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留學時以為很慘了,沒想到工作以後更慘」

Alex 「百萬留學回國後月薪7000」的經歷,因為切中了當下留學收益變低的社會話題,迅速登上熱搜。

Alex的履歷優秀,在美國學習十年,建築學碩士,畢業於一所世界頂尖設計學院——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原本人生拿着各種好牌的她,回國後卻發現就業市場大變,留學鍍金的說法已經顯得有點古早了。

回國工作前,她從來沒有想過留美10年花的這500萬到底意味着什麼,直到在上海找到一份稅前月薪7000的工作,發現連生活開支都負擔不了時,她才意識到,500萬是多麼巨額的數字。

工作的每一天,她幾乎都要精打細算怎麼用工資cover一個月的生活。作為一名上漂,她總會忍不住想,如果這500萬沒有用來留學,都可以在上海買房了,她也沒必要蝸居在單位宿舍里。然而評估留學成效,畢竟不能用簡單的收入維度衡量,它給人的成長也帶來了無形的影響。這一點,Alex無法與人言。

但當親戚朋友諮詢她,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時,她總會斬釘截鐵地勸退:如果不是為了出國學AI、科技、生物醫藥這類相關專業,就還是別去了。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在上海月薪7000,咖啡和飯只能二選一

因為這個上熱搜,我有點被嚇到。有同事看到後跟我說,這人的經歷跟你好像,也是羅德島設計學院畢業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回。因為說自己留學百萬回國月薪7000,像是在吐槽公司,嫌工資低,但這卻又是事實。

2020年畢業回國後找工作,我想着,在上海怎麼着都能找到月薪1萬的工作,但沒想到偏偏就沒有,看到網上說「5000塊招不到保安,但能招到一個留學生」,我自己都忍不住點頭。

500萬是我的估算。留學10年,一年花費按50萬算,還是比較省的數字。在美國讀大學,一年學費就要30多萬人民幣,房租一個月1000多美金,算下來一年要花近10萬人民幣,這都還沒有加生活費,所以說留美10年花500萬,都保守了點。

第一次算留學經濟賬,我心理挺無奈的。500萬,對我們家來說不是小數字,我們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過去10年裏花的500萬,雖不至於讓家裏的生活質量下降,但是如果再有一個小孩,肯定負擔不起。

我入職時月薪稅前7000塊,到手只有5000多塊。有一個月,不知道扣了什麼費用,到手只有4000多塊錢,看到工資到賬提示短訊的那一瞬間,我都驚呆了。

媽媽想過幫扶一下我,不過爸爸覺得7000的月薪,在上海生活足夠了。他不明白年輕人的消費,每次看到說上海物價高的視頻我都會轉發給他,希望他可以有點數,但其實我也知道,不應該再向家裏拿錢了。

以前在美國留學時,我沒算過一個月花多少錢,不算是奢侈的留學生,有時候去超市購物,一下就花了幾百美金,換算成人民幣就有幾千塊了。但回國工作後,我不得不精打細算過日子。

開始我還不知道節省,想着累了一天,可以給自己買個可樂、咖啡喝一喝,後面發現錢不夠,星巴克二三十塊錢一杯,夠頂一頓飯錢了,為了省錢,我就只能咖啡和晚飯二選一,喝了咖啡,就不吃飯了,就當減肥。以前我喜歡吃wagas的減脂餐,現在覺得好貴,四五十塊錢,自己不配吃了。現在想喝牛奶,就趁着羅森和全家打折的時候去囤,逢周二能買一送一。

後來,我的開銷就主要是坐公交和吃飯,算下來一個月還是不夠用。

在美國留學久了,我習慣用信用卡,到了月底還信用卡的時候,我得打開微信、支付寶,這裏湊點那裏湊點,很可能還是不夠,得拿儲蓄卡里的錢來還,那是剛到上海爸媽給我置辦一些家居剩下的錢,就用來救急。

為了增加收入,我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兼職,發現賺錢很難,一個小時就賺80塊錢,我就想,靠自己500萬什麼時候才能賺回來?

家裏沒有想過要回報,但工作了幾年後,我現在特別想要有自己的房子。我很愛買家居、盤子、床單,對住所有特別的渴望,但留學後家裏已經拿不出這麼多錢在上海買房了,而且顯然,靠工作我也存不了這麼多錢。所以算出500萬這個數字後,我就反覆想,為什麼不拿這個錢來買房。

02 「留學時以為很慘了,沒想到工作以後更慘」

高二到美國留學時,我還不到16歲。

當時住在一個村裏的寄宿家庭里,交通非常不便。而房東是一對老年夫婦,吃得少,晚上很少做飯,當時我和同學也不會做飯,大家經常因吃飯困難,哭成一片。每次打電話,我就哭,媽媽在電話那頭也跟着哭。即便是大學,提到高中的經歷我都會忍不住哭,那時真是太可憐了。

上了大學後,在生活的適應上好很多了,再加上我成績不錯,本科、研究生都是知名學府,有了更多學業上的壓力,我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攻克建築專業上。

留學其實很累,尤其是建築專業。為了完成作品,我們常常要熬夜,有人會在教室泡一天不動,晚上就睡在教室里,我會趁着中午,回租的房子裏吃飯洗澡,睡上三個小時,再回教室,一個學期下來,我覺得自己都要升天了。

有次我在趕期中的作品,因為熬夜壓力大,扁桃體發炎,沒怎麼注意,結果嘴唇發麻,暈倒了。等醒過來時,救護車已經到了。不只我,那階段,我們班還有2個男生也因為學習熬夜暈倒,被救護車抬走了。

這也導致我後來回國擇業,不想再在乙方做設計了,身體熬不動。

國外留學日子很艱難,也很無聊,文化差異大,也缺少家人的陪伴,而且因為我的留學地方大多在偏僻的郊區,交通不便,還是國內的生活更吸引我。

不過畢業後,我還是先在美國實習了一段時間,當時我拿到了班裏最多的面試和offer,後來順利進入紐約一所建築大廠,薪酬是一個小時24美金,一天8個小時,算下來一個月有4000美金,是同學裏面最高的。

但當時房租也要三四千美金了,換算下來一個月人民幣2.8萬,生活成本高,加上疫情,我想陪在父母身邊,更加劇了我回國的念頭。於是買了一張高價機票,我就回國了,沒想到回來後找工作,感覺生活更慘了。

03 留學鍍金的時代遠去了

在過去,人們有很多鍍金方式,留學只是其中之一,但我發現,現在所謂的鍍金,都沒有專業本身重要,專業如果能踩上時代的節拍,飛起來很容易,但如果已經是夕陽行業,不論怎麼努力都沒有用。

我學的建築專業,正是一個夕陽行業。以前房地產行業很熱,建築專業是高分才有機會錄取,當時學建築的也都是成績很好的一波人,就像現在的IT業,但隨着基礎建設和大型的城市化建設基本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降低,關於建築的崗位需求也少了。

這也導致我回國後選擇非常有限。要麼當甲方給需求,要麼當乙方做設計方案,後一個選項工資會高點,但熬夜加班是常態,我認識一個朋友,在乙方上班,常常是半夜兩三點鐘才回家。我身體不好,熬不了夜,所以我選擇了前者。

這份工作當時面了三輪,我很緊張,心裏一直默默祈禱,最後能順利拿到offer,還是很開心的。雖然工資低,但加班較少,身邊也有同學羨慕我。

海歸學曆本身也不香了。儘管我們留學的學校很好,同學都很優秀,但回來大家找到的工作都一般。還是要和國內的高校畢業生競爭,現在回看,留學別說加分和回本了,找工作都難。我留學回來關係好的朋友,都唉聲嘆氣,有的還在思考出路。

不過,這可能跟專業也有關。如果是熱門專業,哈佛、耶魯畢業生我覺得會好很多。所以,如果有親戚朋友來問我,到底要不要送孩子留學,我都會說,如果不是出國學AI、科技、生物醫藥這類專業,就沒有太大必要。

由於工資太低,我開始做自媒體副業。海外留學的經歷給我帶來了流量,我最受歡迎的視頻系列是留學回國後在工地打工的,我也會分享留學選大學和專業的經驗。兩年時間,我抖音就有了近50萬粉絲,現在靠副業有了一些收入。

我現在反而不困於學校和學歷了,既然做自媒體有收益,我也努力在嘗試做不同的方向。留學經歷其實也有帶來幫助,最近在關注護膚,因為有英文能力和系統性學習能力,我在檢索國內外護膚類論文的過程比別人簡單了不少。

現在生活壓力依然大,但我其實並不後悔。留學不止是一本經濟賬,如果只從投入產出比來計算,也對過去10年自己的努力不公平,這都是人生的修行,也是這些經歷塑造了現在的我。

我還記得,在美國讀高中的時候,我的歷史老師說,「Life is tough」人生是很苦的,希望我們在這個時段能多吃吃苦,去嘗試很難的事。當時我還不太能理解,現在的我明白了。

我想如果我一直在國內念書生活,從未離開過爸媽的庇護,也不用考慮錢和生活難題,我就不會成長為現在的自己了。現在的我,會做飯、洗衣服,能獨立處理生活里的事, 對外界的煩擾,都不會恐懼,我能和自己更好的相處,相信自己能應對一切可能的困難。(文中Alex為化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鳳凰網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