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吃飯

同樣是吃飯,吃飯有這4個小動作的人,血糖、血脂、血壓都不高(組圖)
2025-07-13

同樣是吃飯,有的人吃出了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甚至是癌症。有的人卻吃出了健康。吃飯做出這4個小改變改變一:先吃蔬菜後吃飯先吃蔬菜後吃飯血糖好了、體重輕了吃飯時的第一筷子,決定了你的體重和健康。相對於主食、肉類,非澱粉類蔬菜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可以幫助延緩胃排空速度,使餐後血糖更平穩...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過了60歲吃飯要…(圖集)
2025-07-05

有一位患者胃口一直不大,堅持三十年吃飯不超八分飽。飯量小,油水輕,晚飯乾脆不吃主食。他說這是長壽秘訣,但身體沒跟上,肌肉在掉,睡眠越來越淺,活動也受限了。各項檢查都說明一個問題:營養不到位,不是吃得少,而是吃得不對。一直以來,八分飽是個人人都信的說法。它讓人有種掌控感,好像吃得剛...

為什麼說吃飯不要吃太快?吃得慢 有這些好處(組圖)
2025-07-05

很多人為了趕時間,經常十分鐘就解決一頓飯,但這種超速吃飯的習慣,會給健康帶來負擔。吃一頓飯用多久對健康最有利?吃飯快的人應當如何調整?一起了解↓↓↓為什麼吃飯要慢一點?如果吃飯過快,會在飽反饋還未形成之前就吃下過量的食物,瘦素也來不及告訴大腦該停止了...

「最穩乾飯人」 !地震,男孩兩度回屋扒飯
2025-06-26

6月23日18時48分,廣東清遠市清城區發生4.3級地震,廣州、深圳、佛山等多地有震感。地震發生後,廣東清遠的一段視頻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地震發生時,一個小男孩正和父親、弟弟一起吃飯,感受到震感後,父親帶着弟弟迅速跑向屋外,小男孩先是跟着跑到門口,呼喊屋內另一位大人快跑,又想起飯...

吃飯快的女人,往往有2種命運,可不是迷信(組圖)
2025-06-06

一日三餐,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可你有沒有留意過,身邊吃飯快的女人,她們的生活狀態似乎都有着相似之處?有人說吃飯的習慣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這話聽起來玄乎,其實暗藏玄機。吃飯快的女人,往往會走向2種不同的命運,這背後既有心理學的依據,也有生活習慣的影響,絕不是迷信那麼簡單。命運...

用碗還是用碟吃飯?南北方又吵翻了(圖集)
2025-05-08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人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看他吃飯怎麼用碗和碟。有網友聚餐時發現,當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坐在一起吃飯時,就能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差異,那就是南北方人對碗和碟的用途不太一樣,北方人習慣將菜夾到碟子裏吃,而南方人菜都放碗裏,碟子專門用來放吃剩的食物殘渣。各個地方的網友紛紛現身說法...

吃飯5個行為好毒!研究:台灣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於歐美國家2~7倍(圖)
2025-05-06

塑化劑已經被認定是可能的致癌物質,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更發現,台灣人體內塑化劑濃度比歐美高2~7倍,小心塑化劑早已滲透日常!如果常常用膠袋裝熱湯、塑膠餐具重複使用,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日常生活中有5個危險行為,很容易不知不覺把毒物吃下肚!北醫研究: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歐美2~7倍...

人生建議:不要請一大群人吃飯(組圖)
2025-04-26

前些天,和一個很久不見的朋友約飯。說起這些年的改變,她說自從過了40歲,就很少參加那種烏泱泱一大群人的飯局了。往往吃不好,還得陪着周圍人聊天,一場飯局下來,從內到外都覺得疲憊。這些年,或許是年歲的增長,有這樣感受的人越來越多,若非婚喪嫁娶這類傳統宴席,身邊也很少有人願意參加與自己...

吃飯致癌?氣候變化或增大米砷含量(圖)
2025-04-21

稻米是全球數十億人賴以為生的主食,但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氣候變化可能會使稻米中的砷含量上升。稻米是全球超過一半人口的主食,每天食用稻米的人數超過小麥或玉米。因此,科學家們近日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引起了關注:隨着碳排放上升、地球氣溫升高,稻米中的砷含量也會隨之上升。稻米中含有砷的問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