軍工、經濟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情報消息」。中國國安機構在調查後發現,許多境外機構,特意淡化其外資背景,「規避中國法規的省查與監管」,藉由「諮詢公司等行業,竊取我國重點領域國家秘密和情報」。問題在甚麼資訊算得上是「情報消息」,如果經濟金融資訊都算是「情報消息」,那麼所有諮詢公司都有可能被視為間諜機構。

王丹:關於「六四」問題答網友問
2023-05-09

在我看來,事情很簡單,當對方只使用暴力手段來對付你的時候,你就只能用暴力手段回應。所以要弄清楚的是,是誰先使用暴力的?就此而言,當然是政府先開槍,人民才反抗的。當時學生和市民最大的共識,就是不要挑釁政府,所以絕對不會有學生主動先對軍隊使用暴力的問題。事實上,北大教授,北京大媽,都是用身體阻擋坦克,沒有任何暴力發生。是政府面對和平理性的人民,先採取了暴力手段。在這種情況下,人民當然會進行反抗,也有進行反抗的權利。

顏寶剛:「攬抄加速」以《反間諜法》封閉經濟數據,外資加速撒離
2023-05-09

中國在五月初修訂了《反間諜法》,將所有「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納入保護,相比之前「國家機密和情報」的範圍要大得多,「間諜」的定義已被無限擴大。更重要是這些事件釋出的整體信號:在中國,獨立收集資訊面臨的風險大大上升,即使是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等相對常規的工作也是如此。這似乎很有可能對外資產生直接的寒蟬效應。

弓星:核心利益 不在台灣在另一個地方
2023-05-05

毛澤東,習近平一直以民族主義者自居,但他們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皇權主義者。所以不要看他們說什麼,要看他們做什麼,關鍵是最後得到了什麼。中共也敲過算盤。世界一哥山姆,不但硬功奇強,陰招也多。慣使民主、自由、人權等招法。這些招法動靜不大,看似隔山打牛,但又尤如化骨綿掌一般,獨裁政權一旦沾上,當時沒什麼感覺,過了幾個時辰,筋骨寸斷,非死即傷。

魏京生:台海危機的展望 最擔心的是中共高官
2023-05-05

習近平如果發動戰爭,將面對亞太小北約的團滅。亞太小北約的總體實力不是共軍所能夠戰勝的。就像拜登總統警告北韓一樣,一旦發動戰爭,就是共產黨滅亡之日。習近平可以找普京去避難,其他的官員們往哪兒逃呢?老婆、孩子、錢包都在歐美國家,發動戰爭後還敢去嗎?所以,阻止可能發生的台海戰爭,不僅是老百姓的需要,也不僅是周邊國家的需要,更加是中共各級官員們的需要。

胡平:今年的五四過得很冷清
2023-05-05

五四時期的毛澤東,還不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徒,也不主張暴力革命。五四時期的毛澤東思想很龐雜,主要是無政府主義。五四運動爆發時,毛澤東在湖南。他和湖南的青年一道成立了湖南的學生組織,和北京的運動相呼應。在這一年的7月,毛澤東在湖南創辦《湘江評論》,他在發刊詞主張的是「呼聲革命」、「無血革命」。中共說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但是我們要知道,就在五四那一天,北京學生遊行到美國公使館門口,高呼的口號是「大美國萬歲!威爾遜大總統萬歲!」

未普:盧沙野撒野不小心露了習近平大國外交的餡兒
2023-05-05

盧沙野的撒野暴露了中國任命外交官的標準,忠誠和好鬥是主要的,資格和修養是次要的。盧沙野的狂放和肆無忌憚,正好符合習近平大國外交的重要內核之一——鬥爭精神。王毅對習近平的大國外交思想有個專門的闡述,其中,要求中國外交官要有勇於擔當、敢於鬥爭的使命,盧如此撒野顯然是被習的大國外交思想所鼓勵。當然,盧對習的大國外交思想也有貢獻,比如,堅決反擊對中國的批評,傳播習近平的外交思想和獲取國內民眾的喝彩等。

杜耀明:民主清零成本效益低 官主體制回到殖民時
2023-05-05

從民主成分看,特區政府的地方行政已經一步退至舊時,甚至是回到區議會出現前,由港英政府一手主導地方政務諮詢的殖民年代。眼下當局的佈局,是以三類地方組織為基石,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前兩者都是70年代以來,殖民政權遺留下來的委任組織。特區政府即使不避忌諱,也該看到,由這些委任成員互選產生四成區議會議席,並由他們提名才能參加直選,由此產生的區議員與民主無關,只能是執政者權力的延伸,而執政者的認受性有多少,區議會就有多少。

陳光誠:把人權捍衛者趕出北京 吸附在當地就能萬事大吉嗎?
2023-05-02

在過去,早期覺醒的維權者被地方當局視為麻煩,可是很快他們意識到這是財源。因為為了「維穩」,中共中央要錢給錢,要權給權。地方由此拿到「維穩經費」,簡直比編造項目通過大興土木向中央申請錢容易太多了。於是地方"維穩部門"不斷編造事實激化與覺醒者的矛盾,藉此索要更多的"維穩經費"。可是最近中共北京爪牙們的做法實在反常。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難道這「妖」真的就是"維穩經費"不足了嗎?

顏寶剛:「愈遲買愈平」 銀主盤增加反映樓市將秏盡購買力
2023-05-02

去年本港樓價大跌一成半,令負資產數量急增至逾1.2萬宗,創十八年新高。惟隨着今年第一季樓價回升7%,負資產個案亦減少。實際上,單單負資產本身不等於已構成問題,但真正令人擔心是過去兩個月,本港銀主盤成交顯著增加,反映部分業主開始陷入財困令物業被銀行接管,如果情況持續恐將秏盡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