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前銀行家羅奇堅稱香港「玩完了」

曾形容「香港玩完」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再度公開「唱衰」香港,認為中國經濟不振,香港難以獨善其身,而「一國兩制」在2019年後已變成「更有中國特色」,並重申,自治被削弱是香港面臨的重大挑戰。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6月5日在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演講,再度談論香港經濟前景。羅奇引用過去數十年經濟數據,認為香港和中國大陸經濟,無論貿易、資金還是勞動力流向都同步放緩,在可見將來預料中國經濟表現未如理想,恐怕香港經濟將難以獨善其身。

羅奇慨嘆香港今非昔比

羅奇回憶上世紀80年代自己到訪香港時,當時香港人有願景、有戰略,香港整體發展相當出色,可是到現在一切都結束。羅奇說:「往日香港不是今天的香港,更絕非明天的香港。」

羅奇到訪香港期間接受《明報》專訪。他形容,2019年反送中風波後,香港的「一國兩制」變成「更有中國特色」的「兩制」。他在6月4日刊登的專訪中,為自己提出的「香港玩完」觀點辯護,強調香港與中國大陸在經濟及政治上的連接越來越緊密,香港能改變的空間越來越小。

在美國的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對美國之音表示,羅奇和中國大陸以及香港關係密切,使他的言論深居說服力。

蔡慎坤說:「他(羅奇)是中國的一個老朋友。中國的『發展高層論壇』每一屆他都是重要的嘉賓,都要在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的。只有今年沒有讓他講話,所以說,他是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物,而且過去這麼多年,他一直唱多(唱好)中國的經濟。尤其過去他作為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的主席,非常熟悉和了解香港。」

羅奇曾一再強調,香港在反送中事件與「港版國安法」影響下,自治被削弱,是「香港終結」一個主要因素,蔡慎坤表示認同。

蔡慎坤說:「自從(香港)警察權力無限擴大,自從香港的言論空間幾乎被消失。發出不同聲音會受到『國安法』嚴厲打擊,整個國際社會不再把香港視為自由社會。想在那裏居住或者做生意的就要考慮要承擔風險和付出代價。能走的儘量都會考慮走。」

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又鄰近中國大陸,加上貿易及外匯自由,以往一直是中國富豪、官員轉移資產及移民的熱門目的地,但蔡慎坤認為,現在的香港已不是「富豪安全港」。

蔡慎坤說:「過去國內的貪官也好,權貴也好,都把香港作為避風的港灣。過去他們在國內出事都會選擇往香港跑,但是現在香港當局的管控已跟中國大陸任何一個城市都沒什麼區別,而且可能比大陸一般城市管得更嚴。這也是導致香港『玩完』的重要因素。」

在羅奇眼中,一直以來香港股市對大陸經濟起着槓桿作用,但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直接衝擊香港股市。

蔡慎坤說:「香港的紅籌股實際上就是中國一系列增長潛力好的公司,被拿到香港上市,能夠吸引國際資本來投資,可是現在中國國內經濟出了問題,無論國企還是一些優質的公司,現在越來越舉步維艱,因為國際資本市場已經對香港不看好了,要推出新股越來越困難,也不可能以高價募集資金。香港的資本市場受到了巨大影響。」

羅奇:港府應捍衛獨特性

素來有「中國大好友」之稱的羅奇,今年2月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在本土政治、中國經濟和美中關係轉差等因素夾擊下,「香港已經玩完」(Hong Kong is over),估計中國推出的救市措施也難以挽救香港經濟。他在最新的演說中表示,香港需要捍衛其獨特性,並建議北京列出香港有別於中國大陸的特徵,包括法治、資本自由流通、人員流動等,向外展示香港在每個範疇下仍堅持「一國兩制」。

接受美國之音專訪的前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認為,香港面對的經濟困境與近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逆轉有關。

劉夢熊說:「城樓失火,殃及池魚。香港的問題不光是23條立法或者『港版國安法』,而是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問題:什麼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完善香港選舉辦法這些。『一切權力歸蘇維埃』這套都搬到了香港。羅奇發出『香港玩完』的論調不是偶然的。」

劉夢熊說,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以自由、法治為基石,但近年來,這些香港的核心價值已被「釜底抽薪」,導致外資被嚇跑,數十萬港人移民海外。

劉夢熊說:「普通法的要素包括無罪推定,但是以47人案為例,大多數被告沒有經過審判就被關了1000多天。外資覺得香港朝着『一國一制』、『內地化』蛻變。香港很多富豪和專業人士都移民海外。羅奇只不過綜合這些現象作出結論而已。」

遭不點名反駁羅奇:港府迴避核心問題

羅奇在香港發表演說後,港府隨即發聲明,不點名作出反駁,強調各項數據均反映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獨有的優勢和定位,縱然外圍環境複雜,但中國與香港經濟增長正穩健上揚,其步伐甚至比一些已發展經濟體要好。聲明又說,個別人士發表的評論顯然忽視香港的優勢及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數據及事實面前完全站不住腳。

其後羅奇在社交平台X回應說,港府的反應是預期之中,但港府迴避討論核心問題使他感到可悲。

前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認為,香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目前中國經濟陷入了過去40多年罕見的低谷,估計中共會因應形勢調整治港的方針,反而港府是隱憂所在。

劉夢熊說:「港府官員的政治智慧和水平是比較低的,只有執行權,沒有決策權,也沒有決策能力,凡事都聽北京的。可是北京領導的是社會主義,不是資本主義。若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沒有出現逆轉、倒退,香港的『一國兩制』就不會變形、走樣。『一國兩制』要搞得好,首先中國改革開放的『綱』要高高舉起,要穩步向前。」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對美國之音表示,作為摩根士丹利前高層,羅奇被視為重量級人物,其言論對於業界和投資市場的決策具有一定影響力。港府官員對他的言論迅速作出回應就是證明。

鍾劍華說:「投資市場是充滿羊群心理的市場。(投資者)除了作出理性決策,還會根據對外界反應的評估而作出決策。數據是客觀存在的。相信投資者所看到(有關香港)的數據不會與羅奇所看到的有很大出入。羅奇公開發言後,外界會揣測他的言論會影響到多少人以及如何影響資金的走向,因此羅奇的言論既有實質影響,也有心理上的影響。」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