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智慧

孩子做錯事不要着急懲罰,不同問題的不同管理方法,比懲罰有效(圖集)
2022-02-11

曾看到這句話很感動:孩子,你不需要太優秀,只要快樂、健康,哪怕你一直很平凡,儘管這句話是無數家長養兒育女的初衷,但現實生活卻少不了寒窗苦讀的七分打拼,那些只有快樂、沒有酸苦辣孩子,其實從成長和人生方向來說並不完整,如果孩子沒有經歷先苦後甜、將來的人生便脆弱...

很多盲目的善良,其實就是一種惡!
2022-02-05

01盲目善良,即是"無知無明"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很多人總是成群結隊去放生,把陸龜放到水裏,致其活活淹死。放生毒蛇,結果導致其他人被咬傷;放生很多異地的動物,結果造成對本地物種的侵害,影響生態環境。總有些人,道聽途說一些偏方後,就像撿到了寶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忍」之道,「忍」,是一種智慧(組圖)
2022-02-01

隱忍謙讓,是一種傳統美德。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論語》中多處記載孔子論忍。他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還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大意是因一時的憤怒而忘記自身及其親人,這不是太糊塗了嗎?孔子又說:君子無所爭以及君子矜而不爭等,說的...

看完了,你就什麼都想通了!(年度好文)(組圖)
2022-01-29

01有兩個人吵了一天,一人說3×8=24,另一個人說3×8=21,相爭不下告到縣衙。縣官聽罷說:把三八二十四的那個人拖出去打二十板!二十四的人就不滿:明明是他蠢,為何打我?縣官答: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上一天,還說你不蠢?不打你打誰?...

放下,就會自在(圖)
2022-01-29

放下與拿開有個青年來到一座寺廟,之前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師父,冷不防地問了一句:為何團團轉?皆因繩未斷。老師父隨口答道。你怎麼知道的?青年驚得目瞪口呆,我在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牛想到草地上吃草,但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

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式(組圖)
2022-01-29

人生,就是一場換位的藝術。先來看一張圖。現在把手機翻轉180度再看看。發現什麼不同嗎?原本你看到的那個凹點,居然變成了凸起的。是不是很神奇?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很多時候,一些看似無解的困局,換個角度,轉個方向,也許就別開生...

空杯,空船,空籃,空碗,空瓶:5個小故事,人生大智慧(圖集)
2022-01-22

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01故事一:空杯心態有位學者,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問禪,卻一直喋喋不休的說着自己的觀點。老禪師默默無語,以茶相待。眼看茶水就要滿了,老禪師卻還是不停下來。學者着急地說:別再倒了,馬上就溢出來了!老禪師不慌不忙:你就如同盛滿...

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5個「怪癖」,家長別扼殺了孩子的天賦(圖集)
2022-01-22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幾乎成了我們最牽掛的人。我們既希望孩子能平安長大,又希望他能擁有高智商,將來過得不差。雖然說,孩子的智商很大程度受遺傳影響,但若後天努努力,還是能往前趕一趕。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時,如果能了解一些與智商相關的知識,並且有意識地培養,便能一...

2022年:給老年人的幾點建議(組圖)
2022-01-21

01忽而回頭,2021已經過去。時光荏苒,2022已經到來。一晃,我們又站在牛年和虎年的交匯處。人生一波三折,人就變老了。餘生怎麼過?如果你計較時間,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如果你放寬心,人生才剛剛開始,每一天都是新的。不同的活法,帶來不同的福氣,也給出了不同...

如果別人針對你,瞧不起你,千萬不要回懟,而是要這麼應對(組圖)
2022-01-20

01在《古尊宿語錄》中,有這麼一個對話。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世上有太多欺辱的行為,但我們沒辦法做到一一應對,也沒必...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知難而退(組圖)
2022-01-19

網上有個問題:為什麼年紀越大,越沒有魄力和勇氣呢?有個回答很精闢:換個角度看是趨於穩健了,畢竟踩的坑多了,自然就謹慎一點。人到中年,沒有年輕的資本,沒有足夠健康的體魄,生活也不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每天一睜眼,身邊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背負的責任和壓...

《史記》10大名言,充滿智慧,受益無窮!(組圖)
2022-01-19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既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這部《史記》對我們中華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下面分享其中的10句名言,讓我們共同領略古人的智慧。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感悟: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世人忙忙...

《易經》:有一種大智慧,叫做「變通」! 圖
2022-01-08

《易經》是一部講變化的書。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事物達到極點時就會變化,變化就能通達,通達就能長久。遵循這一變通的原理,能夠得到上天保佑,吉祥而無所不利。一、退一步《易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渺小的蟲子...

弱者合群,強者互助,智者獨行(圖集)
2021-12-31

晚清詩人吾廬孺有一首詩《飯局》:自笑平生為口忙,朝朝事業總荒唐。許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車塵馬足旁。人生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有人喜歡合群,有人忠於內心,有人善於獨處,不同的交際方式,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弱者合群《道德經·第十三章》中講: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世人...

人過四十,讀懂老祖宗這兩句話,能讓你少奮鬥十幾年!(組圖)
2021-12-27

人到了四十歲,已經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智慧、計謀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但是自己的智慧和計謀一定要懂得如何去使用,如果善加利用,腦中的智謀會成為你成功的助力。但如果你喜歡站在高處,用智謀搬弄是非,或是滿足自己的虛榮之心,那麼智謀反而為成為你令人討厭的要因。古人智...

放低自己,放空自己,放過自己(組圖)
2021-12-27

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有一個貨商,挑着沉重擔子,坐竹筏過河。艄公問他為何不放下擔子,貨商說怕竹筏沉了。艄公搖了搖頭說,你這樣挑着反而更危險,放下,其實更穩。一個放字,說的是乘筏,也是人生。越長大越會發現:生活真正的修行,在於懂得妥帖地安放自己。01放低自...

成年人最頂級的社交格局(圖)
2021-12-24

人與人之間的磁場,是互相影響的。聽過一個密友五次元理論:一個人的財富和智慧,就是他最常接觸的5個人平均值。跟誰在一起,重要性不言而喻。與高人相交,提升自己的眼界;與能人相處,學做事之道;與福人來往,修樂觀之心。一個人最頂級的社交格局,莫過於此。01與高人來...

看穿不言,明知不問,閒事不管(組圖)
2021-12-22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句話說得好:會說是能力,不說是智慧,但恰到好處的沉默,卻更讓人感到安心。正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為人處世間,人要學會的是看穿不言,明知不問,不多管閒事。01洞察一切是本事,看穿不言是智慧。火眼金睛、洞穿一切是本事,看穿不...

一個人深到骨子裏的教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圖集)
2021-12-17

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有教養嗎?沒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沒有教養嗎?答案都是不一定。有文化的人,利用自己的知識,去作惡,這樣的人也不少;沒有文化的人,雖然不知道什麼是恕道,但是,能夠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也不少。一個人教養的高低,分為以下三個層次。與提醒者...

有一種修養,叫遇事不指責(組圖)
2021-12-16

前段時間,網上一段視頻爆火,網紅花兒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花兒在太原貸款買了一套房。她老公把需要的材料列了一個清單,千叮嚀萬囑咐,讓花兒一定備齊。辦貸款當天,老公又叮囑了一次需要帶的東西。花兒嫌老公太囉嗦,把老公狠狠地罵了一頓。到了銀行,花兒發現她忘記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