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橫向「拉鋸式」刷牙,時間久了牙齒會怎樣?

刷牙,這個每人每天都要進行至少兩次的活動,你可能一直都做錯了。

橫着刷、刷牙太用力、刷牙時間過短等等,都會給牙齒造成傷害。尤其是拉鋸式的橫向刷牙,有人因此把牙刷出個缺口。

橫向刷牙導致楔狀缺損

據陝西網白鹿視頻,廣東佛山一27歲女子因長期橫向刷牙,致牙齒出現缺口。

當事人稱,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橫向刷牙,上周刷牙時覺得不舒服,照鏡子發現牙齒有一個小缺口,醫生說是因為長期橫向刷牙導致的楔狀缺損。

什麼是楔狀缺損?簡單來說,就是牙齒在靠近牙齦的位置少了一塊。它是牙齒唇、頰側頸部硬組織經過長期緩慢消耗而形成的缺損,外形酷似楔子,因此稱為楔狀缺損。

當牙齒表層硬組織缺損後,裏層的牙本質被暴露,感受到外界冷、熱、酸、甜、機械摩擦時,就會出現敏感酸痛。

刷牙方式不當是導致楔狀缺損最常見的原因。長期橫向拉鋸式刷牙、刷牙用力過猛或者使用刷毛過硬的牙刷,都會造成牙頸部的磨損。牙釉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但它在牙頸部位置的分佈是最薄的,每天對薄弱區域猛攻,久而久之就會出問題。

酸性環境的腐蝕也是造成楔狀缺損的原因之一。牙齦和牙齒之間存在大量的齦溝液,長期飲用酸性飲料或者反酸會導致齦溝液PH值進一步降低,牙齒長時間浸泡在酸性環境裏,很易受到侵蝕。

盤點常見的錯誤刷牙方式

除了拉鋸式的橫向刷牙,還有幾種錯誤的刷牙方式正在悄悄傷害牙齒。

刷牙時間過短

早上時間緊張,晚上睡前偷懶,有人每次刷牙時間只有匆匆幾十秒。有人剛刷出泡沫來就覺得已經刷好了,整個過程甚至連30秒都不到。

理想的刷牙時間,應保持在3分鐘以上。

刷牙時太「暴力」

牙刷毛太硬,會對牙釉質造成永久性損傷,刷牙用力過猛,也可能會損傷牙釉質,刺激牙齦,導致牙齒敏感、蛀牙、牙齦萎縮。

只刷牙不刷舌頭

舌面上許多小的突起乳頭,高低不平,極易成為藏匿病菌的溫床。

如不注意定期清洗,舌苔上的細菌便會悄悄生活在舌頭細縫裏,並逐漸侵害到牙齒、牙齦、咽喉,引發口臭,嚴重者甚至會誘發口腔、呼吸道等疾病。

經常撞擊牙齦

「豎刷式」雖然能夠避免牙齒的楔狀缺損,卻很難清潔到牙齒及牙齦交界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口腔內最容易存積食物殘渣和細菌的地方。

此外,牙刷容易撞擊牙齦,長時間就會導致牙齦退縮,牙根暴露,牙齒敏感。

牙刷長期不更換

牙刷用久了就會「開花」,這樣的牙刷不僅藏污納垢,細菌叢生,用它刷牙越刷越髒,還會損傷牙齒和牙齦。一般情況下,建議三個月更換牙刷。

牙要怎麼才能刷乾淨

牙不好會影響全身健康,比如,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病的概率遠高於牙周健康人群。好好刷牙是保持牙齒健康的第一步。

劃重點

正確刷牙方法為水平顫動拂刷法

刷門牙外側:刷毛應與牙齒、牙齦成45度角,以畫小圈的方式活動。

刷門牙內側:同樣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齒向下,下排牙齒向上提拉輕刷。

刷牙齒咬合面:將牙刷傾斜,與咬合面垂直,前後短距離顫動輕刷。

刷牙齒內側面:將牙刷豎起來,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縫上下以小圓弧刷動。

每次刷兩到三顆牙,反覆旋轉、按摩8~10次,確保牙齒的內、外側面咬合面都刷到;每天刷牙2~3次,睡前那次尤其不能省。

口腔健康的人群選擇刷頭較小、刷毛軟硬適中的牙刷;牙周炎患者、老年人可購買軟毛牙刷。清潔舌苔可用專門的刮舌器,也可用軟毛牙刷清洗。

劃重點

保護牙齒的「輔助」方法

使用牙線

單純刷牙只能清除約2/3的牙菌斑,其他的都藏在牙縫、部分牙齦緣下,以及牙齒排列不齊造成的死角里,很容易導致鄰面齲、牙齦發炎等症狀。

定期洗牙

洗牙是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建議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並進行口腔檢查,可以防止牙齦出血、牙齒鬆動,有效預防牙周疾病,保持口腔健康。

使用漱口水

在正確刷牙的基礎上,漱口水能幫助抑制菌斑生長。如果選用醫用處方漱口水,要先諮詢醫生是否可以長期使用。

使用沖牙器

沖牙器通過噴嘴可以沖刷到口腔任何部位,包括牙刷、牙線不容易夠到的牙縫和牙齦深處。建議每次餐後沖洗1~3分鐘。

使用間隙刷

對於牙縫較大者,可用間隙刷。

間隙刷為單束毛刷,用以清除較大牙縫間的菌斑,以及矯正器、固定修復體、種植牙、缺隙保持器和其他牙刷難以到達的部位。間隙刷大小不一,可根據個人情況和清潔部位選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