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林輝:三考生一紙訴狀後 北京高考單獨出卷

作者: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高考的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的禍首就是中共。一個真正把人民、把國家利益放在心上的政權,一定會投入大筆資金,優先發展教育,消除教育上的種種不公平。然而,中共所為恰恰相反,除了權貴大肆攫取財富,還對外大撒幣,至於中國老百姓中還有吃不上飯、上不起學、看不起病的則不管不問。這樣早就遭到人民唾棄的政權還能蹦躂多久呢。

中國參加高考的學生。(Photo by Getty Images)

又是一年高考季。相較於山東、河南、河北等省份的考生,身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的高考生算是比較輕鬆的了,壓力沒有那麼大。根據2023年官方的統計數據,這三個直轄市的本科錄取率排在全國前三名,北京是83.8%,天津是81.6%,上海是70%。也就是說,這三個地方的高考生只要不是成績特別差的,基本都可以考上一個本科院校。

不僅如此,更讓其它省份考生羨慕的是,這三地考生上211和985高校的錄取率也全部高於其它地方,分居前三位。換言之,就是他們比其它地方更容易上甚麼北大、清華、復旦等重點大學。這也就難怪有考生覺得,自己沒考上985不是不夠努力,而是投胎投錯了省。

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除了京津滬有高校人才保護政策,本地考生招生名額多,因此分數線低外,還有一個原因與其自主出題有關。要知道,在2001年之前,京津滬還是與其它省份一樣,使用全國統一試卷,分省錄取。那麼,為何這之後就發生了改變呢?原來與一場轟動全國的訴訟案有關。

這還得從2001年高考錄取說起。當年北京文科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為454分,一般本科429分,專科360分,而考生眾多的山東文科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為580分,一般本科539分,專科為509分。分差竟然有近130分,山東的專科分數線都比北京重點本科高55分。文科如此,山東理科同樣如此,山東理科重點線高達607,而北京只有488。還有河北文科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為537分,理科為572分。吉林省文科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為500分,理科518分。

上面數據在告訴高考生:北京市高考錄取比例是1.43:1,而山東省的比例是2.2:1。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山東一個孩子考上大學,要比北京的孩子多付出50%的努力。

眾所周知,中國各高校並不象美歐等大學,彼時並沒有自主招生資格,其招生數量以及各省市的錄取分數線,都取決於中共教育部下發給各省市的招生計劃。前邊說過,京津滬重點大學雲集,對本地生招生名額多,更兼之考慮到權貴子女,所以分數線不高。

這樣的招生制度明顯是對其它省份努力學習並取得不錯成績的學生的不公平,也違反中共自己制定的憲法和教育法。不過,很長時間以來,國人私下抱怨的多,但真正敢為自己爭權利的不多。但2001年,有三個山東女孩選擇站出來討個說法。「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想生活在一個公平的社會裏,我們現在站出來,就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者,把呼喚教育公平的聲音調到最大。」

這三個山東青島高考生分別是青島鐵一中高三四班姜妍(理科,高考成績522分)、青島一中高三四班欒倩(文科,高考成績457分)和青島15中高三九班的張天珠(文科,高考成績506分)。她們由於未能達到山東省當年的重點大學的分數線,甚至連專科線都沒達到,別說上大學了,只能復讀或者去職業技術學校。但如果在北京,她們完全可以考上較為理想的大學。

或者是感受到了不公平,或者是其它原因,2001年8月中旬,她們在代理律師的陪同下來到北京市,向最高法院遞交訴訟狀,同時也在正義路郵局以特快專遞的形式向最高法院寄出了訴狀,起訴教育部關於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的行政行為違反中共《憲法》和《教育法》所保障的公民平等受教育權。

東德衡律師所指派了律師代理此案。律師指出,教育部在該行政行為中,根據不同地域範圍對招生人數做了不同的限定,這種限定使得不同地域的考生被劃分成了高低不同的等級,並在這不同的等級中參加高考。等級之間分數標準差異巨大,從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內的廣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權。

平等的受教育權意味着接受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資格平等,權利能力的平等。只要是中國公民,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不分財產狀況、居住年限、地域、宗教信仰等,在法律上都應該被認定為具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資格。而這種資格的具體體現之一,就是一年一度的國家組織的統一考試——高考。除非特殊專業需要特殊的身體條件,否則,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只有一種區別體現,那就是分數。只有分數的區別才可以決定考生最終是否能夠接受高等教育、以及進入哪一家高校接受教育。

在起訴狀中,代理律師確定了三人的三條訴求:

一、請求最高法院確認教育部侵犯三名考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權利的行為違反中共《憲法》和《教育法》。

二、根據法律規定向教育部發出司法建議書,改變現行的招生辦法,避免出現侵犯考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權利的行為。

三、要求訴訟費用由教育部承擔。

在遞交訴狀時,該案就已引起了中國國內較大的關注。一些家長開始聯名準備成立聲援小組,準備前往北京聲援;一些學生表示最高法院必須受理此案,不然就是犯了「錯誤」;甚至還有人表示如果該案不受理就將前往天安門廣場靜坐示威。

事實上,按照中共的司法程序,他們應該先應該在山東中級法院提起訴訟,但顯然他們也知道不會有甚麼結果,因為這涉及到根本政策的改變,所以在起訴前開了一個小型的新聞發佈會,以期引起媒體的關注,同時將訴狀直接遞到北京最高院。

不出所料,9月3日,最高法院告知他們: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由所在地中級法院受理。也就是說,3位當事人應該到所在地中院起訴。鑑於以上原因,訴狀寄回。

此外,三個女生到北京後,也因為擔心狀告教育部,會對將來的學習生活造成影向,所以也開始打退堂鼓。9月8日,三個女生撤訴,不再上告青島二中院。至於幕後的原因,有人說教育部派人去做工作了,有人說教育部施壓了。而這都是有可能的。

根據當時的媒體報導,張天珠選擇繼續復讀;欒倩和姜妍已被電大錄取,但表示可能不會去,而會選擇民辦大學。

三個高考生的訴訟雖然夭折,但卻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影向。2002年高考取消了全國統一命卷,北京開始自主命題。2004年,擴大分省組織高考命題的範圍,重慶、天津、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9個省市加入自主命題行列。2006至2007年,四川、陝西、海南、寧夏先後加入獨立命題。至此,實施獨立命題的省、市達到18個,考生人數約佔中國高考考生總數的2/3。

不過,自主命題帶來的問題逐漸浮現並造成一些負面影向,包括難度不穩定,試題質量下降等。因此,教育部自2014年公佈高考改革方案後,一些地區的自主命題權被收回。至2018年高考共有26個省份在所有科目上均使用全國卷,而北京依舊是例外。

目前,隨著愈來愈多民辦高校的出現,高考本科錄取率都在普遍提高。某個地區學校越多、學生越少,高考錄取率越高。相反考生多學校沒那麼多,錄取率就比較低。此外,學生想要考上名校只能努力考出更高的成績。

也有建議稱全國一套卷,摒棄省排名一說,按照研究生考試的方式全國大排榜才公平。但在中共治下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公平的情況下,如此做的後果就是更多教育落後地區的考生,更難考上大學。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高考的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的禍首就是中共。一個真正把人民、把國家利益放在心上的政權,一定會投入大筆資金,優先發展教育,消除教育上的種種不公平。然而,中共所為恰恰相反,除了權貴大肆攫取財富,還對外大撒幣,至於中國老百姓中還有吃不上飯、上不起學、看不起病的則不管不問。這樣早就遭到人民唾棄的政權還能蹦躂多久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人民報首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