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兌美元跌破重要關口!

人民兌美元在岸價及離岸價9月5日雙雙跌破7.3關口,顯示市場對大陸經濟復甦信心不足。

9月5日,反應中共官方觀點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7.1783人民幣兌換1美元,刷新三周高點,這已經是人民幣中間價迄今連續10個交易日呈現升值。

《財經》雜誌金融組官方賬號「財經五月花」9月5日稱該中間價較市場測算的中間價平均值強920點,中共央行此舉顯示監管機構仍強力防範人民幣貶值預期。但市場似乎沒有給中共央行面子。9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報7.2760,創一周新低。而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路走貶,並於午間盤後突破7.3的關鍵點位,最後收於7.3018,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74點,創8月21日以來最低。

同日,離岸人民幣也延續着相同走勢,日內最低跌破7.3090。9月6日,人民幣離岸價開盤報7.3004,截至北京時間早上7時26分,離岸價報7.3011。

人民幣匯率在5月後開啟貶值行情,並於8月中旬首次跌破7.3關口。

對於人民幣貶值,「財經五月花」5日引述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匯策略師張建泰的分析說,近期多項服務業PMI(採購經理指數)指數弱於市場預期,顯示中國經濟復甦仍需時日,這打壓了市場情緒。此外,近期美元反彈亦使非美貨幣全面承壓。

張建泰認為,從中國經濟基本面來看,近期公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都顯示,內部需求不足、迭加外需不確定性增加,加大了中國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這成為了人民幣再度跌破7.3的導火索。

中共國家統計局8月31日發佈的8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7%,仍處在50以下的收縮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錄得51.0%,低於7月0.5個百分點,降至年內新低。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50的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中共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需求不足仍是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而在9月5日發佈的8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7月的54.1降至8月的51.8。雖仍高於50的榮枯線,但這是去年12月以來最弱的擴張速度。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仍達59%以上,需求收縮對企業生產活動的制約還十分突出。

對於人民幣未來走勢,「財經五月花」引述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的觀點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貶值壓力尚存。「中美利差不斷走擴,這使得企業有動力去美元槓桿、增加人民幣貸款,這或使人民幣貶值壓力持續。」

三菱日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孫武表示,中美貨幣政策走向及兩國國債利差走勢將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主要驅動力。在美國通脹高企及經濟基本面保持較高韌性背景下,美聯儲仍將保持高利率。此外,美債大規模發行也將推升美債利率。上述因素將對人民幣施加一定貶值壓力。

總體來看,邢兆鵬認為從中國方面看,人民幣匯率走勢則取決於當前一系列刺激政策會否有效提振經濟。中共政府不斷在資本市場、樓市等領域推出刺激政策,以期拉動地產、消費、金融等產業。如若刺激作用奏效,那麼降息帶來的負面影響,將被中國經濟復甦帶來的優勢所抵消,人民幣匯率有望攀升。反之,人民幣匯率將承受降息和基本面的雙重壓力。

為了保住人民幣匯率,中共央行在接連降息後,又於9月1日宣佈,向外匯市場注入約160億美元流動性,推出防範人民幣貶值的「防禦性」政策工具,但此舉並未阻止人民幣跌勢。

人民幣匯率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財富,人民幣兌美元再次跌破7.3關口的消息引發了民眾關注。

網民「搖曳的鈴鐺」表示:「各種利好政策出台還是不能刺激大環境,股匯兩市依然疲軟,說明什麼?」

網民「明」回復道:「說明老百姓對它們沒信心。」

廣東方日報民「藍天白雲」也回帖說:「沒信心?看不到未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