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央行高層人事大變陣 港媒:釋兩大訊號

——白非:央行高層調整的兩層意義

作者:

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層近期進行了大幅調整。排名第一的副行長胡曉煉調任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央行行長助理金琦出任新組建的絲路基金公司首任董事長。這兩位央行領導層中僅有的女將,悉數離開央行。

與此同時,中投公司副總經理、上海銀行董事長范一飛則調任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儲備委託貸款辦公室主任王燕之出任絲路基金總經理,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行長朱蘇榮擔任絲路基金董事。

這次人事調整至少有兩大訊號值得探究。其一,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已經67歲了,擔任行長已長達13年,創央行歷史紀錄。隨着中國在過去十幾年經濟規模的極速膨脹,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也成為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的風雲人物。周小川一度在福布斯全球權勢人物排行榜上排名第15位。而誰將是這位「人民幣先生」的接班人,受到全世界關注。

胡曉煉2004年擔任央行行長助理,2005年晉升副行長,擔任周小川副手已達10年,是最長的一位。此前,她已經連續多年擔任排名第一的副行長,且是央行領導層中唯一的中央候補委員。但與郭樹清、肖鋼等人相比,胡曉煉履歷單一,資歷也低。此次外放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表明提前從央行行長競爭者中出局。

而金琦已經59歲,即將達到政府官員60歲的退休年限,此次出任絲路基金董事長,是一種褒獎式的政治安排。由於央行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核心位置,其官員在即將退休時安排到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任職,也幾乎形成慣例。如原央行副行長蘇寧退休時轉任中國銀聯董事長。

第二個訊號是盡顯中共政府「有錢任性」的本色。此次人事調整集中在中投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外匯管理局、絲路基金,都是涉外金融機構。2014年11月,習近平APEC會議期間宣佈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作為「一帶一路」的運作載體。僅僅一個多月之後,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就於2014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運行。絲路基金是由外彙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出資,重點是在「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中尋找投資機會並提供相應的投融資服務。

央行此番緊鑼密鼓高效率調兵遣將,配備好與絲路有關的金融班底,也是習式新常態下,向習核心效忠的體現之一,亦釋放出今年在對外開展人民幣攻勢、大舉拓展海外業務的訊號。

在胡曉煉、金琦等人分別出掌進出口銀行、絲路基金之後,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范一飛調任央行副行長。中投更是人民幣「走出去」的主力軍,也是絲路基金的大股東之一。因此,范一飛的調任,與胡、金二人實際上相當於一種對調。范一飛從1982年到2010年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近30年,在王岐山、周小川、郭樹清等數任建行行長手下任職。此次獲提攜進入央行領導層,成為央行最年輕的副行長,加之「建行系」在中國當前金融權力格局中的強勢地位,未來有望在金融界扮演更重要角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香港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