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任何年齡都有效!保健8原則助回春 死亡風險大降78%

英國《每日郵報》周三(29日)報導,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研究團隊分析逾5600人的生活習慣與健康數據之後發現,有8個生活習慣能讓罹患心血管疾病幾率降低36%,包括:維持健康飲食、每晚睡眠7至9小時、不吸煙、規律運動、維護血壓、管理血糖、降低膽固醇濃度、注意體重。

美國心臟學會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生活遵守8大保健原則能讓全因死亡率降低將近80%,還可收回春之效,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台灣衛福部今年2月公佈2022年國人10大死因,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一,奪走近6.5萬條人命。美國心臟學會最新發佈的研究成果顯示,有8個日常生活保健習慣可讓心臟病、中風等許多疾病奪命風險降低許多,全因死亡率大減78%。

英國《每日郵報》周三(29日)報導,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研究團隊分析逾5600人的生活習慣與健康數據之後發現,有8個生活習慣能讓罹患心血管疾病幾率降低36%,包括:維持健康飲食、每晚睡眠7至9小時、不吸煙、規律運動、維護血壓、管理血糖、降低膽固醇濃度、注意體重。

AHA營養流行病學首席研究員兼教授馬劍濤(Jiantao Ma,音譯)說,不論年齡或健康病史如何,上述8個基本訣竅都能降低死亡風險:「本研究發現,無論實際年齡多大,促進心臟健康的行為、管理心臟病危險因子,均與降低生理年齡、降低心臟病中風幾率、死於心臟病與中風幾率、死於任何原因的幾率有關。」

美國心臟學會推廣8大基本保健原則。

身體年齡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遺傳、飲食、運動、生活環境,均會影響DNA並留下「標記」。科學家有辦法讀取這些標記,並用於評估個體發生某些健康問題(例如心臟病、癌症)的幾率。

AHA團隊分析的5600多人平均年齡56歲,資料來自美國知名「弗明漢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這項臨床研究始於1948年,長期追蹤參與研究的對象及其家屬,以了解心血管疾病風險。由於追蹤多年,個體與家族史資料詳盡,研究人員能得知他們是否更容易因遺傳而罹患心臟疾病。

飲食以高比例蔬果、低脂低糖低鹽為原則,有益心血管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這5600多人根據AHA的8項基本保健原則(Life’s Essential8)以1到100分自評。例如飲食,蔬菜攝取量要大,高脂肉品、含糖飲料、高鹽分食品吃得少;其次是睡眠,每天要睡足7到9小時;規律運動、沒有吸煙也能增加分數。

得分高的人,BMI、膽固醇數值偏低,血壓與血糖數值更穩定。比起生活方式低分者,高分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了36%。天生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者,遵守8項基本原則能讓全因死亡率降低78%。高分者患心臟病幾率低了39%。

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以有益心臟健康的方式過日子可收回春之效。研究成果已於29日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中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