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地方賣地收入持續大幅下滑 近七成房企未拿地

作者:

圖為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籠罩在霧霾中的公寓建築群。

中國房地產市場近幾年持續萎靡,導致中共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持續下滑。今年前5個月的土地出讓金大幅下降,凸顯地方政府財政困境日益嚴重。

大小房企紛紛債務暴雷,大批在建樓房爛尾,斷供法拍房劇增,土拍市場遇冷。這些衰敗現象正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當前的真實寫照。房地產市場的衰敗,對很大程度上以賣地收入的中共地方政府財政是一種十分沉重的打擊。

中共財政部6月24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1281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

相對於財政局的「統計數據」,其它研究機構發佈的數據則顯示今年以來各地房企拿地金額的下降幅度要大得多。

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數據,截至6月23日,中國全國300個城市的各類用地、住宅用地的推出面積同比全面下降,其中住宅用地降幅超過了40%。

克而瑞的統計數據則顯示,今年1-5月,百強房企中,有近七成企業尚未拿地,拿地房企主要集中銷售30強的央國企。

而據財聯社6月24日報導,今年以來頭部房企整體投資明顯放緩,今年前5個月的前5名頭部房企的拿地金額都銳減。其中,拿地金額下降最嚴重的是知名房企萬科,該企業的拿地金額在去年同期為332.9億元,到今年前5月僅有23.8億元。拿地排名也從去年的第2名,下降至今年的第33名。

過去經常高穩中國房企銷售排行榜第一名的保利公司,今年前5個月拿地金額也只有80.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28億相比,驟降了64.9%,拿地金額排名也降至第11名。

銷售排名第4的華潤置地,今年前5個月拿地金額為217億元,同比去年的486.7億元,跌幅超過50%;行業排名第5的招商蛇口,今年前5月拿地金額為84億元,同比下滑65%。

從省份的角度來看,根據粵開證券研究院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共有26個省份的土地出讓收入較去年同期衰退,有15個省份年減幅度超過30%,其中廣東年減57.5%、四川年減42.7%、江蘇年減42.6%;吉林省年減36.5%。

另一方面,中國新建商品房的銷售業績仍然持續低迷。全國各地的房企紛紛靠降價來尋求銷量,一些頭部國央企項目降價幅度十分明顯。

例如:根據克而瑞的監測數據,今年5月份,如保利成都天府和頌的價格與第一季度相比下調了20%;中海昆明寰宇天下的價格,則環比下降了11%。此外,許多房企推出的所謂「特價」房源規模也顯着擴大,以超低的價格來吸引買家。

財聯社的報導說,受樓市持續下行和資金壓力雙重影響,今年以來大多數房企拿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縮。

針對上述現象,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由於土地市場低迷,預計今年土地財政收入可能進一步下降,而土地出讓收入下滑使得地方財政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另外,受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影響,部分債務風險衡量指標容易被動提高,而土地資產縮水,會加大城投企業的債務融資難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