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肥胖是一種病,如何才能健康減重?記住4個小竅門,不虧

這句口號並非誇張的玩笑話

肥胖不僅會影響人的體型相貌

還易導致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

高血脂、心臟病等多種併發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

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

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達280萬人

趁着世界防治肥胖日

就好好跟你們聊聊

肥胖,如何讓你從頭傷到腳

肥胖不是指單純的體重增加

而是體內脂肪組織積蓄過剩的狀態

早在2017年,世界肥胖協會

就正式宣佈肥胖為一種疾病

同時,它還是多種慢性病及癌症的危險因素

1.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肥胖人群脂肪組織多,易致心臟肥大

導致血循環增加

使心臟長期負擔過重

增加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發生幾率

嚴重可出現心功能衰竭

另外,肥胖病人大多伴有脂質代謝紊亂

使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異常增加

而形成高脂血症

2.誘發糖尿病

《Diabetologia》雜誌一項研究顯示

肥胖是II型糖尿病的高風險因子

與遺傳背景無關

與正常體重的人相比

肥胖的人患II型糖尿病風險增加6倍

超重的人患II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4倍

3.引發呼吸器官疾病

肥胖者因體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

但肺功能卻不能隨之增加

另外,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積

又限制了肺的呼吸運動

因此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難

最後導致心肺功能衰竭

4.引發肝膽病變

肥胖易造成甘油三酯

肝臟中蓄積從而形成脂肪肝

另外也容易並發膽固醇結石

5.引起性激素異常

肥胖可引起激素分泌異常

並導致相應的功能及代謝紊亂

6.易發生骨關節病變

肥胖病人常伴有腰、腿痛

其骨軟化的發生率也較非肥胖者高

嚴重可影響關節活動

另因長期體重負荷過重、活動減少

還可引起腰椎、膝、踝關節

骨質增生及骨質疏鬆

進一步加重關節病變

[page]7.增加患癌風險

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調查顯示

肥胖與13種癌症患病風險增加明顯相關

而且會導致更差的預後和生存率

更可怕的是

2019年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

《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顯示

目前與肥胖相關的癌症(OACs)

正在向年輕人群體中進行轉移

這是國際通用診斷肥胖的指標

*此標準僅供普通人參考,健身的漢子與孕婦除外

由於人種差異

我國的BMI正常值定為

18.5~24 kg/㎡

要是過低,說明你還有長胖空間

要是過高,則證明你需減肥

科學減肥,達標就好

肥胖除了遺傳因素

一般由於飲食過度或運動過少引起

普通人要想健康減肥

可從「管住嘴邁開腿」入手

1.注意飲食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粗糧、葉菜、瓜果

可促進消化,減少廢物在體內堆積

減少碳水攝入

少吃精米麵、甜食、肥肉等

適量補充以下營養素

2.保持運動

對於肥胖人士

每天做30分鐘以上

中強度有氧代謝運動

有助於脂肪燃燒,減輕體重

3.保持充足睡眠

《PLOS biology》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睡眠時間長期6小時的人

更易出現肥胖和糖尿病

人們在深度睡眠

大腦所分泌的激素

會指導身體將脂肪轉化為能量消耗掉

如果睡眠不足

激素分泌量趕不上脂肪增長的速度

就會長胖了

另外,睡眠不足會使消化系統出現紊亂

讓人食量加大,變得肥胖

4.手術減重

《中國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2019)》

以下兩種特殊人群

可根據自身情況採取手術減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39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