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魏春亮: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放過農民吧

作者:

昨天看新聞,說我們安徽鳳陽出台了政策:

農民朋友放棄宅基地,進城買房子,就獎勵5萬塊錢。

5萬塊能不能在城裏買一套房子我不知道,但官老爺們對把農民哄到城裏買房,似乎很是熱衷。

不止鳳陽,江蘇南通、湖北鄂州等地,都出台政策,鼓勵放棄、退出農村宅基地。

微博上甚至一度出現了#多地出台鼓勵退出農村宅基地#的熱門話題。

這樣的新聞,讓我有一種今夕何夕的恍惚感。

因為我分明記得,就在兩年前,就有好多地方鼓勵農民退出宅基地,進城買房,獎勵5萬塊。

而且這些地方分佈廣泛,江蘇、安徽、吉林、貴州、四川都有。

更讓我恍惚的是這5萬塊的獎勵。

官老爺們是還活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剛實行的年代嗎?不會以為5萬塊錢就能在城裏買套房子吧?不會以為5萬塊買斷宅基地,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賜吧?

不會吧?

我查了一下,鳳陽縣2024年的平均房價大概是6000元/㎡,按首付30%算,100平的房子首付18萬,50平的房子首付9萬。也就是說,5萬塊,連房子首付都不夠。

如果首付5萬塊,也就能買到總價16.6萬的房子,也不過就是27.6平,都沒有農村一個臥室大,這夠誰住的?

就算能在城裏買到大房子,那接下來怎麼辦?農村宅基地回不去了,在城裏就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嗎?沒有穩定的工作,房貸怎麼辦?

年輕的時候,可以憑力氣混個肚兒圓,老了怎麼辦?別忘了,農民們可沒有幾千塊錢的退休金。每個月100多塊錢的農村養老金,在城裏可能連一個月的早餐費都不夠。

進城之後的風險那麼大,隱患那麼多,什麼都不為農民考慮,就公然鼓勵農民冒險,這跟不綁安全繩,就慫恿別人蹦極,有什麼區別?

何況,農民們在農村過得好好的,尤其是農村老人,住着幾百平米的大房子,種種地種種菜,沒事趕趕集散散步,這樣舒心的日子不過,非得到縣城花幾十萬個小房子,然後背一輩子的房貸,是他們腦子有病,還是出台這種政策的官老爺有病?

難道就是為了貪圖那5萬塊錢?還是就為了體驗在城裏買房,然後開車去農村種地的快樂?

就像有作者說的,農民是窮點,但不傻。

官老爺可能不理解,住在農村,擁有宅基地,是農民基本的保障,是赤貧的防線,是人生的退路,是最後的兜底。

只要宅基地在,家就在,根就在。年輕時,平安時,有錢時,可能都顯不着它的重要性。可老了,病了,窮了,走投無路了,只要想起老家還有宅基地在,還有房子在,你就知道你還沒到山窮水盡,你還可以回家。

老了,在老家住自己的房子,有力氣種種地,沒力氣種種菜,稍微存點積蓄,不能說過得多好,但總能活下去。

如果連老窩都沒有了,那就失去了最後的兜底屏障,他們就真的可能成為無家可歸的無產者了。

當然,不會有幾個農民會做出這種傻事,但這絲毫不妨礙這件事的噁心和齷齪。

這種政策的出台,無疑暴露了一些人對待底層的心態,他們根本不關心底層尤其是農民的死活,而是要把農民當做柴火,去燒那一鍋和他們無關的肉湯。

房子賣不動了,忽悠不了城裏人了,就開始盯着農民手裏的仨瓜倆棗,慫恿他們進城當接盤俠,老爺的眼裏沒有活生生的人,只有需要維護的大局。

朝廷有難處,他們想到的,不是去盯當官的,去盯有錢人,而是覺得老百姓不體諒朝廷的難處,要再苦一苦百姓。

農民們真是倒霉,吃飯不叫我,刷碗想起我來了。

我們這裏,貢獻最大的,犧牲最大的,是農民。最對不起的,最虧欠的,也是農民。

剪刀差,交公糧,統銷統購,農業合作化,戶籍制度,優先發展工業,一個個緊箍咒,套在農民頭上,以犧牲農民利益的方式,換來所謂的發展。

可富的是城裏,不是農村,農民不但長期處於貧困狀態,而且與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而在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更是存在着天壤之別。

農民交的公糧,養活了十幾億中國人,但交了大半輩子的老農民,到老了才享受到一點點醫保,和每個月100多塊錢的養老金。

給農民一點該給的好處,就那麼困難。有網友說,為什麼不能不拿走宅基地,直接給農民5萬?想啥呢,拿走你的西瓜,給你個棗,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還要啥自行車?

現在,農民們好不容易能過兩天安心的日子,又是鼓勵他們去城市買房,又是慫恿他們放棄宅基地,這是安的什麼心?要再犧牲一下農民嗎?

如果不能真的為農民好,就不要再折騰農民了,求求你們放過他們吧。

—The End—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亮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